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印度战争!

作品:《我朱标不当仁君,大明成日不落了?

    寺庙里面供奉的倒不是佛像。


    佛教早在几百年前就被印度教徒们给赶出印度了,倒是在其他国家生根发芽。


    现在印度的南部沿海,大多数是印度教以及少数的部派佛教残余。


    别以为部派佛教就是佛教,事实上部派佛教融入了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和信仰,比藏传佛教还要乱得多。


    朱标和老朱进来时,这里面能抵抗的人已经被杀光了。


    宗教武士们以十分壮烈的方式倒在了枪口之下。


    神殿里只有几个年纪大的神仆,他们倒不是比丘或者和尚,只是宗教贵族,能抵抗的方式也十分有限。


    老朱父子二人,在众多锦衣卫的护持之下,亲自抬刀走来。


    因为在这之中,父子二人发现了不少约莫七八岁到十三四岁的小姑娘,被这些印度教徒囚禁到寺庙里当圣女。


    说是圣女,而实际上...


    那副惨状,即便让心如钢铁的父子二人都觉得太他妈畜生了。


    所以才决定亲上战场,把这个寺庙好好清理一番。


    当然,对黄金的原始渴望也是父子二人决定动手的原因之一。


    “刷!”老朱抬起战刀,仗着自己身材高大,用顶牛的方式硬生生顶着三个部落武士的长矛,猛地将他们击飞,口中爆发出了大笑声。


    “十多年没上战场了,哈哈哈,痛快!”


    实则一旁的锦衣卫,时时刻刻举着枪瞄准,生怕出了丁点问题。


    之所以他们能同意朱标父子二人亲自动手,根本原因是这些黑矮人的战斗力太弱。


    其次就是他们都是真正的高手。这么近的距离有信心护得老朱万无一失。


    当然,这是把老朱和朱标的战斗力排除在外的算法。


    “标儿,你这战阵之术多年不练怕是下降了呀。”眨眼之间老朱已经劈死了三个武士,而朱标还在跟两个人捉对厮杀,不禁让老朱得意洋洋的喊了起来。


    他今年已经五十好几了,比朱标这年轻人的战斗力还旺盛。


    “呵呵。”朱标嘴角划过一抹淡然的笑意。


    身上穿的战甲,丢给这些黑矮人,让他们用手中的青铜长矛来戳,估计都戳不动。


    这仗有什么好打的?


    这盔甲严谨到了什么程度呢?


    就连眼睛上都带着高强度的玻璃眼罩。


    可以纯粹当锻炼身体了!


    几乎跟十几年前,他和老朱在澎湖战场上并肩作战的时候,完全是两样。


    朱标跟老朱并肩作战也不是第一次了。


    作为老朱在刚刚打下滁州城,危机四伏的时候诞下的一子,从小到大过的不是太子日子。


    而是纯粹的颠沛流离生活,跟老朱一起被撵的四处跑。


    说上阵打仗,原主记忆中就起码有七八次,无论是用刀还是用枪,朱标都是好手。


    更别说现在还有了猛将体质和百倍精力。


    朱标要是想的话,一个人就能冲进来把这里面的人全杀光,还半点不累。


    只不过他不太喜欢这种拿人命当游戏的方式,想赶紧解决这些人完事。


    “刷!”朱标横起一刀,面前两个武士直接脖子中喷出一道血线,倒地不起。


    而老朱已经在锦衣卫的护卫下杀进了这座寺庙深处。朱标看了看自己身旁的锦衣卫,让他们赶紧跟上去。


    真正的寺庙武士主力已经被杀干净了,这里只是小股残余罢了。


    更别说以老朱二人的护甲程度,更显出二人的惜命。


    这是真把人命当游戏,而不是上阵打仗的意思。


    老朱倒是玩的很疯,洞窟内四处都传来他狂喜的大吼声。


    不知多少年没上过战场的老朱还真怀念这种血腥厮杀的感觉。


    当然也是朱标将生产力推到了这一步,才能让他有机会再体验。


    否则堂堂洪武大帝哪会有亲自下战场的机会?


    不说周边的人能不能护得住,就是说御驾亲征这事,文武百官都不会答应。


    作为皇帝也有皇帝的烦恼,所以李世民等千古一帝到了晚年时,经常会精神失常睡不着,大半夜在梦中杀人。


    这不是跟普通人一样因为心理创伤,而是因为太久没杀人了!


    能在战场上取得天下的雄主,哪一个不是天生好斗的人?


    战场应激创伤这种事,大概率只会在普通人身上出现,在老朱和李世民这种人身上,只会有太久没杀人手痒了的痛苦。


    正所谓强者从不抱怨环境,因为环境就是他们搞乱的!


    朱标走了几步,发现一些十分精巧的塑像和小玩意。


    应该都是宝石制作的,闪闪发光。


    他直接抬手将其拽了起来,丢给身后几个锦衣卫。


    “见者有份,见者有份!”


    这事别的不说,就说来寻宝也是一种乐趣。


    从侧面忽然窜出一个黑矮人,举着长矛向朱标刺来。


    一旁的锦衣卫正打算动手,就被朱标挥手拦住,然后瞅准时机拽过他的长枪,猛的往下狠狠一刺,直接给这家伙来了个开瓢。


    “打扰本太子的兴趣,该杀。”


    这些印度教徒做的恶事有多少就不用提了,朱标杀他们没有半点心理负担。


    这些世世代代踩在普通低种姓印度人头上作威作福的家伙,怎么死都不为过。


    清理了几个洞窟,朱标身后锦衣卫身上已经是装的满到不能再满,偌大的战术背包沉甸甸的,难以想象这里有多少财宝。


    光靠朱标自己拿肯定是拿不完的。


    不光朱标自己,印度这块地,后面英国人来了之后,抢了足足三百年都没能抢光,可想而知他们有多么富庶。


    清理完了这个寺庙,最终父子二人在洞窟的一处相会了。


    这里有一座巨大的印度教塑像,十分庄严威武,那双红蓝宝石构成的眸子,盯着在寺庙内疯狂屠戮的父子二人。


    父子二人杀累了就坐在神像下,盘算着各自今天的收获,然后将身上的盔甲解下来。


    见天色已晚,是时候回到船上去用膳了。


    走出这座印度教寺庙,朱标看见沿途的黑矮人们,都用惊异的目光望着他们。


    路边四处都是椰子树和香蕉树,芭蕉树等等热带植物,偶尔穿插几座当地岛民的小棚子。


    至于辉煌巍峨的建筑,只有寺庙。


    90%以上的财富集中在寺庙里,当地统治的土邦贵族们家里也修得十分富丽堂皇。


    除此之外全都是奴隶,连平民都算不上。


    朱标看了看这些人,虽然有文字有语言,但他们的文明程度估计连印第安人都比不上。


    主要这种骨子里的奴性太难洗刷掉了。


    所以别指望他们跟倭国人一样能做一些较高等级的体力活,全部拿来做最下等的体力活吧。


    奴役一下殖民地民众,每天四处闲逛旅游一下,这就是朱标现在的生活。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他耳边也传来了提示音。


    “戏谑人命,你扮演了暴君....”


    “毁弃宗庙,你扮演了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