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第十章 苏南枝

作品:《余夏

    《余夏》全本免费阅读


    退潮后,会有一些海货被搁浅在海滩上,运气好的话能捡到几个海胆。


    苏南枝忙着抓螃蟹,一直弯着身子,专挑大石块翻螃蟹,陈岁桉则是她的专业助手,负责在一旁给她递桶。


    为了更快抓到螃蟹,螃蟹一旦出现在她视野里,她就会立马做出反应,迅速蹲下身,干起活来,顾不了这么多,裙摆早就沾上了水。


    苏南枝一直闷着头往前走,压根没注意都周围有什么,陈岁桉抓住她的外套衣角,强行把她叫住:“等下。”


    “往右边看。”


    右边一块礁石上有个小洞,刚好卡了一个海胆。


    陈岁桉拿钳子在洞口附近的石头上用力地戳了几下。


    她被清脆的碰撞声吸引过去,走到石头面前,看见一个浑身长满刺的紫红色圆球,好奇地看向陈岁桉,问道:“这是什么?”


    “海胆。”他说完把长钳子递过去,“你试试。”


    “啊?”苏南枝有些惊讶,但还是接过了钳子,问他:“直接夹吗?”


    他点点头,往她身旁靠了靠。


    海胆很聪明,大部分都藏在退潮后由礁石围成的水池里,还会用贝类把自己伪装起来,不容易被人发现。


    眼前这只则是因为涨潮被冲到了这里,刚好遇到了和它匹配的的小洞,便不幸被留在其中,退潮后它便和岩石一同露出来。


    海胆死死卡在洞口中,无论苏南枝怎么用力都难以把它拔出来。


    “夹不起来。”她转头求助。


    “你夹它正中间的位置,往上扯。”


    苏南枝改变用力姿势,把铁钳翻转90度,横过来,又试了一次,无果,摇摇头,“还是不行。”


    “那你用这个。”陈岁桉从随身携带的袋子里掏出一把铁铲。


    苏南枝看了看铁铲的大小,在心里默默比较了一番,不出意外的话,铁铲直径远远大于洞口宽度,眼神迟疑,不解地问:“用这个挖?”


    “当然不是。”陈岁桉把手上那把铲子递过去,又从里面摸了另一把铁铲,做起了示范。


    “这样。”他把铲子换了个方向,手里握着铲柄,直接用这部分去砸海胆。


    海胆的刺很脆,很容易碎,也很容易扎进肉里。


    “一定要小心刺,扎到了很痛的。”


    在苏南枝所在的方向,他抬起一只手,张开手心,挡在洞口上方,防止小刺飞溅。


    放轻动作,避免用力过大使得杂物溅起来。


    他一边敲碎海胆的刺,一边地把它在洞里滚了一圈,动作很娴熟,确保每个地方都被处理到。


    “现在你试试呢。”


    他移开铁铲,给她让出空间。


    海胆壳外面长长的刺被敲掉了一半的长度,现在取出来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陈岁桉自觉地把桶递上来,放在洞口旁。


    苏南枝轻松地夹住海胆,把它取出来,扔进桶里。


    桶里现在已经装了好几只螃蟹,在里面乱窜,现在还丢进去了一只海胆。


    陈岁桉晃了晃桶,往里望了一眼,说:“再多抓几只海胆,回去做海胆灯。”


    将海胆在水里泡一晚,处理掉上面的刺,再开个口处理掉里面的内脏,然后漂白,在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最后晒干,就得到了海胆小夜灯最重要的部分,接下来只需要把光源放进处理好的海胆壳里,根据自己的喜欢设计造型,便可得到一个好看又实用的海胆牌小夜灯。


    他已经想好了海胆灯的造型,补充道:“最好还能遇到个海星,黏在最上面做装饰。”


    这样一来,小夜灯造型更加独特。


    他们两慢悠悠的,边走边找海货,总算走到了大礁石处。


    陈岁桉随便选了块礁石,停了下来,倒也没让他失望。


    海螺紧紧贴在礁石上,是赶海最常见的收获。


    礁石埋在海里,只露出了一大半,最上面的地方密密麻麻爬了一大片小螺,海浪不停拍打在它身上。


    他扣了一只海螺,放在掌心,拿给苏南枝看。


    “这是辣螺,贝壳上有浅色条纹和深色斑点。”他把螺交给她,继续说,“摸起来有很明显的颗粒感。”


    苏南枝听完她的话,用手指磨砂了几下,而后才扔进桶里。


    “哐当。”


    辣螺入桶发出清脆的响声。


    “尾端自带辣味,但吃起来有点苦。”他看着她,开玩笑道,“少抓点,不好吃。”


    “当然也不是所有螺都能吃。”他又从旁边的礁石上扣下一把螺,摊开手心,放到苏南枝面前,把螺翻个面,露出螺口,“你把刚才那个辣螺拿出来。”


    他也趁机把剩下的螺扔进海里,只留了一颗。


    此时,两个人一人掌心放着一颗螺,靠在一起仔细研究。


    “看出来什么区别了没?”


    苏南枝摇摇头,“没。”


    陈岁桉用手点了点苏南枝手里的螺的螺口位置,直接给出答案,又问道:“这下呢?”


    他虽然没有用力,但苏南枝还是感受到了,像有羽毛划过,痒痒的。


    根据他给的提示,她等于是在开卷考,很快就发现了区别。


    “辣螺的口更大。”


    “对的。”陈岁桉点点头,“这种就有毒,不能吃。”


    “知道了。”她把那颗螺拿过来,仔细观察。


    “行,那你就在这边找,不要走太远。”陈岁桉把桶留给她,继续往里走,去到水更深的地方,“没事,你想抓的都放进就行,回去再筛一次。”


    苏南枝找了个干净的地方放手机,提上桶,继续在岸边找。


    一只个头很大的白色海螺,在一群小辣螺里面显得格外突出。


    苏南枝瞥见后,加快步伐走过去,惊喜地感叹:“好大的一只螺。”


    她蹲在一块小石头上,把桶随便找了个地方固定,就开始扒螺。


    有的螺紧紧吸在礁石上,只用手是弄不下来的。


    苏南枝使劲往后拽,还差点摔了一跤,但又不想放弃,最后才想起还有铁铲。


    她照着陈岁桉照她的样子,有铁铲往下戳海螺。


    “耶!”海螺顺利掉下来,她赶忙用手去接。


    这下她算是彻底找到了赶海的乐趣,动力十足。


    陈岁桉也捡了很多,还遇到佛手螺。


    佛手螺又叫狗爪螺,顾名思义,它的顶部尖尖的,长得像爪子,浪越大的地方长得就越大,味道也更肥美,味道也是海鲜中的天花板。


    他拿了个袋子装海货,这会已经装了半口袋了,沉甸甸的,足够他们晚上吃一顿了。


    陈岁桉收拾东西,不打算再找了,走到苏南枝那处,去看看她的成果。


    苏南枝这会儿干劲十足,看见了很多不同品种的海螺,一边扒螺,一边用桶在下面接着。


    看见陈岁桉过来,她站起身来,招手示意他过来,迫不及待分享她的新发现:“你看我找到了什么!”


    还没等他回答,她就自顾自地继续说道:“是鲍鱼!”


    语调上扬,不难感受到她的喜悦。


    “嗯?”陈岁桉不太敢相信,在这个地方赶海捡到鲍鱼算是一件稀罕事。


    至少他是从来就没有捡到过。


    “可惜是mini版的。”


    苏南枝对此感到惋惜。


    听到这话,他心里也有了答案。


    走进一瞧,果然。


    她把将军帽认成了鲍鱼。


    陈岁桉看她脸上还挂着笑,沉默片刻,不忍心告诉她事实:“你这个其实是将军帽。”


    听完这句话,苏南枝脸上笑容凝固,笑不出来了,难掩失落。


    见状,他赶忙补充,安慰她:“不过都是同一纲生物,四舍五入一下,你也说的没错。”


    好牵强的理由。


    苏南枝被她找的借口尴尬到,但又觉得好笑,收起刚才的失落,反而打趣道:“你听听这合理吗?”


    陈岁桉倒是理直气壮,把袋子里的东西倒进桶里,笑笑,回答她:“怎么不合理!”


    管它好借口还是烂借口,能安慰到人的都是好借口。


    浪越大,螺就越大,并且品种也越丰富。


    苏南枝也发现了这个规律,此刻已经不屑于小辣螺,把桶在放在礁石上,越走越往里,只捡大的。


    陈岁桉找了块大礁石坐下,确保苏南枝在她的视线范围内,看着她越来越往里走,大声叮嘱:“不要走太远了,水到膝盖就不要再去了。”


    苏南枝这会忙着赶海,没仔细听他说话,随口答应道:“好。”


    海水从没过她脚背的位置,慢慢上升到她膝盖下几厘米处。


    裙子虽然被她挽起来了,但还是湿了一大半。


    苏南枝看到了一个没见过的品种的螺,直接踩在一块小礁石上,就地蹲在,开始抠螺。


    陈岁桉观察了一会,看她没再往深处走,放心地拿手手边的螺,提前筛选一道。


    “啊!”


    陈岁桉听见一道尖锐刺耳的尖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