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2 章 太子监国,皇后垂帘听政
作品:《古代丫鬟升职记》 第82章太子监国,皇后垂帘听政
“陛下!”
在场的人俱都紧张,一个个屏气凝神,好在太医院所有太医都在,极快地就让皇帝平静下来。
“太子监国,皇后听政,五年后还政于太子……”皇帝看了几眼上官丞相与太后,觉得他们没安好心,说不定就是他们下的手!太子只一人,如何与那些老狐狸斗?需得加上皇后才能维持住朝堂。
“陛下!”几个大臣忍不住开口,后宫怎可干政?
“朕所言,乃是圣旨。”如此,堵住了大臣们的反驳,大臣们退让,觉得皇后听政也不算甚麽大事,她懂朝政麽?
只是还不待皇后高兴,皇帝又说道:“善待五皇子,以后让他做个亲王,好好地辅佐你。”
太子眸光闪了闪,柔声应道:“父皇放心,儿臣会善待所有弟妹。”是所有,不是单指五皇子。
皇帝闻言,呼吸忽然急促起来,一阵儿一阵儿地吸气抽气,眼睛瞪圆了,似乎对太子的回答甚不满意,只是他还来不及说别的,就又昏迷过去了。
太子让开位置,太医们上前诊脉,几位大臣站在最后面,相互对视了一眼,皇帝昏迷前居然还想着五皇子,太子真的能容忍五皇子麽?
皇后盯着桌上的花瓶失神,她极力忍耐,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笑出来了,太子,终于能名正言顺地掌控朝政了!
“启禀太后娘娘,皇后娘娘,陛下急火攻心,这一晕厥只怕再也不能够醒的。”太医院院判说,皇后适时开口道:“陛下担心大文朝,忧虑政事,又可恨自己身子不适,不能亲自料理折子,以致怒火攻心。”
太医院院判欲言又止,到底没有再说其他,反而点点头,说道:“皇后娘娘所言甚是。”
既然皇帝不可能再醒来,那他不如讨好讨好皇后娘娘,毕竟他的孙儿还想进太医院,正需要主子们的赏识呢!
皇后却还不能彻底放松。皇帝既然主动开口让太子监国,那最大的威胁就只剩下一个——祁王。对皇位一直觊觎的祁王,在得知皇帝昏迷不醒之后,肯定会有所行动。
“皇帝的口谕想必大臣们都听见了?”太后看了看太子,又看向身后的五位臣子,她说,“既如此,那以后折子就送去
隔壁的如光殿太子在那儿批折子皇帝在勤政殿这里安心养病。太子你觉得如何?”
“皇祖母所言有道理。”太子说反正他也不愿意日日见着皇帝何况皇帝自从昏迷五谷轮回都不畅凑近点闻还能隐隐约约闻到奇怪的味道。
门外不合时宜地传来了喧哗声太后询问宫人“何人在外面吵吵嚷嚷?不知道皇帝在此养病麽?”
“启禀太后娘娘是淑贵太妃她在外面求见陛下宫人把她拉开她还是不走。”有人回答道。
淑贵太妃……陛下的生母。
与皇后一样她也是隔三差五让人送东西来勤政殿有她亲手做的荷包也有她熬的汤羹以往勤政殿都是会接她的东西只是这几日勤政殿却把她的东西退回去了。
一日就罢了日子长了淑贵太妃总能察觉到不对故而不顾阻拦来到了勤政殿。
“哦?”太后摇摇头“哀家出去瞧瞧她皇后你可要同往?”
“母后儿臣扶您。”皇后说。
淑贵太妃头发散乱衣裳也染上脏污她看上去比太后还要老因着这些年惶惶不安皇帝对她又不亲近所以她面容衰老
比起十几年前淑贵太妃变了许多。
挽起的发丝中有许多灰白脸上的痕迹日益加重她用手推拉挡住她的宫女语气恶狠狠地说道:“滚开!你们这些贱蹄子!”
“淑贵太妃。”太后站在台阶上居高临下地望着她“陛下不见你你回去罢不要在勤政殿大声喧哗扰乱宫规。”
“不——”淑贵太妃厉声喊“陛下陛下……”她隐隐约约感觉陛下应当是出事了。
“还不快捂住淑贵太妃的嘴把她带回慈宁宫对了淑贵太妃这个样子想必是颅内有疾让太医给她好好医治卧床静养不得再出慈宁宫一步。”太后冷漠地说道。
太后发话其他人不敢不从便强硬地按照她的吩咐拖走了淑贵太妃皇后站在太后身边对于太后的变化感到心惊。
从前的太后似乎有几分良善如今却没有了。她方才的话其实是囚禁淑贵太妃让她一辈子都只能呆在慈宁宫“卧床静养”恐怕淑贵太妃连下地都做不
到。
皇后微微吸气,她对上太后,必定不能心慈手软,不是她死,就是太后亡。
“母后,陛下在勤政殿静养,儿臣也就回椒房殿住了,不打扰陛下养病。皇后说,既然太子已经得到了监国的权力,她也就不愿意守着皇帝。
“哀家亦是如此。太后跟皇后同时扯了扯嘴角,露出一抹敷衍的笑容。
*
如光殿中,皇后正与太子对坐,“琮哥儿,大臣有没有为难你?
“没有太为难,只是,儿臣想要应允的事,他们却三番四次阻拦,还说要在朝堂之上百官商议过后才施行。太子面无表情地吃着饭,心里思索着该如何把持。
“莫怕,善用馆不是已经成型了麽?为你收揽到那么多平民以及寒门的人才,待他们入朝为官,朝堂的局势也会发生改变。皇后说,“上官氏一些无为的官员不是被咱们除掉了麽?正好空出位置来让咱们填补。
“其实儿臣昨日就想过,上官丞相已经年老,不如让他致仕。太子说,上官丞相话语权极大,有他在,他想要掌控朝廷就会变得困难。
“急不得,他走了,换上来的人指不定是谁的人,不利于大业。皇后安抚住太子,又问他,“对了,你刚才说的事是甚麽,他们不允许甚麽?
“儿臣想要出兵,协助文英公主彻底收服羌族,把羌族人变成咱们大文的人,羌族原本的地界就划分州府县,派官员去管治。功臣文英公主任知州——太子忽的抬眸看向皇后,哼笑道:“他们本来不同意前边的出兵,可是听见儿臣说要让文英公主当知州,他们突然又说可以商议出兵的事,只是文英公主当知州是万万不可。
“母后您瞧,他们惯会权衡利弊。太子脸色冷下来,“明明文英公主才是最合适的人,自她嫁去羌族之后,羌族就再也没有因为打仗而死人,冬日里也不再有冻死的老人与小孩,他们都信服文英公主。
羌族求娶文英公主也是为了联合大文朝镇压其他对羌族虎视眈眈的部族,文英公主的到来结束了他们刀尖上行走的日子,还大力发展羌族的农业与商业,让每一个人都能吃饱,故而在羌族几十个部落中,提文英公主比提羌王还要好使。
文英公主都做到这个份上了,他们难不成还瞻前顾后,不
去收服吗?
“难为她也愿意。”皇后说一旦沾染了权力获得了高位大部分人是不肯让权的包括她自己。
文英公主却不是能将羌族地界尽数奉上可见其魄力。
如果上一任羌王知道娶了文英公主要付出整个羌族恐怕他会气得从棺材里跳出来他娶文英公主只是为了得到大文朝的援助去震慑倭寇以及胡族没成想反倒让文英公主把人心收拢去了整个羌族都要给出去。
“那就先拿下羌族至于派谁去还有得磨呢!”皇后也预料到那些老狐狸不会这样轻易松口。于他们而言女子就该呆在家里相夫教子闲暇时读写女子《女训》《女戒》《女则》。
她垂帘听政亦或是文英公主当知州其实都不是那麽容易的她都已经能想象到明日早朝文武百官会视她如无物。
“母后您今夜早些歇息明日还要上朝得养足精神。”太子把手搭上皇后的手背安慰她“如果他们胆敢出言不逊儿臣会替您做主的。”
“母后不怕。”最艰难的一步都迈出来了她总不能这个时候给琮哥儿拖后腿罢?
“儿臣知道母后为儿臣筹谋甚多。”太子感慨道这个世上除了皇后还有谁是真心待他好?
唔有一个太子目光侧移看向了旁边静候的竹清他对着她点了点头心想竹清姐姐也算一个。
“有一事你的太子妃尚未选定你看看有没有喜欢的早些定下来。或者先选两个侧妃反正没有那麽快进东宫暂且挑好。”皇后絮絮叨叨又担心起太子的终身大事。
天黑得浓稠不见银盘竹清就是在这个时候起得身今儿她得陪着皇后一起去上朝故而也要捯饬捯饬自己不能落了皇后的脸面。
早有听了吩咐的小宫女列成队在竹清开门之时就端来了一应洗漱用的香胰子、铜盆、手帕……
“见过竹清姑姑。”她们低眉顺眼不敢乱瞧。竹清满意地点了点头
“竹清姑姑您想要个甚麽样的发髻?”跟着梳头嬷嬷学艺的宫女问竹清待得了回复之后她就很快速地撩起竹清的头发丝有条不紊地挽发。
进竹清这里的小宫女有三五个人不少但是俱都安
静,没有发出大声音。
“皇后娘娘昨个睡得如何?竹清问道,替她梳头的宫女回答道:“娘娘睡得不好,起过两回,后头还是把全部燃烛都灭了,这才得以入睡。
竹清了然,想必皇后也激动到睡不着,毕竟头一回能去上朝的大殿,皇后是大文朝有此殊荣的第二人。第一个是开国皇帝的皇后,她与太祖待遇同等,一并坐在龙椅上听政。
“竹清姑姑,好了。梳头宫女开口,竹清回过神来,瞧见自己打扮隆重,发髻挽得高,斜向左边的发顶上还垂了一根流苏,竹清左右看了看,又从妆奁里拿出两支点翠式样的钗插了上去。
“行了,你们都下去罢,我要去伺候皇后娘娘了。竹清说,她摸了摸冰凉的珍珠耳坠,款步走进了椒房殿正殿。
皇后娘娘已经醒了,只是尚未起身,竹清撩起帘子一角,看见她盯着帐顶,不由得轻声问道:“娘娘,可要起床了?
“起罢。皇后伸出手,竹清自然而然扶住,皇后眼神移到竹清身上,仔细打量了她好几下,随后夸赞道:“你今日的装扮不错,恰到好处。
“谢娘娘夸奖,娘娘昨晚没睡好,眼下乌青重,奴婢替您遮一遮罢?竹清问,皇后点头。
“启禀皇后娘娘,太子殿下正在殿外候着,预备着等您一起去乾安宫。
“他用了糕点没有?端一碟子给他垫一垫肚子,还有,早上风大,给他遮好。皇后吩咐。
等皇后收拾妥当,就与太子一同前往乾安宫,文武百官早已在乾安宫等候多时,听见太监的唱喝声,俱都齐齐跪下,大声且整齐划一地行礼。
既然是垂帘听政,宫人们就在龙椅右侧加了一道珠玉帘子,迷迷蒙蒙地遮住人。太子坐到龙椅左侧,竹清则是扶着皇后坐到右侧。
仗着大臣们尚未起身,竹清光明正大地打量下边跪伏的人,头发花白的老大臣、续有胡须的名流雅士、初出茅庐一腔热血的翰林学士……一个大殿能观众生百态。只这麽略略瞧几眼,她就明白了为何人人都想作皇帝,这般受人尊敬又说一不二,滋味真是美妙。
“都平身。太子高声。
大臣们一个个垂眼低头,不敢直视天威。
“众卿有何事要上奏?太子问道,旋即,就有几个大
小说</a>的域名caixs?(请来才
小说
看最新章节
完整章节)
臣出列说起了南州蝗灾之事又提出解决的法子
“可有大臣同意陈大人的意见?”太子虽然稚嫩但是行事说话已然具备沉稳在他问完话不久下边的臣子们就开始商议整个乾安宫充斥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3583511|13152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着低鸣的嗡嗡嗡声音。
皇后听政只是大臣们都下意识地忽略了她仅仅与太子回禀。皇后也不争甚麽挑着眉毛暗自观察他们看他们是哪个派系的又与谁结盟。
说罢蝗灾的事又开始商讨要不要出兵科查尔。
“启禀太子殿下微臣以为此事需得从长计议羌族人向来是马背上得天下要与他们打就得出动骑兵。而咱们大文的骑兵训练不容易每一个都十分难得。”总之就是不同意不肯扛风险。
“微臣不赞同柳大人且不论这是个开疆辟土的大好时机就说咱们边关将士日日操练难不成还比不得羌族人?柳大人可别助他人威风堕大文士气!”一个同样续须的中年官员出列反驳了柳大人的话。
柳大人就是昭贵妃的父亲。
“两位丞相可有上佳的提议?”太子看向一直沉默不语的两位丞相他们惯会装相明明早已决定如何做偏偏不做声。
高丞相暼了上官丞相一眼见他无动于衷便率先说道:“启禀太子殿下老臣以为该出兵这般千载难逢的机会自然该抓住。咱们大文向来强悍难不成还不能收服羌族人吗?只划分州府之后就要派官员去任职。”
“上官丞相你可有意见?”
“太子殿下老臣认为高丞相所言甚有道理一切但凭太子殿下做主。”上官丞相也说随后其他官员纷纷赞同两位丞相的话。
下了朝太子与皇后一同去了如光殿太子叹息“母后可难受?”
“不曾这话应当母后问你他们表面上遵从你的意思实际上却不是琮哥儿想要彻彻底底掌握朝堂你还有一段路要走。”皇后忧愁地说罢就看向竹清问她“如何可都记下来了?”
“回禀皇后娘娘的话奴婢都记住了这就一一写下来。”竹清说她过目不忘便把早朝上所有人的言行举止、神态全部
都记住现下皇后一问她提笔就写足足写满了十页纸这才拿给皇后、太子他们两个看。
“娘娘太子殿下这就是官员的记录。”竹清说道她写的可比史官记载得还要详细。
“不错不错。”皇后越看越满意就连太子也诧异几分忍不住说道:“竹清姐姐好记性。”
“捧文英公主上位总好过把这个位子白白让给其他大人他们争权夺利惯了的儿臣不信任他们。”哪怕是追随他的人太子也留有疑心。
倒是文英公主只能全心意依赖大文朝。
“琮哥儿母后有一事想要与你商议。”皇后眉头拧起内心有些犹豫但是又想到面前这个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便不再想七想八直截了当地说道:“母后觉得要不要把殿中省改为尚宫局。”
太子似是没想到会听见这样一番话愣了愣才反问皇后“母后何以这般说?尚宫局……倒也不错。”
“殿中省是你父皇掌控如今他身子不济却也没有让你把控殿中省时间久了奴才就会生出欺上罔下之心再之后就是不听主子的话。”皇后先是解释缘由再就是说想法她道:“太后在殿中省安插了人脉意图染指殿中省。如今咱们明面上的筹码太少你要烦心前朝的事殿中省不能再给你添麻烦。所以把殿中省变成尚宫局由母后掌控如何?”
她很了解琮哥儿琮哥儿更上心前朝大事譬如开疆辟土譬如救治平民百姓对于这样的一点小权力他应当会让步。
只是这事急不得殿中省由皇帝掌控这会儿琮哥儿还不是皇帝呢!
“太后……”太子沉吟他对于太后的确也在提防毕竟当年能跟着先帝一同逼宫的不会就此甘于隐退。
“只怕是难。”太子说“现在尚且不能让他们听命于儿臣要做出变革就只能伺机而动。”他要是皇帝阻力就小一点。
“动摇他们的利益他们怎麽肯。”
太子拿出几封书信皇后一字一句地看信上写得是安州、青州、永州三处的善用馆皆有研究出成果分别是亩产大大提高的新型稻谷种子、纺织速度翻三番的改良织机以及杀伤力惊人的火炮。
皇后在看
异士,竟比六部还要出色。
“六部的人不是不出色,只是他们身后有世家支撑,哪怕无甚成果也能上位,反而是那些寒门人士和百姓,只有这一种立功的法子,当然就热血高涨。太子感慨颇多,愈发坚定了要打破官员被世家大族垄断的局面。
“欸?新型稻谷种子还有纺织机都是女子所研究出来的?皇后瞧了瞧后头的名单,又说道:“是了,她们更为细心,自然也就能促进改良。只是不能大加赞赏,实在是可恶。
“所以母后方才说女官制,儿子一下就想到了她们,实际上除了这些可以改变局面与发展的大成果,还有一些零碎的成果,研究者男女参半,却也足够证明,女子不差于男子。太子说,“故而,儿子也想她们入朝为官。
“循序渐进,如果这次文英公主能当个女官,就是开了一个口子,随后就是变革殿中省,设立尚宫局,再之后,就是科举变革,女子亦可参考。太子敲击着桌子说,他不知想到了甚麽,抬头与竹清对视,“说起来,她们能有此改良的想法,还是竹清姐姐给的意见,姐姐见多识广,如若有女子科考那一日,姐姐可愿意做那第一人?
竹清曾随太子去过善用馆,也认得那些人。
“奴婢能给她们意见,还是从书上看见的法子,内里才学却并不多。太子殿下想要科考,平等对待男女,那科举题目必然也是一样的。奴婢不敢托大,只童生试怕就过不了了。竹清说,她有眼界,那是后世带来的。
论起科举,她万万不行。
“太子殿下信任,奴婢哪怕不过也要去考。考过了,却也不能当官。皇后娘娘还需要奴婢伺候呢,奴婢可不想离了皇后娘娘。竹清言笑晏晏,言语中尽是推脱。
她可不会把太子的话当真。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