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大明强大!皇上万岁!

作品:《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

    "皇上万岁!"


    "明军威猛!"


    "大明强大!"


    "皇上万岁!"


    观礼台上,众多官员目睹此景,心中莫名涌起一股自豪。


    他们明白,这一回,大明定将大败敌人!


    今日,既是演练之时,亦是大明军队踏上征途之日!


    因铁路刚铺设至开封府,这批战士需乘火车先抵开封府,再徒步前往顺天府集结。


    集结完成后,便由顺天府一路向西进发!先破鞑靼,再克瓦剌!


    十列火车此刻正停在应天府中央火车站内。


    战士们也是首次踏入火车站。


    连朱棣本人,迈进火车站的那一刻,亦感到十分震撼!


    汉王与赵王,还有朱瞻基几人,如同初入城的乡巴佬,四处打量。


    汉王开口:"这火车站,得花多少银子才建得成?"


    "没错!"


    赵王挠了挠后脑勺。


    指向前方,那长长的、望不到头的火车,说:"二哥,你瞧这火车!这么长!还不用马拉!能跑得动吗?"


    汉王转头望了眼远处的朱寿,冷笑:"呵呵,跑不跑得动,就看这位朱大人的了。"


    "若有差池,哼!这朱大人,休想逃脱!"


    赵王闻言,点头赞同。


    这时,一旁的朱瞻基道:"二位叔父可能不知,听说这蒸汽火车,日行千里不在话下。"


    "速度快,而且每趟能载数千人!"


    这些火车都加长了,一列最多可容五千人。


    "十列火车,便是五万人。"


    "每次五万,两天一趟。"


    "这样算来,不出十日,二十万大军即可运抵开封府。"


    "这铁路还将延伸至顺天府,直至鞑靼、瓦剌!"


    汉王一听,转头白了朱瞻基一眼,道:"哼!本王岂会不知?"


    其实,他真不清楚。


    只是看不惯这小子故作聪明的模样。


    身为皇帝,朱棣自然有自己的专列。


    专列里载着的是朱棣的亲卫。


    还有锦衣卫等。


    无数官兵满怀好奇,登上火车,各自找了座位坐下。


    不久,火车前端传来汽笛声。


    呜——


    呜——


    吓得汉王和赵王浑身一颤!


    不仅是汉王赵王,连朱棣都微微一震。


    不久后……


    随着蒸汽与金属摩擦的声响。


    火车,缓缓启动了……


    站台上的百姓见状,纷纷发出惊叹!


    "老天爷啊!动了动了!真的动了!"


    "太神奇了!没马拉也能走?"


    不久,随着火车速度加快,渐渐消失在站台尽头。


    百姓们聚到站台边缘,望向火车离去的方向。


    只见火车已加速。


    连马都难以追赶!


    人群中议论纷纷。


    有人说:"这火车,真是飞快!还不用吃草!"


    "哼!谁说火车不吃东西?"


    "对对!听说这火车不仅要吃,还得喝水呢!"


    "啥?火车也要喝水?"


    "这火车啊,吃的是煤,喝的是水,和马差不多。"


    "只不过这火车不知疲倦,能一直跑,力大无比!"


    毕竟是蒸汽火车,需要蒸汽。


    所以要加水。


    不过,沿途每个城镇、火车站都设有水塔。


    供水问题暂时无忧。


    十列火车,一辆接一辆驶向前线。


    车厢内,战士们纷纷起身,趴在窗边,欣赏着飞驰而过的风景!


    战士们同样充满好奇。


    个个面露愉悦。


    仿佛不是去作战,而是去郊游。


    然而,这时!


    突然有战士注意到了玻璃!


    大声叫道:"这!这这!这窗户!是琉璃!"


    "我的天哪!真的是琉璃!"


    "老天在上!世上怎会有磨得如此精致的琉璃?"


    "琉璃做窗户!这也太奢侈了吧?"


    "不愧是我们大明啊!蒙古人这下肯定吓得屁滚尿流!"


    ……


    另一边。


    朱寿得亲自监督铁路建设了。


    毕竟他曾答应朱棣,要将铁路一直修到瓦剌最西边!


    铁路所达之处,皆为大明疆土!


    况且,不久前,郑和已带领两万昆仑奴登朱。


    这两万昆仑奴,已在官兵带领下前往顺天府。


    朱寿的计划如下:


    虽然目前铁路仅修至开封府。


    但要快速推进,使铁路建设跟上朱棣开疆拓土的步伐。


    就得双管齐下。


    国内百姓负责国内路段。


    那两万昆仑奴则从顺天府向东修起,紧跟朱棣步伐。


    每到一站,建一座小车站。


    如此一来,后勤物资就能通过铁路不断输向前线。


    朱棣的大军再也不必担忧粮草短缺。


    至于应天府改造工程,朱寿已有规划,按部就班即可。


    朱寿将此重任暂交尹雪和景雨墨负责。


    至于李诗诗,她得随自己。


    胡三二人也得跟着。


    朱寿清楚,有人要取他性命!


    刚到应天府,自然无人敢轻举妄动。


    但一旦离开应天府,恐怕……


    就难保不遭人暗算了。


    这日,朱寿收拾好行装,带着李诗诗和胡三等人,踏上了北上顺天府的路。


    三人先乘火车安全到达开封府,于开封府休整一夜,再徒步前往顺天府。


    此时……


    火车上,朱寿边吃水果边赏景。


    这种感受,难以言表。


    一种强烈的时间与空间错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