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分析总结术!

作品:《我朱标不当仁君,大明成日不落了?

    为了对付朱标,杨博可以说做了万全准备,不仅用苗疆的古代毒法搞出了丐版的万人迷,有火枪,而且还往这里灌输了大量的人口。


    现在聚集在贵州山区的人口已经多达几十上百万。


    这些人有的是被钱财引诱而来,有的是被美女引诱而来,有的是被高官厚禄引诱而来。


    很多人都觉得杨家能守住。


    事实上十万大山只要守住几个关口不被攻破,外面的人是无论如何都进不来的。


    曾经有位军事天才就在这里打出了四次神操作。


    沿路上杨博也采购了大量的水泥修筑工事,几乎可以说五步就是一个碉堡。


    反正水泥这玩意儿造价便宜,配方也很简单,流传出去难度不大,只要在施工场地派人偷偷看一次水泥的配方,还有配置过程就能搞出来了。


    这一仗能打成这样,不仅朱标没想到,戚继光也没想到。


    刚进十万大山的时候,戚继光还以为自己看错了——那些穿着苗寨服装却手持火枪的是什么东西?


    难道是工部有人叛国了?


    他立刻将此事用电报发回了南京。


    朱标迅速对此作出回应,上下彻查,并没有发现任何军械泄漏的情况,而之前那些丢失也已经全部找到了。


    说明这东西只有可能是杨博自己搞出来的。


    朱标心中也已经疑惑:难道真的有人能在这个时代不凭借任何技术就搞出雷汞?


    雷汞的东西可以说是现代军事工业里面最重要的一环了。


    可很快戚继光就发来了电报,缴获了几只杨家用的火枪。


    这些火枪还是以燧发的方式打火,虽然装填速度很快,也用上了纸壳子弹,但是并没有雷汞这东西,火力还是有限。


    朱标听见这话才长长松了口气,心中更加惴惴不安起来。


    这播州杨家看来确实是有点东西啊。


    可他现在也拿不出什么威力更大的武器了。


    毕竟山地战只能靠各自的训练和武器装备,然后威力最大的就是毒气了。


    毒气中一直用到现代的沙林毒气,也就是万人敌,朱标已经装备过去了,希望不会出什么岔子吧。


    “将军,前锋打胜了,占了那个山口,可是咱们的人伤亡的也不少,竟然有两百个兄弟阵亡在了上面。”


    从前线退回来的小骑兵满脸是血地对着戚继光汇报。


    戚继光脸色阴沉到了家,厉声询问:“怎么可能会发生这种情况?这不过是一些土人罢了,难道要比边军还难打不成?”


    “将军,实不相瞒,真的比边军还要难打。”这位小军官哭丧着脸,“您是不知道啊,他们这火枪虽然发射的慢,威力也不足,可在山里面他们远远比咱们知道地形,不知道从哪里就能冒出来一枪,然后就会扔出来一些什么乱七八糟的烟雾啊,石灰啊,这些人紧接着挥动苗刀上来砍,咱们好几支队伍就是这样遭了殃的。”


    之前这种战法根本没面对过。


    听见这等军情,戚继光脸色才稍微好看些。


    原来是被独特的战法给克制了,而不是戚家军的作战出了问题。


    这让他心中一松,只要有问题就有解决办法,怕的是找不出问题了。


    他摸着下巴沉思半晌:“这么说来,这杨家是全面效仿我军,才能打出这效果的。你们检查过他们所丢下来的万人敌没有?是不是跟我军的一样?”


    “绝对没有,将军大人。”立刻说道,“他们不仅没有防毒面具,只能用一层层白布捂着嘴,而且他们所谓的万人敌也只是一些磨成粉的毒物而已。虽然如果不小心吸进鼻腔里面,确实会毒发身亡,可咱们戴上防毒面具根本不存在这种情况。”


    戚继光明白了。


    他也知道山里面都是毒虫毒物,苗家人也最擅长使用毒,有一些稀奇古怪的配方,这并不奇怪。


    但还远远达不到万人敌的程度。


    万人敌的标志是什么?


    首先必须是传播速度足够快,杀伤力足够高。


    然后是自己这一方能有办法避免。


    这三点杨家都没有。


    说到底他们只是比边军和其他地方的叛军多了一点眼界,真的开始研究戚家军的装备,老老实实想办法对抗戚家军而已。


    真说有什么逆天的技术倒也不存在。


    他们最大的优势还是地形。


    贵州这十万大山的地形实在太难打了。


    历朝历代都愿意招安杨家,而不是去打杨家,就是这个原因。


    这块地方不仅没有水还难打,打下来之后又产出不了个啥,派人进去收税进去一趟,说不定就死在路上了,谁愿意去?


    想当年王阳明就是差点死在贵州龙场。


    这块地方真正归属华夏,真正被改土归流也就是在明朝了,老朱的政策还是相当成功的。


    如果持续个两三百年下去,杨家也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可现在不行。


    现在的杨家,几乎已经是全胜状态,不仅学习了朱标的新鲜技术,还将地形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这样一来戚家军的伤亡后面可能还会增加。


    毕竟是有心算无心,戚继光此时也开始检讨自己率军进来的时候确实是急了点,应该再摸清楚一段时间,或者索性不给敌军这么长的时间准备。


    但现在想这些也是没有用。


    戚继光立刻说道:“总结这段时间来的战力,仔细分析下次应该如何改进。”


    训练的这只戚家军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


    就是战术灵活,由他直接控制到下面每一个小队,每一个小队长都可以直接向他汇报。


    这在明朝军队里面已经是很少的情况了。


    毕竟明朝将领都是用家丁控制下面的将领,打仗主要靠家丁,下面的小兵几乎没有任何话语权,导致战法极其僵硬。


    也就是孙传廷还稍微发挥的好一些。


    “将军,前线进攻的小队也逐渐退回来了。”


    戚继光很快退下阵来,将营盘扎在了山口。


    经验教训就这样一边总结一边往前打,这也是朱标传下来的方法,遇到难以攻克的难关是不要一味上前莽,要学会分析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