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7 章 番外晨双成对1

作品:《娇软美人年代文甜宠日常

    《娇软美人年代文甜宠日常》全本免费阅读


    1986年9月,秋。


    程家又多了一个高中生。


    双双在这一年顺利入学高一,成为一名三年后的准高考生。


    相较于当初第一天上育苗班,上小学,上初中,双双面对高中已经淡定许多。


    开学前夜,只是嚷嚷着让爸爸妈妈给自己包书皮,其实她自己也会包,可是家长包得更有意义。


    程铮在部队是副旅长,带兵训兵,在家里只能老老实实撕下一张挂历,为闺女干活——包书皮。


    挂历上是山水画,经过不停地折叠,最后在书面展现时还别有一番风味,模样挺好。


    “怎么样?”程铮献宝似的给闺女看看,“比你妈包得好吧?”


    “切~”简璐在一旁卖力,闻言抬头看一眼,“程铮同志,不是组织上批评你,你看看你,这里的一条河怎么就折了一半到翻页的地方呢?一点儿没有规划上。”


    “这叫随性,咱们就随心所欲,不拘小节啊。”


    看着爸爸妈妈斗嘴,双双双手撑着下巴,觉得他们俩好幼稚啊,还没有自己这个高中生来得稳重。


    “都好看!爸爸妈妈包得都不错。”看着爸爸妈妈听到这话都满意了,双双得意,还得是自己来主持大局啊。


    开学第一天,同学们纷纷拿出崭新的课本,每个人的课本上都包着书皮,大多是用报纸或者去年的挂历的包的,大家还爱互相比较一番。


    “陆天,你看,这是我爸我妈给我包的,好看吧?”


    陆天点点头,“挺好看的,我的是我奶给我包的。”


    双双美美地欣赏一番新书,凑近课本闻到了油墨的新鲜味道,嗯,真的是开学了,这熟悉的味道。


    高中的学习难度比小学初中自然是上了一个台阶,不过,好在双双家里有个大学生妈妈,有什么不懂的就能直接问,因此,双双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不仅是双双,其他好朋友也爱上双双家里写作业,时不时问问璐璐阿姨问题,一群孩子成绩渐渐提高,家属院里的大人们为此感谢了简璐好几回,说自家孩子和双双玩儿,越玩儿还成绩越好。


    为此,双双每回去别家找好朋友,都能被其他叔叔阿姨塞一堆好吃的,可美得不行。


    =


    高中三年转瞬即


    逝,简璐觉得孩子长大似乎是一夜之间的事情,仿佛昨天还是个只到自己膝盖处的小不点儿,如今已经只比自己矮一点儿了。


    “妈,我剪几支三角梅放客厅去啊。”双双已然是个大姑娘,再有几个月就要十八。


    “去吧。”简璐慈爱地看着闺女,见她弯腰拿着剪刀剪下家里种的几支三角梅,梅花的娇色掩映下,更衬得双双清丽可人。


    褪去小时候的婴儿肥,双双抽条不少,身高已然有个一米六五左右,四肢纤细,手长腿长,完全随了简璐。


    密密丛丛的三角梅攀上枝头,爬上半边墙,将单调纯白的院墙装点得增添了一抹亮色。


    双双穿着白色短袖搭着一条浅色牛仔短裤,伸长的手腕盈盈一握,回头时,露出和妈妈五分像的眉眼。


    正在简璐家说话的冯秀慧看着双双,忍不住和简璐说道,“双双这丫头从小就漂亮,长大了更是个美人胚子,完全就是随了你啊。”


    崔玉荷正看着简璐家的茄子,长得挺胖一个,正悬吊空中,闻言回头,“主要随了璐璐,鼻子又跟她爸似的,挺着嘞。”


    双双将装着三角梅的玻璃瓶放进客厅,走出来时正好听到两位阿姨正夸自己,闻言也不害羞,捧着脸眉眼一弯,“秀慧阿姨,玉荷阿姨,你们再夸我,我的尾巴可要翘上天了呀~”


    “你这孩子.哈哈哈哈。”


    简璐也被闺女这臭美的样逗得没法,只对两人道,“这丫头就是不知道谦虚的。”


    “那说明咱们双双实诚啊,长得俏就是长得俏!谦虚什么!”


    崔玉荷也接话道,“对了,马上要高考了。双双,你不抓紧去复习啊?”


    算算日子,也就半个月来了吧。


    “我可看着院里其他要高考的娃,这阵子那叫一个用功,平时不见他翻两回书,就是去上学,书包都不带的,最近书不离手了。”


    “玉荷阿姨,我现在主要就是放松心态,平时学得差不多了,不能太紧张。”双双胸有成竹,不见半分露怯。


    “这想法也对,咱就是不能被吓着了。”冯秀慧觉得在理,“再说了,你妈都是大学生,你肯定能跟上你妈。”


    双双对于即将到来的高考其实挺平静的,期间,不停的有哥哥姐姐们打电话回来关心自己。


    陆青当初考上了首都的大学,毕业后就留在当地人民医院当医生,基本只能逢年过节回来一趟。去年,陆青爸爸陆建文又退伍转业离开,一家人和海岛上的联系算是彻底切断,双双为此又悲伤了一阵,不知道以后还容易见面不。


    “双双,你那么聪明,又随璐璐阿姨,高考肯定随便考。”陆青昨天刚值夜班,下班后回家一觉睡到了下午,想到双双快要高考了,就打了电话来。


    “青青姐姐,我也是这么觉得的,俗话说得好,龙生龙凤生凤,我读书肯定不差的,随我妈。”


    两人开学聊了几分钟电话,等双双挂断电话没多久,电话铃声又响起了。


    这回,打电话来关心的是墩子。


    “墩子哥哥,你什么时候回来啊?你可一年多没回来了。”


    墩子如今生意越做越大,已经在G市有了好几家服装店,成了有名的大老板。


    “今年肯定回!前头是生意太忙了,我这不是想着你马上要高考了,好好考啊双双,等你考完了,想要什么奖励我都满足。”


    “真的啊?”双双笑眯了眼。


    “当然是真的,墩子哥什么时候骗过你?”


    “谢谢墩子哥哥~”双双嘟囔一句,“刚刚青青姐姐也说了,等考完试要送我礼物,我这一考完得收多少东西啊。”


    提到陆青,电话那头沉默一瞬,“好,反正你好好考,争取上个好大学啊。”


    双双一人高考,得了许多奖励承诺,各种亲朋好友都给备着礼了,程铮更是给闺女买好了一台BB机,准备等孩子高考结束就给她,不过明面上仍旧说得是,考上了大学给奖励。


    等到了高考那天,可谓是一人高考,全家紧张。


    王大娘一大早就起床和面,给孙女炸油条,煮鸡蛋,熬稀饭。


    “花生稀饭,那,这是一根油条加上两个鸡蛋,咱们双双门门都考100分。”


    双双没告诉奶奶总分有120的,只顺着说,“奶奶,吃了你准备的早饭,我肯定考满分。”


    “好!”王大娘笑得见牙不见眼,“咱们双双就是有志气。”


    简璐在旁边吃着早饭,叮嘱闺女一些注意事项,“你学得没问题,妈妈只担心你粗心大意犯错误,到时候把名字写好,每


    道题看清楚题目,好好检查两遍,放平心态正常发挥就好。”


    “好,妈妈,我这回肯定很仔细的。”双双咬一口酥脆的油条,真香。


    程铮今天也没急着去部队,而是叮嘱闺女,“慢慢吃,今天咱们一家送你去考场。”


    高考考场外可谓是人山人海,程铮已经少有这么激动的时候,甚至还略带一丝紧张,这样的心情可不多见了。


    拥挤的人群中,简璐捏了捏闺女的手,平和道,“正常发挥就是,我们等你考完了出去下馆子啊。”


    双双今天扎了个松松的马尾,露出光洁的额头,圆润的杏眼里都是光亮,“好,妈,我可要点很多好吃的!”


    “去吧去吧,好好考啊。”王大娘看着孙女和她的同学们进场,视线舍不得离开。


    回去路上,程铮谈起这事儿,只道,“怎么双双参加高考,我感觉比我当初第一次参加新兵检验还紧张。”


    简璐搭着程铮的胳膊,“这就叫关心则乱。”


    三天高考,有条不紊地度过。


    高考完的学生们像是出笼的鸟儿,瞬间自由自在起来。


    双双和家里人上县城下馆子,饱餐一顿,又收了一堆礼物。妈妈给买了钢笔手表和一堆雪花膏、珍珠霜,对了,还有一支颜色淡淡的口红。


    双双可喜欢那只口红,当即试了试,嘴唇粉粉嫩嫩像是水蜜桃一般,好看得她舍不得擦掉。


    爸爸给了她一个BB机,是时下最流行的,听说要大几百块钱呢,可以发消息给别人,特别方便。


    双双抱着研究了好一阵,专程和妈妈的BB机联络一回,当看到妈妈的BB机上出现了自己呼叫的消息,只觉得神奇。


    双双高考发挥不错,理科总分710分,她估分630左右,和家里商量一番,报考了首都大学新闻系,在填报志愿一个月后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原因无他,双双从小时候家里买第一台黑白电视机起,就对新闻很感兴趣,现在家里已经换上了12英寸彩色电视机,她也即将离家。


    “闺女要去首都读书。”程铮心中有些惆怅,“哎,离家里也太远了。”


    “孩子大了,总得出去闯闯的,首都发展好机会多,年轻人过去也是好事。”简璐安慰他,“你是没见双双多


    有主意,什么大学什么专业都想好了。”


    程铮琢磨琢磨,闺女从小主意就正。


    因着要从华国南边坐火车去首都,路途遥远,双双的行李可没少带。


    奶奶就是最放心不下的一个,担心孙女去读书穿不暖吃不饱,光是棉袄就让带了三四件,再给收了好几条棉衣棉裤。


    “丫头,奶在北边可待了几十年,前辈子都在那边,不说到冬天,一到秋天就冷得很,你可别嫌带多了,这些衣裳到了冬天都是能保命的。”


    双双自然宽奶奶的心,“奶奶,我听你的,多带些厚衣服,不能冷着自己。”


    “就是,还是你听话。”


    棉被和厚衣裳都被打包先寄过去,包裹速度慢,等她们坐上绿皮火车出发到了首都,估摸也差不多能收到包裹了。


    临出发那天,周围邻居都过来看热闹,嚷着让双双好好学习,寒暑假回来看看大伙儿。


    她从小在家属院里长大,是被这些叔叔阿姨看着长大的,大家看她都有些感情,“知道,我肯定一放假就回来。”


    冯秀慧看着这大家子出发,双双走在简璐旁边,母女俩都快差不多高了,不禁感慨,“这怎么一眨眼,双双都要出去读大学了。”


    “她们这批娃,一个个都往外走咯。”梁海生转头一看,只觉得家属院里这片似乎冷清不少,以前院子里一群孩子在打弹珠,跳绳,跳房子,可热闹。


    现在呢,一个个都长大了,全出去了。


    =


    H市开往首都的绿皮火车在去年提过速,现在全程需要两天半外加一夜。


    一家人买了四张卧铺票,拥挤着上车,程铮走在最前面开天辟般在人群中“杀”出一条道路。


    等把两个蛇皮口袋,一个藤编行李箱放好,一家人这才歇口气。


    “妈,照相机放哪儿了啊?”双双刚上车就想拍照,妈妈在开学前额外送了自己一个照相机带去大学,正和她的心意。


    “放你行李箱里头了。”


    “好。”


    翻找出照相机,双双装上胶卷,咔嚓就在卧铺车厢抓拍了一张妈妈和爸爸说话的照片。


    “来,我给你拍张照,当个纪念。”程铮听到动静来了兴致,让闺女坐到下铺去,准备拍一张孩子上大学的


    纪念照。


    只见双双乖巧坐在卧铺,背后是车窗外快速闪过的金灿灿麦穗,小姑娘盈盈一笑,咔嚓,照片拍好。


    “到了首都,我得拿去照相馆洗好。”


    卧铺车厢里另外两个上铺的同志见着这一家人还有能随手携带的照相机纷纷探头看热闹。


    “同志,你们照相机真厉害啊,还能在火车上拍照。”


    “孩子马上要去上学了,拍着玩儿的。”


    “哦,读大学的吧?我刚上火车的时候见着好多大包小包准备去读大学的。”


    “是。”程铮生出一股自豪与骄傲,闺女确实给自己长脸,“我闺女考上了首都大学。”


    “哎呦,不得了不得了,这小妮子厉害嘞。”


    双双听着爸爸跟对面上铺的叔叔侃大山,顿时有些脸红,拿着军用水壶就要出去透透气,“妈,我去打水啊。”


    “行,路上慢点儿,走路当心。”


    “知道了。”


    热水在她们卧铺车厢的后面四个车厢的连接处,双双一路走过硬座车厢,见到许多大包小包的年轻面孔,双双立马明白,其中不少都是和自己一样准备去大学报道的准大一新生。


    秋意渐浓,打上热水的双双抱着军用水壶抿上一口,只觉得一阵暖流涌入四肢百骸,她静静站在打水处,突然被人叫住。


    “同学,你是去大学报道的吗?”


    双双回头,见到两个年轻姑娘,约摸也是十八九岁的年纪,青春动人,“对呀,你们也是吗?”


    “是!”


    年轻真好,三个姑娘萍水相逢,打个水的功夫便聊上了


    两个姑娘也是去首都大学报道的,和双双是同届新生,因着这层关系,三人立马熟络起来,甚至叫人有些激动。


    “我叫鲁善芳,她叫范思婷。”


    “我叫程可盈,你们可以叫我双双。”


    接下来的三天绿皮火车之旅,双双时不时就去硬座车厢找两个同校同学聊天。


    简璐倒也乐见其成,孩子开朗活泼,多认识些朋友是好事儿。


    “以后你们过去也有个照应。”


    “妈,我给她们送点吃的过去,咱们带的杏仁酥和麦乳精放哪儿了啊?”


    双双经常找不到放的东西,一有


    问题就是问妈妈,这事儿,简璐说她好几回,看她自己上大学去了怎么办。


    对此,双双表示,东西找不着总有一天会出来的,她念书不错,可就是在生活中记性不太好,不知道随的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