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无尘实验室!

作品:《我朱标不当仁君,大明成日不落了?

    听到这话,朱标喜上眉梢,大踏步走进院落之内。


    与此同时,脱掉了自己身上明黄色的太子龙袍,露出里面干净的亵衣。


    将这亵衣轻轻那么一卷,就变成了干活用的短打装饰。


    再帮着几个学徒搬搬东西,很快就变得灰头土脸。


    “这...”


    一旁的毛印瞪大眼,惊异地看着这一幕。


    “殿下,您这是干什么呀?为何要打扮成这般模样?”


    “孤就想看看此人究竟有几分能耐。”


    朱标勾起嘴角,迈步走入这院落。


    毛印倒是不用伪装,他在这工部大院里干活,基本上不穿官袍,都是一身粗布衣裳。


    穿官袍,怕是两三天就得烂成一团。


    两人走进大院的厢房之内,厢房大小约摸有个两三百平。


    这些房子的结构,都是砖石结构。


    朱标早就点了砖石和水泥的科技点,应天城外的砖窑,每天都能供给大量红砖出来。


    不仅给老百姓修房子,还给紫禁城扩建了许多建筑。


    老朱甚至都提出要用水泥和红砖,在全国各地修建行宫,他丧心病狂到了要每座县城都要有行宫,方便这老淫贼出去四处临幸良家女子。


    这个提议,当然被朱标直接否决了。


    如此好大喜功,显然是不行的。


    老朱碰了一鼻子灰之后,只好讪讪作罢。


    不过还是一直念念不忘,又说想用青砖,在应天城给自己修一座雕像。


    要求起码有三丈,也就是十米高,传于后人。


    这种事在之前的技术,是做不到的,水泥出现后才有了可能。


    结果再次被朱标无情的否决。


    人都还活着呢?


    立什么像!?


    再说才十米高的雕像,就满足了吗?


    爹您也太没出息了!


    真要修奇观,那就等自己把钢筋混凝土和预制板,这些科技点出来之后,建一座百米高的真正奇观。


    搞出半永久的固化雕塑出来,外层在镀上钢铁,那才叫牛逼。


    听见朱标的畅想之后,老朱才按捺住了心中激动。


    要知道,新型建筑材料出现后,历朝历代的君王想的第一件事,都是为自己修奇观,而不是为百姓谋福利。


    只有朱标将水泥和红砖,推广到了千家万户。


    工部的青砖房子里,干净的没有一丝灰尘。


    朱标看了看,此人倒是聪明。


    在房间里挂满了喷水装置,和提取的酒精,用来给空气杀菌。


    还有四处安放了巨大的鼓风机,吹出细小尘埃。


    有管道用来送风,地面的砖石打磨的跟镜面一样。


    不仅能起到防静电的作用,还能尽可能减小微尘的影响。


    好家伙!


    看见这一幕,朱标心中暗然震惊。


    这是凭借有限的技术力量,硬生生打造出了一片无尘车间啊!


    看来此人已经意识到了,静电和尘埃对线路的影响。


    但朱标自己也不知道,静电和空气中的尘埃,对电信号传导会有多大影响。


    有线电报的线路,是要铺满全国各地的。


    如果都要求无尘...那显然这项技术走不出实验室。


    他继续看着,车间里放置着全木质的实验素材。


    除了铜丝之外,没有任何铁器。


    跟古琴一样,一条条铜丝在木架子摆放整齐,跟预想中乱糟糟的情况完全不同。


    而且面前这人,竟然是个容貌十分儒雅的中年文士。


    眼眸里,虽然也有好几天不休不眠充斥上来的血丝,可长得并不吓人。


    只是声音有些沙哑,嘴上还戴着一个棉口罩。


    身上穿的衣服十分奇异,是一套好像用棕叶和竹叶,编织而成的麻布衣。


    最大程度起到防静电的作用,房间内的学徒也都是这套打扮。


    只听见这中年文士,时而语气高亢,时而平静的对手下学徒指挥道。


    “将标记三十三号的实验,挪到这边来进行,甲子二十一号替换。”


    其他的学徒们,很快就用新到的铜丝开始准备。


    这些日子以来,冶炼厂的铜丝制作技术也是突飞猛进。


    在几十个有线电报工作组的催促下,冶炼局的大匠算是彻底疯狂了。


    不顾一切,提高铜丝的纯度。


    朱标看着,那最新搬进来的一卷卷铜丝,表面浮上一层微微的紫色。


    紫铜!


    这是制铜的纯净度,达到百分之九十九以上,才会出现的现象。


    在这个时代的技术条件下,能将铜提纯到百分之九十九...


    不知道冶炼局的人是怎么办到的。


    紫铜丝显然不可能大量生产,不然铺设全国的电报成本,就能让朱标直接哭死。


    大明本来就缺铜,后世直到建国后几十年,铜丝的价格还一直居高不下。


    更别说现在了。


    可在中年文书的实验,下令人惊异的情况出现了。


    摆满了实验室的“古琴”,竟然有三四处,都按照输出的电信号亮起了小灯。


    这说明,有线电报的实验已经成功了!


    朱标忍不住长长吐出一口气,面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神色来。


    成功了吗?


    这项技术系统没给,是自己硬生生将这科技点,给点出来了。


    可下一刻,只听咔嚓一声,有许多古琴都开始崩裂。


    关键是小灯不亮了。


    “又是这样,又是这样。”


    那中年文士如疯魔般,大步冲到几个古琴面前,怒吼着说道。


    “输出的电信号,总在关键时刻出问题。”


    “这样根本无法做到,殿下所说的随时传讯。”


    他眼中透出深深的失望,说完之后,对着一旁的朱标和毛印一挥手。


    “你们两个,再去取一些铜丝过来。”


    朱标和毛印相视一笑,缓缓走到一旁。


    只是这次,朱标取来铜丝之后,还特意拉长了一截,动作熟练地接到一根小灯泡上。


    通过这根铜丝,以及中年文士制造出的一个小工具,在发电键上按了几下。


    哒哒哒哒哒...


    铜丝对面的小灯亮出了一下,短的一下,长的还有一下。


    长和短之间,间隔了约摸两三秒钟的。


    “这,这...”


    中年文士肃然而敬,猛然扭头看了过来。


    看见朱标面容,他还没反应过来。


    等看见一旁的毛印时,他才瞬间醒悟。


    “参见尚书大人。”


    然后又硬着头皮,对一旁的朱标,五体投地道。


    “参见太子殿下。”


    “不必如此。”


    朱标仔细观瞧着他,为发电键上的一系列改进,以及在接收端的许多小装置,忍不住赞叹道。


    “你很有电气学的天赋啊,尤其是实验方面。”


    如今大明的这些科学家们,一个个在理论知识方面都是垃圾水平。


    可在实验DIY方面,都是顶尖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