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灾情,朱女赠衣

作品:《云掩初弦月

    “留一万将士就地救济,另一万朱将军你带走,但我希望把大部分物资留下。”


    卫离尘已经想好对策:“我们带回来的物资也是归朝廷所有,事急从权,先用于救济这里的灾民,此事我会上折子跟陛下说明,朝廷若是降罪,所有责任由我承担。”


    没想到卫离尘会这般安排的朱虎,顿时说道:“既然要就地救济,我们大家就都留下。”


    人多才力量大。


    “不可。”卫离尘断然反对。


    他说出原因:“根据卫州知府说的,汴州、许州、汝州都灾情严重,我们不能只在一处救助,最好分开。”


    “朱将军可带人先去许州,你在前头尽快跟朝廷人员对接上, 我这边负责滑州和汴州,争取能帮到更多的灾民。”


    朱虎一听,当即同意:“那我带一半人接着通路,物资三七分,责任大家承担。”


    他只要跟朝廷派来赈灾的人对接上,就好办了。


    “好!”卫离尘也不多说,立马让队伍就地扎营,先把这批灾民安顿好。


    然后在分物资的空隙,他抓紧时间写信跟天子说明情况。


    把沿途所见和雪灾有可能造成的损失都一一说明。


    以及他能想到的最快救济方式,就是利用手头上的物资尽可能快的给以灾民帮助。


    他不是把带回来的牛羊就这么给百姓们吃了,也不是把得回来的皮毛就这么给灾民们用了。


    就地救济是搭帐起锅,先供给灾民热粥,以及生火给他们取暖。


    老弱小的就先给他们皮毛披着御寒,然后派人到城里用牛羊和毛皮置换粮食和冬衣。


    再在城外搭建起救济帐篷和置换物资的帐篷。


    受灾民众可以在救济粥棚领取粥食,不至于饿死在年关。


    有钱人以及富裕的百姓可以用粮食和家中闲置衣物来换取牛羊肉和上好的皮毛。


    有偿置换,比鼓动捐赠效率高出无数倍。


    大雍军从北境带回来的牛羊以及皮毛,都是好东西,自然受富人喜爱。


    由军队主持的在滑州和汴州展开的救济,因此得以顺利进行。


    因为道路不畅,朝廷收到卫离尘的信件已经是腊月二十六。


    朝臣们都没想到翘首以盼的队伍竟然拖延至今没回来,还滞留在受灾地区对灾民进行及时救助。


    慕玄度看着卫离尘写的折子,心头大受震动。


    这是一份最为真实的灾情说明。


    暴雪造成的灾害,比他们预想中的都要严重,受灾百姓也比想象中多。


    官道通后有可能会再次被封堵,卫离尘建议朝廷及早应对。


    “再加人手去通路,受灾州府一定要做好救济工作,谁要是敷衍了事,革职查办。”


    天子急得坐不住,叉腰发令。


    面对今冬突然而至的这场大雪灾,六部尚书个个都有些焦头烂额。


    兵部要配合衙门建立灾民救助点,连京卫营都出了一半人。


    吏部和户部忙着调派人手和物资,分发往各地进行救济。


    汇集到京郊的灾民,滋生不少治安事故,刑部也忙得很。


    工部要干的事更多,到处都是被暴雪损毁的房屋,连皇宫也有几处没人的殿阁被大雪压坏了屋顶。


    何况其他地方。


    连水部和屯田部都被抽调去协助营缮部,冒雪修缮衙门各处破烂之处。


    因为灾情突至,今年宫宴取消,礼部看似比别的部门轻松。


    但其实准备天子明年大婚之事就足够他们忙活,还要准备年节不可免的祭祀等事,林尚书知道今年又是一个没法放年假的年。


    灾情严重,天子不爽,朝臣们也无心想过年的事。


    天天冒雪上朝,已经有几个大臣在上朝路上被摔伤,弄得天子这几日都黑着脸。


    慕玄度确实上火。


    天天有人清扫京都大街,臣子上朝还能摔断腿,不管是轿夫还是臣子自己,都是没长眼睛的蠢货。


    这让他这个在大雪天经常巡逻边境的皇帝,难以同情。


    现在知道卫离尘朱虎他们带着将士,冒着大风雪滞留在外救助灾民,对朝中一些养尊处优又没点实质性行动的大臣更看不顺眼了。


    也就语气重了些。


    朝臣们被天子一声革职查办吓得有些战战兢兢。


    天子是个言出必行之人。


    谁要是在这个时候给天子知道做事不够积极,基本难逃滚蛋的命运。


    大家都悬了悬心,纷纷出言划策提供各种救济方案。


    天子看到没人置身事外,这才缓和了神色。


    “看样子卫家父子两个今年都回不了家过年了。”议会后,天子在朝堂上有感而发。


    “不愧是忠孝之家,咱们大雍有此忠君爱民之将,是大雍之大幸!”


    朝臣们连连点头附和。


    去汝州接老母亲的镇北侯,因为老母亲年纪大了不忍其冒险颠簸回京,镇北侯干脆留在汝州陪老母亲,顺便协助官府救助当地受灾群众。


    父子俩信息不通,却不约而同的选择就地救助百姓。


    这样的自发性觉悟,朝堂无人不赞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倒是让平安回到京都的永宁侯父子有些脸热。


    他们路上也遇到雪灾,但他们并没有关注沿途有无灾民需要救助。


    他们只是通了路,就急急的赶回京。


    相比卫家的积极表现,秦家显得逊色许多。


    虽然没人说永宁侯父子什么话,但心里免不了会拿他们两家来比较一番。


    到底还是卫家人忠君爱民些,也难怪人家圣眷越浓。


    今年雪灾严重,朝廷的救助司在灾情出现初始就在城门外搭建起救济帐篷。


    并募捐各种旧衣,让那些受灾民众得以加衣御寒。


    大灾面前表仁心。


    随着瑞亲王府和其他宗室人员联合起来搭棚施粥,京都也有诸多富贵人家跟着行动。


    有力出力,有粮出粮,有衣赠衣。


    全力配合朝廷对不断涌入京都的灾民提供帮助。


    从暴雪开始到现在,不到半个月时间,京都城外的粥棚就延绵了数里路。


    这些粥棚每日都有许多灾民排队领取热粥填腹,官府出动不少人手来维持秩序。


    忠义伯府做为新贵,对这种慈善流程不甚熟悉,唯有跟镇北侯府联合,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两家合撑一个粥棚,轮流主持施粥善举。


    虽说功课繁重,但朱槿每日都抽时间到粥棚来帮忙。


    听说她爹离京只有四五百里,都没法抽身回家见弟弟一面,可见京都附近的州府灾情有多严重。


    全城众志成城的向受灾百姓捐赠粮食和御寒衣物。


    朱槿除了整理自家的旧衣,也鼓动府里的奴仆,有不穿的旧衣物尽管捐出来。


    并把这些旧衣物带到城外救助司处,交给他们分发给有需要的灾民。


    在大帐篷里负责记录各种捐赠的苏清婉,看到朱槿到来,神色有些复杂。


    喜欢云掩初弦月请大家收藏:()云掩初弦月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