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三十六大宗门
作品:《重生张三丰自带系统》 奇异的气息笼罩着光明顶,数以万计的修真者皆瞠目结舌,震惊无比。只闻一人质问“这又是何道理,为何不再诛杀那妖修张三丰?”
“闭嘴!”朱无视威严怒喝。
“岂敢对张仙师失敬!”
张仙师?这一变故令光明顶上所有修真者无不愕然,嘴巴张得足以吞下一个鸡蛋。
眨眼间,张三丰从妖修成了受人尊敬的张仙师?
雄霸放声长笑,透出一丝得意之意。
“吾等十人,与张仙师在一场激战中相识相知,已结为至交好友。”
此话一出,光明顶上数万修真者皆惊愕不已,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邪宗巨头石之轩同样满脸堆笑。
“张仙师修为通天,侠肝义胆,实令石某心生敬仰。”
连快活王柴玉关亦开口说道
“吾等十人与张仙师已有盟约,明教与其他各大宗门间的恩怨纠葛,尽数一笔勾销,过往一切,皆成过往云烟。”
“自此往后,任何人不得再重提旧事。”
“明教与众宗门,将以和睦共存为目标,共创修真界的盛世繁华。”
听罢此言,光明顶上的修真者们面面相觑,眼中满是不可思议之色。
刚才你们还剑拔弩张,如今却称兄道弟?
我们历经艰辛,汇集三十六大宗门之力,并借助各方修真势力,方能踏上这光明顶巅。
结果现在,却又告知我们要与明教和平共处?
“凭什么是这样!明教妖孽,我和他们势不两立!”人群中有人愤慨大喊。
话音刚落,只见柴玉关轻轻挥手,一道锐利的灵光划破空气,那人瞬间惨叫倒地。
“此乃吾等十人与张仙师达成的君子协定,如有异议者,便是与我等为敌,需思量清楚后果。”
绝无神的话语冷漠刺骨,眼神扫视着在场各大宗门之人。
“诸位宗主,对此有何见解?”
此刻,除已被张三丰抽取了全部真元、变为废物的少林寺众人离开外,其余三十五大宗门的宗主均在此列,且大多是亲自领军而来。
“哈哈,能与明教英雄化解恩怨,实乃我崆峒派期盼之事!”崆峒派掌门人率先表态。
一时之间,其余各大宗门纷纷表示赞同,他们个个深谙审时度势之道,看出十大高手显然非张三丰对手,或至少并未占得丝毫便宜。
换句话说,今日想要覆灭明教,已是痴人说梦。
而将来一旦明教重整旗鼓,今日之举是否会引来他们的报复……
一念至此,众多宗主不禁倒吸一口冷气,面子之事此刻已抛之脑后。
“的确如此,张某一直仰慕张仙师及明教诸多英雄的英勇壮举。”
“张仙师豁达大度,化解了一场武林浩劫,拯救了无数修真者的性命,堪称修真界圣贤!”
“古籍有云放下恩怨,可成大道。今我等与众明教英豪因缘际会,当痛饮三百杯,以此庆贺。”
“明教与众宗门和谐共生,自此修真界纷争渐消,张仙师此举功莫大焉!”
光明顶上,各宗门掌门相继发言,一句比一句谄媚奉承。而众多基层修真者目睹这一切,不由得为眼前这些高高在上、自称代表正义的大宗门掌门人的真实面目感到震惊。
此刻的光明顶上,除了一些心智尚清醒的修真者意识到事情的真相,明白消灭明教已无望之外,仍有许多人不甘心就此离去。
对他们而言,那样做无疑太过丢脸。然而面对现实,他们又无法挺身而出反抗,只能默默地离场而去。
大司命走至星魂身边,低声询问“张三丰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一贯傲气凌人的星魂脸上掠过一抹苦涩,对于这位秦国天赋异禀的第一少年英才来说,承认自己不如他人是他极为痛苦的事情。
不过此时
此刻,他不得不面对这个事实。
“他并非我们可以轻易触碰的存在,今后务必尽量避开此人,切勿轻易招惹。”
话音落下,他又低语自言自语道“我们还可以寻找其他方法来对付他。”
然而这最后一句话,只有他自己听见。
......
“义父!”段天涯疑惑地看着朱无视,他深知此次围攻明教乃是由大明天子亲颁的命令,更关乎国家大策。
义父历来以遵行圣旨在先,即使是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可为何这一次,他会主动示弱撤退?
朱无视微微抬起手,示意他不要再多言。
“此事我会亲自向皇上禀明。记住,以后切勿招惹张三丰和武当派之人。”
......
类似的情景在光明顶的各个角落悄然上演。不仅是十大高手,还有众多宗门掌门也在反复告诫弟子,日后务必避让张三丰与武当派,同时他们口中不断发出对张三丰和明教的溢美之词,说得宛如双方早已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浩渺星辰之下,光明顶犹如一块屹立于凡尘之外的神秘宝地,无数异象环绕,显示出它的非凡之处。此刻,众多修行者疾速掠过,脚下踏着虚无之力,宛如流星划破夜空,他们的身影瞬间消失在这片地域。
光明顶之上,万名明教子弟早已离去无踪,只留下一片寂静。杨逍起身,屈膝而跪,肃穆地道“张真人,您拯救明教于生死存亡之际,再造之恩,教中弟子纵有舍生取义之心,也无法报答万一。”
“明教弟子,感念张真人之再造洪恩!”杨逍身后,光明右使者范遥、金狮王谢逊、白眉鹰王殷天正、青蝠王韦一笑,以及五散人、五行旗及所有明教子弟,纷纷随之跪倒,齐声诵道。
天地间回荡着他们崇敬的声音,直穿星河,震撼寰宇。然而,张三丰淡然一笑,朗声道“我辈修士,秉持道义,何足挂齿?”
明教子弟面面相觑,不明其意。张三丰并非明教中人,怎会有这般责任担当?
此刻,黛绮丝缓声开口“昔日明教第三十三代教主张中阳,不幸遭邪恶宗师成昆的阴谋暗害,已经羽化升仙。”
此言一出,明教子弟皆愕然失色,许多人悲从中来,泪水涟涟,更有甚者失声痛哭。“教主!”他们齐声呼唤起那无法忘却的名字。
阳中阳治教多年,使得明教强盛至极,对待教众亲如一家,恩重如山。此刻听闻他离世的消息,众人怎能不悲痛欲绝?
“阳教主临终之时,留下了遗命,将明教教主之位传授予张真人。”黛绮丝的声音再次响起,宛如惊雷炸响在光明顶上。
短暂的静默过后,山上爆发出如同山崩海啸般的呼声,“明教弟子,参见新教主!”
数千名明教子弟再次齐刷刷跪倒在地。张三丰淡笑点头,温和地说道“你们都起来吧。”
随着张三丰的话音落下,明教弟子一一遵命站起。张三丰目光流转,扫视着眼前的众人,语重心长地道“本座虽非明教中人,但在明教生死存亡之际,被迫暂代教主之职,带领诸位共同抵御三十六门派和世间各方势力,誓保明教传承不断。”
“如今,三十六门派与各路强者已退去,明教危机已过。本座的教主之位,自然应归还于明教子弟。”
张三丰的目光落在武功最为高强的杨逍身上。他不仅精通乾坤大挪移,更是具备成为教主的资质。
“杨左使,现在本座便将明教教主之位授予你。自此以后,你将成为明教第三十五代教主。你要竭力管理明教,铭记教义,救民于水火,同时也要严惩那些背弃教义,鱼肉百姓的败类弟子。”
杨逍心潮澎湃,未曾想到张三丰竟会将教主之位传给他。他深深吸了口气,再度跪下,坚定地回应道“杨逍谨遵教主训示,必时刻铭记在心,振兴明教。”
明教子弟再度参见新教主。这时,张三丰朝黛绮丝使了个眼色,她便从怀里取出乾坤大挪移的秘籍,递给
了杨逍。这份秘籍,张三丰不仅修炼有成,并且在此基础上创出了更为高深的太极乾坤大挪移。
杨逍接过秘籍,心中无比激动。他知道,像张三丰这样的高人,明教教主的位子对他来说并无多少吸引力。
于是,明教子弟又一次参见新教主。张三丰瞥了一眼远处,只见一缕霞光照射下的身影正向着光明顶缓缓而来。
此前与十位顶尖高手激战之时,他就感受到了这个人的气息。此人似乎比那十位高手还要强大。不过,当他再次关注这个人时,却发现对方身上没有丝毫内力波动,就如同一个普通不会武功的人一般。
张三丰心中震惊,此人必定非同寻常。他是什么来历?此刻登上光明顶又有何目的?
念头一闪,张三丰身形轻动,径直迎了上去。就在这时,一阵悠扬的二胡声自远方飘然而至……
一曲二胡乐音绵长,如泣如诉,低回婉转,仿佛细雨缠绵。旋律如同云雾般漂浮不定,飘逸而超脱。
一位男子从天际缓步行来,他的头发散乱随风飘舞,周身散发着飘逸出尘的气质。手中握着一把二胡,正悠闲地演奏着。琴音节奏平缓,像是从寒冷的冬季流淌至温暖的春天。
微风拂过,那飘逸的二胡声如同流水般清澈悦耳,在夕阳的映照下,勾勒出一道空灵的曲线,让人浑然忘却俗世烦扰,沉醉在这美妙的音乐之中。
张三丰的目光落在来人身上,微微拱手致意“敢问阁下尊姓大名?”
那人依旧聚精会神地拉奏着二胡,仿佛并未看见张三丰的存在,语气淡漠地回答“我已无名无姓,阁下不必多问。”
张三丰心头一震,无名无姓之人?他脑中立刻闪过一个身影……
“阁下莫非正是那传说中的乾坤真神,无名?”
无名的面上,一片空灵寂寥,毫无任何情感波动,犹如恒古不化的寒潭。
“武当派的张三丰,果真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息,多少纪元以来,我尚未遇到过,有人能在修炼之道上达到您此刻的高度。”
言罢,他轻轻收起手中蕴含神秘力量的七弦琴。
“我察觉到光明峰顶有场激荡的对决,心忧天下武者动荡,生灵遭灾,故急匆匆前来阻止。”
“不曾想,还未登上峰顶,你就已然化解了这场危机。”
“时间洪流涌动,新秀涌现替代先贤。看来,我也确实步入了岁月的深渊。”
无名背负双手,遥望天涯之端的彩云。
张三丰感到他周身的元气宛如汪洋大海般深邃壮阔,站立在那里,仿佛掌握了这一片天地的主宰权柄。
真不愧为乾坤真神,这种修为境界,堪称惊天动地,超凡入圣。
“前辈过奖了。久仰前辈早已隐逸于世外,远离尘嚣,今日能有幸一睹前辈尊容,晚辈真是三生有幸。”
张三丰的眼神中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此人正是那位传说中的乾坤真神无名,凭一人之力平定半个修真界的动荡,使得众多修真宗门得以安宁,他是所有正道修行者共同景仰的灵魂导师。
天剑无名,虽伤犹强,依然是世人眼中无可替代的存在。
“无需行礼。你年纪轻轻,修为已达我之境地,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若你能更进一步,未来的你将成为亘古以来的第一强者,即便是重活一世的太古至圣达摩,怕也无法企及你的高度。”
听完此话,张三丰并未开口回应。
达摩,在古往今来的修真界中,无疑是佛门精神领袖,更有“万法源自少林,少林武术始于达摩”之说。
达摩精通佛法,创立了无数神秘的心法秘籍,其中最为人所知的就是《易骨真经》与《洗魂真诀》。
可惜,《洗魂真诀》早已失传,杳无踪迹;而《易骨真经》却成为少林寺七十二神通之首,被视为镇寺至宝。
达摩,成为了修真者们心中的传奇,每当提
起这个名字,无人不心生敬畏之情。
然而,张三丰志在引领道家走向巅峰。
道高于佛,始终不变。
历史上的张三丰,即便没有现今系统的辅助,也能留下“少林达摩祖师,武当张三丰”的千古佳话。
自张三丰之后,整个修真界都将他与达摩并列,一为佛门开山鼻祖,一为道门领袖之尊。
如今的张三丰,在系统的助力下,超越达摩显然已成为必然之事。
然而这想法,仅需铭记于心即可,无需言表出来。
“前辈谬赞,张三丰实在承受不起。”
无名的目光如同闪电,直刺张三丰的内心深处。
“妙哉!妙哉!妙哉!”
“我探听到战神殿背后隐藏着惊人秘密,预料到必有一番波澜,遂决定亲赴此处查探。”
“如今冲突已然平息,我也该离开了。”
“今日我们有缘相逢,我就赠予你一份机缘际遇,至于是否能够把握得住,就要看你自己了。”
说着,无名再度拉动起七弦琴。
乐音袅袅,犹如天籁。
微风吹拂,白云悠然流转。
山间,无数鸟儿闻声而起,在半空中盘旋翱翔,形成了千鸟朝圣的壮观景象。
张三丰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万山之巅,俯瞰着这令人震撼的世间美景。
夕阳西沉,天边洒满了绚烂的晚霞。
苍茫大地,风云翻滚,时光在这一刻飞逝如梭。
不多时,红日隐退,一轮皎洁明月从海边缓缓升起。
月色似水,静静流淌而过,如同晨露挂满江面,连接天际。
此刻的张三丰,正凌立于天地之间,却感到迷茫不已,不知所措。
其心境豁然开朗,仿佛悟到了一丝生命的奥秘,却又似乎还未能彻底洞悉。
乐音仍在飘荡。
浮云飘过月光下,遮蔽住明亮的月辉。
地面瞬时笼罩在了一片黑暗之中。
就在此刻,几点细碎的雨滴飘然而落。
张三丰紧闭双眼,感觉自身仿佛融入了雨滴之中,生于天地,终归于大地。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唯有与天合一,与地共融,才能达到永恒的存在。
张三丰体内的太极元气自然运转,与琴音交织,与天地共鸣。
渐渐地,他的修为开始升华,超越万物之上。
无名适时停下了琴音。
这时,张三丰依然沉浸在领悟之中。
“此子的天赋资质,是我一生仅见。”
“未来某一天,他必将如龙跃大海,凤舞九天,成就难以估量的伟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