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离扬

作品:《朱慈烺:我不做亡国太子!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蔡士英现在就深陷局中,他根本就不明白建奴所允诺给他的东西,是建立在他对建奴来说有价值,有帮助的前提下的。


    而他之所以能给建奴提供帮助,那是因为他是大明的河道总督,如果他不在这个位置上,对于建奴来说,他就什么都不是。


    而建奴许诺给他的东西自然也不可能兑现。


    这就是残酷的事实,就像后世很多官员一样,在位的时候,和各大老总称兄道弟,关系那是比亲兄弟还好,下属毕恭毕敬,比自己亲儿子都孝顺。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官员以为自己人格魅力大,身边的人都被他的才华、魅力或者能力所折服,


    在一声声奉承声中,迷失了自我。


    却不知道等到他出事的时候,第一个出卖他的就是他所谓的兄弟。


    或者等到他退休的时候,那些所谓的兄弟也都消失不见。


    蔡士英现在根本不明白这个道理,还以为大明混不下去的时候,还可以去建奴混。


    想的太多,想的太美。


    陈淀作为局外人,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可是他会点明提醒蔡士英嘛?


    根本不可能,蔡士英只是他和他背后主子的一条狗罢了。


    “总督大人说的是!”


    陈淀依旧给蔡士英灌迷魂药。


    扬州府。


    朱慈烺到扬州的第十日,无论是扬州河道总署衙门还是扬州府衙的官员整治,基本上都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扬州府面貌为之一新,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呈现出了万物竞发的景象。


    对于扬州府来说,这是一个新的开始,相信这座两千多年的古城在朱慈烺这一番努力的下,定然会走向更好的明天。


    但是,对于朱慈烺来说,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句号,他如同这扬州城一样,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抵达扬州城的第十一天,朱慈烺押解着蔡宏亮、蔡志凡等人,在杨天率领的亲兵和单阳率领的亲卫营士兵的拥簇下离开了扬州,前往淮安府。


    而在离开扬州城的前一夜,朱慈烺再次召见了任育民。


    朱慈烺和任育民进行了深入探讨。


    朱慈烺对任育民寄予厚望,希望任育民能够利用好这个契机,在扬州大力推行新政和赋税三策。


    同时,朱慈烺的隐晦的表达了,将来对任育民另有重要的安排。


    亲眼见证了朱慈烺在扬州的所作所为后,任育民已经被朱慈烺的杀伐果断所折服。


    他从朱慈烺的身上看到了大明的未来!


    任育民很清楚大明的现状,大明现在已经是病入膏肓的迟暮老人。


    如果没有魄力和手段,无论多好的政策都不可能为大明续命太久。


    只有置之死地于后生,只有杀伐果断才能彻底改变大明如今的局面。


    所以,任育民内心已经下定决心,他将用尽毕生所学来支持朱慈烺和他的所有决定。


    所以,对于朱慈烺临行前的安排,任育民是非常重视的,全部都牢牢记在心里。


    但对于自己以后的前途,他倒是没有那么关心。


    对于任育民的反应,朱慈烺很满意。


    朱慈烺拍了拍任育民的肩膀,对任育民留下了这十四个字


    “文不贪名,武不怕死,干实事,实干事!”


    任育民送朱慈烺等人离开了扬州城,但是朱慈烺说的话却深深的烙印在了他的脑海里。


    任育民望着朱慈烺等人逐渐远去的背景,浑身上下充满了干劲。


    朱慈烺等人前脚刚从扬州城出发,后脚一匹快马也一并从扬州城出发。


    这自然是快马飞奔给蔡士英报信的人。


    朱慈烺一路上走的并不快,从扬州到淮安,二百里的路程,按照正常的行军速度,大概需要三天时间才能够抵达淮安。


    但是,在朱慈烺离开扬州的当天深夜,蔡士英就被管家从小妾的柔软怀中叫醒。


    蔡士英的起床气很大,被叫醒了之后,自然没什么好的态度,冲着老管家进行了一顿输出,老管家自然只能唯唯诺诺的接受!


    等到蔡士英心中的气发完后,蔡士英才没有好气的问道:“什么事情?难道天塌下来了?”


    听到蔡士英的问话,老管家才敢小声说道:“老爷,扬州城来信了!”


    老管家的话犹如一声春雷,在蔡士英的脑中炸响。


    睡意顿时消散无影无踪,打起精神来,连忙问道:“人在何处?”


    “老爷,在外面候着呢!”xfanjia


    老管家连忙回禀,生怕回答慢了又被蔡士英一顿臭骂。


    “带到书房去!”


    老管家连忙领命而去。


    蔡士英坐在床上,冷静了一下后,随后便开始穿衣。


    小妾听到动静后,迷迷糊糊的说道:“老爷,怎么了?”


    蔡士英并没有理睬小妾,穿戴完毕后,快步向书房走去。


    蔡士英到了书房后,扬州的信使连忙行礼。


    “大人,那一位从扬州出发了!”


    信使毕恭毕敬。


    “什么情况?”


    蔡士英皱着眉头。


    在蔡士英判断中,如果朱慈烺离开扬州后冲着淮安来,那么大多数就是冲着自己,冲着大明河道总督衙门来的。


    “回禀大人,那一位冲着淮安来了,随行有一个千户的亲卫营士兵!”


    信使不敢隐瞒,如实回答。


    听到信使的话后,蔡士英呆滞的坐在了自己的太师椅上。


    他无力的挥了挥手,示意信使退下。


    蔡士英虽然嘴上很硬,但是当事情真正来临的时候,蔡士英还是有点手足无措。


    “来人,去把陈淀叫来!”


    这个时候,蔡士英能想到的人只有陈淀了。


    陈淀是蔡士英的幕僚,自然也居住在蔡士英的府上。


    很快,陈淀便精神抖擞的出现在了蔡士英的面前。


    当陈淀从蔡士英口中得知朱慈烺动向的时候,心中也是大惊。


    因为,朱慈烺是带着军队,而且是带着他的嫡系部队亲卫营!


    无论什么事情,一旦有军队参与,那就会立刻变得不简单。


    蔡士英和陈淀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两个人互相从对方脸上看出了严肃之色,他们感觉到了风暴来临的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