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暗流变成明乱!

作品:《我朱标不当仁君,大明成日不落了?

    “陛下,这是在准备肉搏了吗?”


    耿彪看见这一幕,忍不住心头骇然。


    难道已经到了这一步了?


    虽然这些日子看起来表面平静,但实则暗中山西、陕西、九边九镇各个地方的调兵极其频繁,暗中,锦衣卫也不知执行了多少次刺杀与反刺杀任务。


    太子那看似平静的江南,实则背后隐藏的是整个大明朝的暗流涌动。


    这些问题早就存在,也不是朱标带来的,只是朱标近些天的动作直接戳破了这些早已隐藏起来的矛盾。


    谁是谁的部将,谁是谁的亲卫,谁又跟谁有关系?


    大明建立这么多年以来,其中盘根错节、千丝万缕的事情都需要老朱来理清楚。


    这些日子,李善长进攻的次数越来越多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陛下已经重新启用了这位韩国公,但却不知道陛下在谋划些什么。


    朱标的作为他们都是看得见的摆在明面上,可朱元璋的作为连朱标都不知道。


    同样朱标有些作为,朱元璋也不知道,父子二人之间的秘密越来越多了。


    可包括马皇后在内,包括耿彪在内,没有人觉得父子二人会因此而生疏。


    “嗯。”


    老朱也发现耿彪正在瞅一旁的砍刀,这是他当年在毫州战争上最爱使的兵刃,这些日子倒总是喜欢拿起来看看。


    大明未建立之前,老朱总是能知道自己的敌人在哪,刀该砍向何方。


    天下建立之后,却发现不知该砍何人了,所有人都是一张笑脸,满面忠心。


    耿彪察觉自己失态,立刻跪地不再言语。


    朱元璋站起身道。


    “标儿那边的事不要去管他,他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其余的九边九镇将各地属将一家老小全部接到附近官城中,他们九族也全部迁居吧。”


    “是,陛下。”


    耿彪没有丝毫迟疑,一股山雨欲来的恐怖氛围朝着心中袭来。


    他很清楚知道这么大的动作,说明情况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作为锦衣卫的指挥使他心里非常清楚,如今的情况有多么危急


    蓝玉虽然没动,但他手下那些部将已经在各处跳了起来,动作十分隐蔽难以发现。


    但锦衣卫已经查超出了好几批私自运往各地的盔甲和武器,以及民间大规模暗中调动的粮草,这些粮草都是在江南地主手中流动的。


    这是什么?


    这明显就是要造反的先兆!


    一场真正的造反永远不会是突然决定的,可能要经过几年甚至好几年的长足准备,双方暗中要博弈许久,到了真正造反那一刻,往往是一方已经没有任何还手之力的情况下。


    有些傻子偏偏还不知道...


    譬如朱棣造反时,各地暗中都是效忠燕王府的人,朱允炆那蠢货还觉得四叔已经老老实实在猪圈住着呢。


    在这个阶段,正是需要锦衣卫发挥实力的时候,耿彪一刻也不敢停,立刻便准备下去办事。


    “慢着。”


    朱元璋却叫住了他。


    “江南的事情处理完毕了,便叫标儿回来吧。”


    “眼下已入深秋,直隶省的番薯要成熟了,他这个太子亲自下达的换粮令,也该来看看他的成果,还有距离冬至不远了...”


    老朱说着说着仿佛陷入什么思考之中,眉头紧皱。


    耿彪躬了躬身,什么话都没说便了悄然退出大殿。


    今晨的气氛显得更加诡异了,自从太子大病一场然后离奇好了之后。


    这天下好不容易从胡惟庸大案中缓过来的和谐氛围就刹那间被破坏了,许多血淋淋的残忍现实被揭露到了表面上。


    例如藩王害民,例如蓝玉的尾大不掉,例如江南文官们的残忍压榨...


    这些事情原本要一代代留下去,直到万历年间积重难返,张居正小小的拯救了一把,再到百年后的崇祯皇帝无力回天。


    然而如今,矛盾在洪武十五年秋天就集中爆发起来了,将老朱都搞得风声鹤唳。


    谁也不明白这位太子究竟要干什么?


    御书房宁静的窗台前,张居正将笔放在笔架上,头疼欲裂的揉了揉酸胀的鼻梁。


    虽然有几分疲倦,眸中的杀气却没减少半点。


    他天生就是个政治动物,跟天斗跟地斗不好说,但跟人斗一定其乐无穷。


    这些日子朝堂上的事已被摆平了十之八九。


    “唉。”


    张居正长叹一声。


    “幸而张某生在太子殿下降生之年啊,这些原本所有人都打算留给后世之君的麻烦竟然被太子爷集中起来解决了。”


    虽然张居正也知晓,这么大的变革一旦办不好,朱标就会落到一个杨广二世而亡的下场。


    但他张白圭,前世敢冒着死后抄家灭族的凶险变法,这辈子就不怕一身刮!


    伸了个懒腰,张居正走到了各部大院之内。


    六部官员正在办公会堂中,一见他进来立刻个个低下了头,大气都不敢喘一个,能镇压整个朝堂的政治狠人,非张居正莫属。


    张居正走来看了看这衙署之中四面屏风,正好挡住了其中六部官员密议,有些小动作都看不见。


    便冷哼了一声。


    “这些影壁和屏风都是谁设置的?”


    办公的六部官员们没人敢说话,半晌之后,一个面容俊秀此时仍然满脸冷汗的青年官员站了出来。


    正是詹微,詹微躬身道:“张阁老,这是胡惟庸还在时设置的。”


    “哦。”张居正回眸,气势如山,缓缓看了他一眼。


    这一眸,便让詹微如堕冰窟。


    他这么聪明的人,岂会不懂这背后的关节?


    一旦张居正借此事发难.又有不少人要遭殃。


    可他没想到,张居正只是摇了摇头。


    “这里是为天下百姓议事的庙堂,不是营营狗狗所在,全都拆了吧!”


    “是!”


    工部官员立刻出声说道,大步迈出门槛,去联络营造司的匠人了。


    张居正又看了会众人办公。


    身为阁臣,这也是他的职责之一,替皇帝监督百官。


    几乎就是宰相的职责!


    这份权力原本老朱已经收回来了,但朱标监国之后,又给下放到了张居正手上。


    后世那个能让皇帝六十年不上朝,天下还正常运转的内阁制,已经初见雏形!


    紧接着,张居正说道:“将设置影壁和屏风的官员都抓起来吧,送往刑部受审,一定要拷问出来,他们跟胡惟庸一党究竟有何关系!”


    “是,张阁老!”在场所有人心中都憋了一口气,但没有人敢说话。


    说杀人就杀人,说审人就审人!


    这张居正比朱家父子狠了不知多少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