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朱厚熜:爱上哪告上哪告!

作品:《大明崇祯:朕能召唤祖宗很合理吧

    东南沿海。


    码头周围到处都是力工在来来往往的往船上搬运货物。


    形色各异的商船络绎不绝。


    那码头内侧墙面,贴着一张巨大的告示:


    〖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只许用钱〗


    朱由检驻足许久方才回神,缓缓开口道:“高爷,这便是咱们大明白银中毒的伊始。”


    “这个混账!”


    朱厚熜脸色不好看,易容的老道面孔更是阴沉到了极点,只是看一眼,便令人脊背发凉!


    他虽然年少,却对经济有着独特之道。


    这条政策他一眼便看出不对劲!


    朱由检摇头叹道:“自隆庆开关,这条〖银钱兼使〗的法令,是明朝首次以法权形式肯定了白银为合法货币,并且是用法权形式把白银作为主币的货币形态固定了下来!”


    “同时又以法的形式将商人们的地位权利固定下来,这些都是士绅直接或间接掌控的势力啊。”


    “那些立在船头风光无限的大掌柜在他们老爷面前,也只是一条有能力的狗罢了……哪有什么老百姓,靠开海致富,都是士绅集团的利润罢了,自古以来的既得利益者永远是这些人。”


    朱由检转过头,解释说道:“大明宝钞虽弊端极多,却能让明朝延续两百年经久不衰,直到世宗嘉靖皇帝,也就是未来的高爷您交班的时候,咱们明朝还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


    “其他王朝别说两百年,一百五十年便会大乱,即便强如汉唐,富如大宋也免不了军镇割据、外敌入侵、国受重创的结局。”


    朱厚熜脸色越听越黑。


    从白银法令,聊到国之将亡,他哪里不懂其中的意思。


    莫不是一些明实亡于嘉靖之类的流言蜚语……


    合着自己这是要背锅了啊。


    他看过部分世宗实录,以自己晚年的举动来推断,大概率是想保住基本盘,希望后世出一代英明神武的君主借助这个基本盘大刀阔斧的改革……


    但嘉靖也没想到。


    自个三儿子隆庆帝竟然直接挂机托管了!


    还是在女色上跌倒的!


    即位两年半就封了十三名妃子,嫔以下的临幸女子更是不计其数。


    (真的是两年半十三妃,俺不是小黑子,俺纯纯真爱粉啊)


    隆庆帝每次增选宫人,都在三百人左右,年岁在十一至十六岁之间的民间女子。


    直到玩腻歪了,进入圣贤状态,有那个心也没那个肾的时候,方才想干些事情,重用能臣高拱为内阁首辅。


    还没来得及发挥,新年刚开春就被干死了。


    内阁首辅高拱立马被废,限一天之内滚出京城,否则定要他尸骨无存!


    而后张居正火速上位。


    很快一条鞭法就到位了,国库里多了几千万两白银与数之不尽的粮食。


    不过因为一条鞭法的两税合并,赋税只收白银,可是百姓手里没有银子。


    但经过六年开海江南士绅手里从海外赚来的白银多如牛毛,


    百姓没银子交税就用粮食换白银!


    随着百姓手里都是白银,而江南士绅的武装商队又源源不断的从海外拉回来白银,


    足足拉回来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白银数量。


    导致百姓手里的银子迅速贬值。


    士绅手里换来的粮食飞速升值。


    就算百姓想脱手白银都做不到,因为朝廷不收粮食,只收白银!


    没有白银还不行!


    所以士绅与农民的贫富差距犹如不可逾越的鸿沟,


    富的更加富,穷的更加穷!


    诞生了无数的农民起义军例如闯王李自成、大西王张献忠等等……


    将明朝灭了!


    一条鞭法好处数之不尽。


    但间接解除禁银令这一条,就让这条路不能再回头了,可以说是破釜沉舟。


    因为白银如水,而覆水难收。


    而且一条鞭法是极好的,经过了近五十年的打磨,但给明朝续命五十年这个说法并不存在。


    明朝当时有什么危机吗?


    都没有要灭国的征兆,谈何续五十年寿命呢。


    反倒是因为一条鞭法发明,而后又被废黜,让这条路直接成为了死路,


    因为这时候民间的白银禁令已经不可能再次实施了!


    可是因为万历皇帝朱翊钧对张居正的怨恨全面废黜,一条鞭法的好处根本没有被利用到。


    反倒是白银在民间泛滥成灾,根本禁止不了,导致遗祸无穷!


    老当益壮的大明,五十年而亡!


    “好孙儿,不用看了,现在就去皇宫,高爷倒是要看看这个混账东西在干些什么混账事!”


    朱厚熜脸色黑如煤炭。


    那易容后的老年嘉靖更是看的渗人无比,能生生吓死几个嘉靖朝的旧臣不在话下!


    朱由检点头:“如今太爷刚即位,怕是正忙着充斥掖廷,早去晚去倒是无关紧要。”


    他打量着这开关不足数月,便繁荣昌盛的码头,看着那来来往往的士绅武装商船装着一船又一船的货物。


    默默思考。


    若是让轻型巡洋战舰打这群木头大船,几秒一艘?


    在隆庆干海盗,说不定还能有效增长隆庆朝的国运。


    毕竟阻止了白银中毒,那些丧心病狂的士绅也不会一船又一船的送出去货物,换来白银这种蠢事。


    最后还让大明百姓买单。


    朱厚熜挑眉道:“有想法?”


    “不错。”朱由检点了点头。


    朱厚熜义正言辞道:“好孙儿,你可不能数典忘祖,你个后世子孙打劫你太爷朝代的货物像话吗?”


    “传出去让太祖爷,太宗爷他们怎么看你?还能不能把你当成乖乖大孙啊?”


    朱由检头疼的打断道:“打住,高爷您有话直说。”


    “这样。”


    朱厚熜面色缓和许多,沉吟片刻开口说道:“高爷在隆庆要一条海路,你负责拦路收取海路费用,事成之后咱们三七分。”


    “怎么才七成?”


    朱由检皱眉说道:“高爷,你是不是有点贪了,这七成够不够我的成本还两说呢,太少了……”


    “你等会吧!”


    朱厚熜不乐意了,解释道:“七成是高爷的,你只拿三成……诶,好孙儿别急,你看这繁荣的码头,干一票就是几倍的利润。”


    “这些江南士绅做的了倭寇,咱们大明皇帝做不得?!”


    “以你这艘神船的威力,这些所谓的武装船队就是纸!都过不了一个回合!”


    朱由检怪异的看了看他,沉吟问道:“若是告到太爷隆庆帝那里该如何收场?”


    朱厚熜大手一挥,满不在乎道:


    “他们爱去哪告去哪告!”


    “朕的儿子也通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