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0 章 今天是最漂亮的宝...

作品:《娇软美人年代文甜宠日常

    《娇软美人年代文甜宠日常》全本免费阅读


    “墩子,快回来了,要放电影了!”冯秀慧一嗓子把几个孩子叫回来。


    中场休息时间匆匆,大伙儿又紧赶慢赶回到座位上,准备第二部电影放映。


    吴向晨看前头的幕布上又出现了人,这才将脚从双双凳子下的横撑上收回来。


    因为前方的小丫头已经聚精会神地看起电影,不记得摇晃凳子的快乐了。


    第二部电影在大家不舍的情绪中落幕,拎着凳子回家的路上,大伙儿还激烈讨论着里面的情节,一个个唾沫横飞。


    双双则不然,她在跟妈妈告状。


    “麻麻,我的,我的凳凳它,它坏啦!”双双小手指着妈妈左手拎着的凳子。


    “哪儿坏了?”简璐左手各拎着一张凳子,右手牵着双双,婆婆则是拎着两张凳子。


    闻言,王大娘也看了看那凳子,没看出什么毛病。


    “没瘸腿儿啊?”


    双双想起来前头它不动,着急忙慌道,“真,真坏啦,我晃晃晃,它都不动。”


    想了想,双双又补充,“先动了,但是,但是后头不动啦。”


    简璐知道了,这孩子玩儿呢。


    “那肯定是你把它晃累了,它需要休息。”


    咦?


    原来是这样吗?


    双双歪着小脑袋,盯着板凳看,最终接受了这个解释,“那好吧,它没坏,是要睡觉啦。”


    简璐:“.”


    休息等于睡觉,好像也没毛病!


    另一边,和墩子几个在讨论刚刚电影情节的吴向晨听了一耳朵,听到说凳子要睡觉,也笑了。


    回到家,双双发现爸爸已经回来了,在厨房忙活做晚饭。


    今天看了两场电影的双双没睡午觉,可却精气神十足,围着爸爸告诉他。


    “爸爸,我看了电拧。”


    “哦,你看了电影啊?”程铮简单弄了三个素菜,一个蒸茄子,一个炒豇豆,一个炒白菜。


    “电影好看不?”


    “好看!”


    饭桌上,王大娘和简璐都没开口向程铮讲讲今天看电影的事儿,因为,话全被双双抢去了。


    “人,好多好多银。”握着勺子自己乖乖吃饭的双双可认真地回想,那广场上乌泱泱全是人。


    “


    爸爸考考你,你看电影看出个什么没有?讲的什么?”


    “是打架!好多银打架!”双双知道的,家属院里就有过小哥哥们打架,她还见着了呢,“我看到,看到有人挨打,我还让他躲开。”


    说这话时,她看着爸爸,一脸等待表扬的样子。


    “哟,你这么厉害啊?”程铮觉得闺女可爱得不行。


    简璐想到这事儿就好笑,“大家正看着电影呢,有个解放军同志被敌人抓了,被抽鞭子,双双突然就喊了一嗓子,让他躲开。”


    大概只有小孩子才会出声提醒电影里的人,可听着的时候就觉得真好。


    “你知道里头哪个是好人哪个是坏人吗?”程铮惊讶闺女这一行动,他还以为这小孩子什么都看不懂。


    “不几道。”双双回答得理直气壮,她哪里看得懂,就觉得大家在叽里呱啦地说话,又叮叮咚咚地打架。


    “那你怎么知道提醒躲开的是好人?”程铮看闺女吃饭吃得嘴边沾着饭粒,伸手给她抹了。


    双双嚼着饭,吃得特别香,“因为他和爸爸穿得衣裳像,肯定是好人!”


    程铮倒是没想到是这样的原因,和媳妇儿对视一眼,心里头倒是有股暖流涌入。


    “这是认出来解放军同志的军装和你们有些像,就觉得和爸爸是一样的。”


    简璐看看闺女,怎么这么可爱呢!


    “双双真机灵啊。”王大娘越看孙女越喜欢,她带了一个孙子孙女,还见过很多邻居家的孩子,当真是觉得,双双比其他娃都机灵,尤其是冷不丁冒出一句话,说得你都得瞪大眼睛。


    闹腾了一天的双双吃了晚饭洗了澡,就开始眼皮打架。


    程铮单手抱着闺女上楼,把她放到小床上,这孩子一碰到舒适的被褥就自动进入睡眠模式。


    “今天是给她累着了。”简璐随后回到房里,看着闺女睡得香甜,白嫩的脸蛋红扑扑的,像颗红苹果,“你是没看到她今天有多兴奋,简直撒开欢儿了。”


    “可以理解。”程铮摸摸闺女的脸蛋,软乎乎的,“双双第一次看电影,肯定激动。想我第一次看电影的时候,那是提前几天就兴奋得睡不着,看完电影当晚也激动地熬了个通宵。”


    简璐听着有些心酸,以前条件真是艰苦。


    “以后兴许你想看电影随便就能看了,而且什么电影都有。”


    “听起来不错,但愿吧。”


    简璐今天忙碌一天,此刻坐在书桌前奋笔疾书,她看了电影没有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给报纸写稿。


    看一场电影可写的还真不少,家属院随军家属们的激动心情,对电影的渴望,电影里的热血情节


    刷刷刷,简璐洋洋洒洒写了几百字,写完一张稿纸,又拿出一张新的稿纸。


    “你现在这个工作看着还真不错。”程铮觉得比在供销社好,虽说供销社工作体面,工资更高,待遇更好,还能有内部采购的便利,可到底要在那儿站一天,哪能有在家写稿舒服呢。


    “我也觉得。”简璐笔未停,一心两用和程铮说话,“我还特意让钱主任给我多发点票,工资少点儿都行。”


    毕竟家里不缺钱,就缺其他。


    说到钱,程铮想起来有件事要和媳妇儿商量。


    “对了,我跟你说个事儿。”


    “你说。”


    “我们团以前有个牺牲的战士,是我们隔壁公社的,牺牲的时候人很年轻的,才二十岁,那时候孩子才刚出生,家里条件也不好,这趟回老家我准备去看看,也尽个心意,给点补助,帮衬一把。”


    简璐头也没答,“好。”


    想到是烈士,还那么年轻,简璐听着便有些难受,“到时候我们记得提前去信用社取些钱回去。”


    “你没意见?”程铮试探着开口。


    “我有什么意见?”简璐不懂。


    “没事儿!”程铮安心了,毕竟有些家属对自己男人补贴牺牲战友家属的事儿有微词。


    心情可以理解,有些自己家里也不宽裕。


    程铮想着要给出去几十块钱,还是和媳妇儿说一声,不然以后媳妇儿从别人嘴里听说了,还得怪自己没坦诚。


    程铮的婚姻理念就是,两口子什么事儿都得坦白。


    ——


    简璐针对家属院看电影的文稿刊登在了妇联家属报的正中间版位。


    简璐从大人孩子不同的视角切入了大家对于看电影的感受,当然,也隐晦地拍了拍组织上为家属们筹备电影放映的马屁。


    甚至,这次她还特意“采访”了一些家属对于集


    体看露天电影的感受,把被采访者说的话也摘录了进去。


    家属院里,拿着新鲜出炉的报纸,闻着淡淡的油墨味,家属们识字的,不识字的都挤在一堆“阅读”起来。


    “这个看电影鼓掌的说的是我!”


    “我还被采访了呢,说是要把我说的话登报纸上去。”家属院里何玉梅笑得嘴都合不拢了,可是她大字不识一个,只催旁边的人念念,“你快找找。”


    “何玉梅,你不然还是上上扫盲班吧,多认几个字儿是好事。”旁边有人劝她。


    何玉梅家里孩子多,自己男人是营长,随军过来主要就是在家做做家务干活,带几个孩子。


    家属院里的扫盲班开办的时候就宣讲过,希望大家踊跃参加,可有不少人排斥,要么是觉得一把年纪像小孩儿一样坐着学认字丢人,要么是觉得没意义,不如在家多补补衣裳。


    何玉梅就是坚决不愿意去参加扫盲班的典型。


    听到有人起哄,她头一次迟疑了,“这哎呀,我啥年纪了,还学啥啊?没必要!我也学不会!”


    “何嫂子。”简璐一眼看出她态度松动,“扫盲班又不强求学习进度,你们愿意就去看看,其实比学生正儿八经上课轻松多了,说是上课,其实更算是交流,就相当于聊天,你不要担心。就说你在报纸上这句话,自己能认出来多好啊。”


    “对呀对呀,何玉梅,你听简璐妹子的,她说得对!”


    “过阵子,我还要写一篇扫盲班的稿子,到时候也会安排采访扫盲班的学生,各位嫂子到时候多配合我一下啊。”


    “没问题!”


    “简璐妹子,我来吧!到时候你就问我学了什么?我给你表演表演!”


    “得了吧你,一共就认了十多个字,还是我来,我认得多,已经能认五十多个字了!”


    “你少跟我抢!”


    虽说只是一份妇联内部办的报纸,可报纸在大家心中总有些神圣的地位,谁出现在上头仿佛能光宗耀祖了。


    何玉梅要了一份报纸带回家去,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她一个都不认识,也不知道自己被采访时说的那句话写在哪里。


    拿着报纸看着看着,何玉梅终于下定决心,她要去扫盲班学习!


    ——


    此刻


    ,同样拿着最新一期报纸仔细阅读的崔静芳却高兴不起来。


    这期,她得了第一名!


    经过上次简璐提点的一句用词和主题的问题后,她发现了自己过去几个月文章的毛病,写得太过云里雾里。


    于是,这个月的文章,崔静芳开始脚踏实地,认认真真观察,写了一篇关于家属院里众人的生活日常的文章。


    果然,有多年受教育的基础打底,找准方向的崔静芳终于拿下第一名。


    “静芳,你怎么不高兴啊?你可是第一名哎!”董秋华觉得崔静芳好厉害。


    “我本来也挺高兴的。”崔静芳看着报纸,上面有自己的第一名文章的刊登展示。


    然而,旁边一个更大的版面上却是简璐的文章。


    自己终于第一了,以为赢过了简璐,可她居然压根没参加征稿比赛!并且,由于她拿到了妇联内部的正式工作名额,为了避嫌,以后也不会参赛了!


    这到底是赢了还是输了?


    崔静芳很郁闷。


    没有什么比最大的竞争对手再也不参赛更让人悲伤的。


    ——


    简璐不知道自己让人郁闷起来,她最近正忙着妇联办的扫盲班扩招。


    以前家属院的扫盲班每星期两次课,经常还有人不来,忙活着家里的事情便没空了。


    最近可不一样,随着妇联的一系列措施,尤其是利用报纸的宣传,加上征稿活动的刺激,大伙儿对学习和提高思想觉悟越来越积极。


    一间教室已经坐不下了!


    “到时候还是得重新规划下,看看怎么协调时间扫盲教学。”钱红莲满眼欣慰看着来报名的随军家属们,忙活大半年的事终于初见成效。


    “钱主任,我有些建议。”


    “你说。”钱红莲对简璐的印象越来越好,她发现这姑娘是个脑子灵光的。


    “等统计完报名人数可以进行分班或者分组,由大的班级进行统一管理学习,小的组进行互帮互助扫盲,这样一来,能提高大家的积极性,互相帮助提高效率加深记忆。二来,也能缓解妇联的人手压力。”


    “像小学生那样?”


    “差不多,不过家属们积极性其实没有小学生高,还是需要更多的刺激和吸引力,比如每个月评选扫盲班优


    秀学生,每月进步最大的学生,能在报纸上进行表扬,这样大伙儿也会更积极。”


    这报纸就是妇联自己办的,写什么内容全是自己定,压根没有审核压力。


    “好,你提的这个想法不错。”钱红莲看着越来越积极参加扫盲的众人,信心满满,扫盲工作又取得不小进展。


    ——


    十一月,南方的热气渐渐消散,吹过的风带着丝丝凉意,大家纷纷换下短袖,穿上长袖衫。


    “举起手来。”简璐一句话,双双立马将双手举得高高的。


    “这件衣裳漂亮吧?”简璐给闺女换上白色针织荷叶领羊绒衫,衣裳上还勾针了几朵小红花和绿叶。


    这是双双的两岁生日礼物,奶奶亲手织的。


    “漂亮亮!”双双看着镜子的漂亮小姑娘。


    今天妈妈给双双扎了两个可爱的小啾啾,本就松软柔顺的乌黑头发上冒着两个小啾啾,像是两朵小花骨朵。


    两岁的双双白白嫩嫩,婴儿肥的脸颊依旧肉嘟嘟的,说话时能看到一鼓一鼓的脸颊肉,她穿着白色针织荷叶领羊毛衫,下面是一条黑色薄棉裤,脚踩黑色布鞋。


    大眼睛从上到下打量着镜子里的自己,双双上前两步,伸出小手摸摸。


    “哎呀!”


    “怎么了?”简璐收拾好准备带着孩子下路,“你爸和奶奶去供销社买菜了,我们也要抓紧,不然他们回家看着你还没刷牙洗脸吃完早饭。”


    双双再看看,镜子里的自己好漂亮呀。


    啪叽。


    双双对着镜子里自己脸蛋的位置啪叽亲一口,转头看着妈妈,“麻麻,走吧走吧,我们快走!”


    简璐刚背身在编麻花辫,两条麻花辫扎好这才领着双双下楼。


    今天中午,家里要请客吃饭,为了庆祝双双两岁生日。


    要好的几家人都来了。


    大人们在厨房忙忙碌碌,小孩儿占据了客厅。


    墩子四人今天的主要任务是带孩子,当然带的就两个,一个双双,一个是成荷花闺女x娟娟。


    成荷花闺女娟娟今年一岁半,比双双小半岁,是个娇憨可爱的小姑娘,因为说话迟了些,最近刚进入被大家逮着机会就教学的阶段。


    四个大男孩儿在拍画片,远远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