第69章 从安徽阜南县走出来的工程院院士、着名生物学家刘德培

作品:《院士之路

    《院士之路》全本免费阅读


    院士出生地


    刘德培院士,1950年5月4日出生于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


    阜南县位于黄淮海平原南端、淮北平原西南部、阜阳市南部,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它的地形地貌多样,包括岗地、坡地和湾地三种类型,形成了“大平小不平”的地貌特征。


    其中,岗地面积广阔,占全县总面积的55%,主要位于县境北部及中间偏南的一部分。


    此外,阜南县地势平坦,海拔高度在20至34米之间,自西北向东南微倾。


    这样的地理环境为阜南县的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阜南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氏族部落定居。


    阜南境地在夏、商两朝属豫州;周为宋地;春秋时期归于楚;秦属泗水郡鹿上县。


    汉代阜南改鹿上为原鹿(治所在今公桥阮城),后被原鹿与富陂两侯国分领。


    三国时期,阜南地域隶属富陂县,晋为原鹿县;南北朝划归汝阴郡。


    隋、唐至五代为颍州治下,宋改颍州为顺昌府,置焦陂(今焦陂集)、永安二镇。


    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为阜南县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阜南拥有独特的淮河文化。


    几千年的历史演变进程中,坚韧不屈的阜南人,用智慧和双手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地方人文与灿烂的淮河文化交融在一起。


    阜南境内现存有新石器时代的贺胜台、阮城、七星桥等文物遗址。


    这些古迹见证了阜南县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总之,安徽阜阳阜南县是一片充满魅力的土地,在地理、历史和人文等方面都蕴藏着丰富的内涵。


    出生地解码


    刘德培院士的出生地阜南县,对他的成长和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阜南县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教育环境都为刘德培院士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他在这里接受了最初的教育启蒙,培养了他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广泛的兴趣爱好。


    阜南的生长环境塑造了他坚韧不拔、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质,这些品质在他日后的科研道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尤其对他的青少年时期成长,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追求,非常重要。


    院士求学之路


    1972年,刘德培就读于安徽省蚌埠医学院医疗专业,1975年大专毕业。


    1978年,刘德培考入湖南医学院(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生物化学专业,1981年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84年,刘德培考入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化和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1986年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1987年-1990年间,刘德培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求学之路解码


    刘德培院士的求学之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刘德培早年在蚌埠医学院接受医疗专业的教育,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医学基础。


    随后,他考入湖南医学院(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生物化学专业,并获得了硕士学位。


    这为他后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刘德培院士在博士阶段选择了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化和分子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