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终于活成了自己想的样子。

作品:《全家偷听我心声黑化了,我前排吃瓜

    腊月三十。


    也就是常说的大年三十——三十夜。


    天不亮,一大家子就忙活开了。


    那一桌的菜啊,是一家人腊月二十三,小年的时候,就开始做上的。


    一大家子,十几口,硬是从天不亮做到大正午。


    阿公按着习俗,给祖先供饭、供酒。


    阿婆说,等祖先们先吃了,他们才能上桌。


    等到香烛过半,阿公阿婆才把那些空碗筷收走。


    三哥林秋收急急忙忙就坐了上去。


    “快快快,肚肚好饿。”


    正收拾香灰的阿婆回头笑道:“饿就先吃。我先把这里收拾干净一下。”


    可他们谁都没动,即便三哥的肚子饿得咕咕叫,他也没有动筷偷吃。


    “等着干嘛呀?倒是先吃啊!”阿婆说。


    林十五摇头。


    林初一一语不发。


    反倒是林秋收馋得口水直流道:“我们不吃,我们等阿婆。”


    王金枝一脸欣慰的揉了揉三儿的头。


    最后,还是阿婆回来了,才开始动筷的。


    几口菜下去,舅舅和阿公就喝开了。


    一连几杯酒下了肚,一向沉稳的阿公看着一桌子可口的菜,突然哭起来。


    “好啊!咱们都多少年没像今天这样过年了?”


    说完,他看向宝贝孙女。


    家里的变化就是从他这孙女降世开始的。


    看着眼前一团和气,有说有笑的场面,他发自内心的喜悦。


    抹了把泪,他借着酒劲直点头:“我是真没想到,还能活着见到这样的场景。”


    “你看你。又要哭了不是?”田桂兰转手给王江河擦了下溢出的泪珠子。


    王江河又哭又笑的说:“我这是高兴的!至从逃逃来了我们家,我们家就真的同以前不一样了!”


    “爹说得对,我也觉着是逃逃带来的好运。”王三狼笑道。


    “嗯嗯!”不善言词的王大虎一个劲的直点头。


    王金枝连忙打断:“好了!大过年的说这些做什么?明明以前咱家的日子就是这样的,怪我不听话,才连累了爹娘和阿哥们。”


    旁边的田桂兰一把按在王金枝头顶上,如同小时候一般,轻晃了几下。


    之后所有人就都很是默契的,没再接这话茬。


    王江河父子几人,喝得高兴了,还时不时的划上几拳。


    欢声笑语直冲云霄。


    这一喝,就是午夜。


    阿公和阿婆说,过年是要守年老者的。


    为了讨到明得的好运,家里各外都要有灯火。


    于是叫着阿娘和他们兄妹,给每间屋子,都上一个小火盆。


    本就不大的院子里,也随之变得灯火通明。


    阿婆见他们哈欠连天,便让大哥带我们洗漱上床。


    等上了床,三哥就吵着要听故事。


    大哥只好僵硬的讲起守岁的故事。


    别人睡没睡着,林逃逃不知道。反正她是睡着了。


    等到天亮,阿公和舅舅们,喝得东倒西歪的倒在桌上。


    那桌子上,菜碗倒是空了,可碗也全倒了。


    几个人倒在桌上呼呼大睡。


    那哈喇子都在桌上流了一桌。


    大年初一,因为阿娘就在娘家,也就没了回娘家一说。


    于是那几个倒在桌上睡着的,醒来又继续吃,继续喝。


    从三十夜到大年十五,阿公阿婆舅舅还有阿娘,领着他们没少出去玩耍。


    庙会、灯会等等,只要有热闹的地方,他们都去过了。


    阿公总会说:“活了大半辈子,这日子终于是过成了我想要的样子。”


    “你倒是说说,你想要的日子,是什么样的?”阿婆打趣道。


    每每明知阿婆是说闹着玩的,可阿公总是做一个不扫兴的丈夫。


    阿婆问的,他都会认认真真且附合实际的回答。


    这不,阿公立马收起笑容,认真答道:“有你相伴,子女长成,孙儿绕膝,尽享天年。”


    ……


    大年过后,家里又变回了以前的样子。


    舅舅和阿娘都回各自的地方继续做活。


    而阿婆和阿公,则又双叒开始做起了大舅舅婚事的收尾工作。


    阿婆甚至连买回来的桌椅,都是按着记忆里姜家那些桌椅的样子去买的。


    可见阿婆待姜梨,有多尽心。


    终于十七这天,喜饼送到了家里。


    次日一早,迎亲的队伍,就从王家小院出发了。


    音律声起,巷子里的孩子们,也都跟着执闹起来。


    阿婆毫不吝啬的给他们发了喜饼。


    讨得喜饼的,有往怀里藏,说要带给家弟弟妹妹。也有当即就往嘴里塞的。


    以至于这迎亲的队伍啊,是越来越长,越来越庞大。


    林逃逃则是坐在大舅舅肩上,看着前面那越发壮观的浩荡人群。


    以前她不知道喜饼是做什么用的,如今再看,已然知晓。


    合着这饼子是穷人用来扩充迎亲队伍的。


    等到了姜家门前,姜家大门已经打开。


    姜掌柜破天荒的穿上了长衫。


    迎亲的过程并不复杂,他们到了姜家,姜掌柜夫妇再把姜梨送上花轿。


    然后,新郎官就能美滋滋的领着他的新娘回家了。


    但是让林逃逃没有想到的是,姜梨一上轿,姜家众人就要哭。


    而且还是撕心裂肺的那种。


    阿娘说,娘家人哭得越伤心,越说明这家闺女是掌上名珠。以此来警告婆家人,要善待他家闺女。


    但是啊……在林逃逃眼里,这就是两件八杆子打不到的事。


    毕竟,以阿娘在阿公阿婆和舅舅们心里,那也是兴足轻重的。


    嫁去林家的时候,阿公阿婆和舅舅们,指定是没有少哭的。


    可最后呢?林文海一家,不也没少欺辱她?


    所以啊!根本的问题,在于嫁对人!


    恋爱脑是真的会死全家的!


    迎亲队伍把姜梨接到王家小院门口,媒婆子就要上前去搀扶新娘。


    之后便是在左邻右舍的注视下,行一连串的规矩。


    比如……火盆。


    被盖头盖着的姜梨,看不清外面什么情形,只能看清脚下发生的一切。


    当看到熊熊燃烧的火盆时,姜梨愣住了。


    她这身衣裳,可是金枝一针一线熬出来的。


    她若是一个不留神弄坏了这身嫁衣,人还不得委屈死?


    正当姜梨犹豫不绝的时候,脚边的火盆突然就人抬开了。


    她一脸诧异,却又无法看清外面的情形。


    着急时,就听外面响起个声音……


    “我媳妇不想跨,那就不用跨!”


    是的,她从声音听出来,说话的是不是别人,正是大师兄的娘,也就是自己未来的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