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杨荣:教我做事?倒反天罡了!

作品:《大明崇祯:朕能召唤祖宗很合理吧

    朱由检指着多尔衮铮亮的脑门,目光投向那些女真人,开口道:“朕不喜欢这种发型。”


    “大皇帝陛下,请看!”佟木取下帽子,一头乌黑亮丽的油发散开,赫然没有女真人前额铮亮的特征。


    除了毛发旺盛些,服饰不同,其余与汉明无异。


    很显然,早就考虑到了。


    多尔衮瞪目:“你们怎么敢!我大清另五旗不会准许你们自辱我族!”


    “大清?大清亡了!”佟木嗤笑一声,旋即挥袍下拜,恭敬道:


    “大皇帝陛下,盛京……奴儿干都司辖区内,已无发不留头!”


    “你个族奸,本王的大玉儿呢!”


    多尔衮腾的站起身,不敢相信的质问道。


    早就见皇太极去了。


    佟木瞥了他一眼,没多加解释。


    轰隆!


    一道雷将多尔衮劈的粉碎,原地只留下一摊齑粉。


    朱由检沉思片刻,没等到开辟嘉靖时空的词条,也在意料之中。


    毕竟国运并非一个人所能影响。


    当然,堡宗除外。


    文官见多尔衮已死,紧张的氛围松懈了许多,以三品兵部左侍郎张硕为首高声称颂:“吾皇圣明,吾皇万岁万万岁!”


    “退朝吧。”


    朱由检摆了摆手。


    这一句话让文武百官莫名多了一丝惭愧,撺掇着多尔衮造反,皇帝不但没生气,还没有骂他们。


    要知道以前退朝,皇帝都是让大家滚的。


    “臣等告退!”


    殿外。


    正五品礼部郎中顾继绅笑眯眯走来,对着时任礼部尚书的杨荣拱手道:


    “下官见过杨公。”


    “何事。”杨荣不咸不淡道。


    崇祯朝文官一派经过近两年的已初步形成规模,这还是他们这些鼻祖文官出手干预的情况下。


    否则不过月余,文官就涛声依旧了。


    正因如此,这些当朝一派的文官对他们这些历史人物十分排斥,若不是他们手腕强硬,怕是早就被架空了。


    即便这样各部中也渐渐林立出新制衡力量,比如兵部的左侍郎张硕,以及礼部的郎中。


    顾继绅斟酌一下,开口道:“下官闻周后薨,帝恸哭,遂未曾立后,众皇嗣折于京城大疫,至今我朝未有国本,下官有一族妹二八芳华……”


    “怎么,你想让本官引荐你家那位入宫?”杨荣挑眉笑道。


    顾继绅正色道:“听闻陛下近来多纳民间女子入宫,下官不才,料我顾家在南直隶昆山亦是世家大族……”


    “省省吧,陛下乃在世真仙,当今真龙,需要什么国本?你孙子死了陛下都不会衰老半分!”杨荣冷喝两声,挥袖离去。


    一群没长进的东西,拿着本官玩烂的手段来我面前卖弄,真是太祖爷参见永乐大帝,你倒反天罡啊你。


    “这……”


    顾继绅摇了摇头,走回了文武百官的人群中。


    不急。


    妃嫔也好,宫女也罢,只要进了宫诞下龙种就好。


    ……


    勤政殿内。


    户部尚书夏原吉被留了下来,恭敬的坐在一旁。


    “夏卿有功于社稷啊。”朱由检笑意盈盈道。


    “朕看你年纪大了……”


    准许我致仕?


    夏原吉激动了,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再不辞官享福,就算没有明枪暗箭,他也快老死在这了!


    朱由检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朕赐你一瓶灵丹,身体不舒服就吃一枚,别累死在岗位上。”


    “这……谢陛下隆恩!”夏原吉不知是哭还是笑,表情复杂极了。


    朱由检欣慰道:“摊丁入亩推行下去了,夏卿能力朕都看在眼里,这样,朕接下来准备废除白银改大明银币,还是由你牵头,三杨辅佐,好好干,明年朕给你涨俸禄。”


    “陛下要废白银改银币?”


    夏原吉一口气没上来,差点昏厥过去,哆哆嗦嗦的倒出来一枚沁人心脾的灵丹咽了下去,这才缓过来。


    刚动了天下士绅地主的资产,又要动人家的现金?


    这谁能不跟你造反啊!


    “陛下,臣真老了……”夏原吉哀求道,他在户部这么多年,哪怕算灰色收入,单是俸禄以及冰敬炭敬都足有十万余两。


    真看不上加俸禄那仨瓜俩枣。


    朱由检伸手在御案上一挥,三枚银币一字铺开。


    雕刻日月山河面的一两银币。


    雕刻茭白皓月面的一钱银币。


    雕琢煌煌大日面的一文铜币。


    做工精良无比,每一枚都掺杂着数十种工艺,以及十余种看起来有些多余的防伪标识。


    因为在现有工业水平下,私人造这一枚银币的成本至少都需要百两白银……


    朱由检笑吟吟道:“朕再给你抽调五千枪卫,这活能不能干。”


    “能!太能了!”夏原吉小鸡啄米般的不停点头,看着这几枚银币,眼睛直放光。


    这哪里是货币啊,这推行下去不得被人抢疯咯!


    夏原吉立马问道:“陛下是想等价置换,还是溢价?”


    “一两的大明银币溢价两成,一钱的银币等价,铜币折价三成。”朱由检早就听祖宗们讨论过结果。


    推行新货币最大的作用便是拉进财富差距,禁银令一出,再配合这堪比瑰宝般的银币发行,士绅地主捏着鼻子也得换。


    就算让人掰成小半一粒一粒来换一钱银币,也会产生额外的损耗,资产缩水那是不可避免的。


    在普通百姓中流通最多,囤积最多的是少量的白银与大量的铜钱,而七文钱能换十文大明铜币,相当于平白让普通百姓资产增加三成。


    可别小看这三成,在当今丈量土地重新分配的格局下,可是有着不少的机会,北边更是重设了奴儿干都司。


    有了这部分钱兜底,能让很多人敢于尝试跨越阶级。


    崇祯盛世也会在不远的将来如期而至。


    夏原吉当然明白其中意思,沉吟片刻后,点了点头道:“此事不难,只是臣还未见这铸币厂兴建,这新币供应……”


    “要多少有多少,晚会让王承恩给你分批送去户部,他西厂的情报司也会全力配合你。”朱由检霸气外露,再次甩出三兜银币。


    抄家来的八千万两白银,虽然被用了近千万两,可剩下的那批白银也铸造了面值足有八亿两白银的银币、铜币。


    崇祯朝的白银全部收集重铸,这个八亿的数字还能翻几倍。


    夏原吉闻言心中踏实不少,毫不犹豫道:“臣这就去办!”


    随后收起三兜子银币,风风火火的跑去了户部。


    不多时。


    王承恩走进来,恭敬道:“皇爷,都办妥了,明日正午前参与教唆多尔衮造反的文官家中都会失火。”


    “嗯,你让人去宝钞司将银币搬去户部吧,朕去办点事。”朱由检吩咐两句,见王承恩领命退下,陷入了沉思。


    先去弘治时空,还是正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