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章:官宣

作品:《重生世界工业之巅

    有的势力是用拳头认亲,而有的却是用血统。


    因为这是高丽市场官方的声音,所以大夏联邦官方并没有视若无睹,而是通过内部渠道,与新科集团进行了沟通交流。


    总经理赵朝阳每天都在忙碌会议、出差,在电话里面听到相关消息之后,又让助理找到了相关资料,也是一脸无语。


    “我实在是想不明白,高丽市场是吃多了还是饿昏头了?我们新科集团每年在高丽市场卖出的销售额,还比不上咱们本土的一个省,用这么大一个市场要挟我们?


    那我们是不是先应该满足本土市场?”


    饶是这些年已经养出了涵养,但赵朝阳最后还是对自己的助理说道:“踏马的,劳资也是服了。董事长做的对,这种市场地盘,我们不要也罢,免得整天都要面对这些离谱的事情。”


    总经理助理刘建夏,闻言也是颔首道:“总经理,这是高丽官方表达的意思,这其中可能有美利坚白殿或者华尔街资本的示意。”


    赵朝阳摆了摆手,看着车窗外的匆匆行人,语气感慨道:“不论是哪一方的示意,我们新科集团都不可能离开这片土地,最近这段时间,还有那么多优秀的企业愿意顶着美利坚市场,这个全球最顶尖市场的压力,主动选择与我们合作。


    董事长当初说的那句话,现在一直在我脑海中盘旋。”


    赵朝阳依稀能够在光影交错中看到一个青年的身影,在阳光中呼喊道:“我们要赚更多的钱,给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这场战斗,早已经开始,虽然我也不知道具体会打多久,但是我知道,胜利终将属于我们!”


    虽然那声音还很年轻,但是却像钟鼓一样敲响着赵朝阳的心神。


    因为兹事体大,大夏联邦官方不仅联系了新科集团的总经理赵朝阳,同时还联系了董事长周瑜。


    而周瑜的回应也很简单。


    在保密电话中,青年董事长冷笑道:“我从来不会在意垃圾堆的想法,在我们新科集团的商业规划中,高丽市场已经处于最低级市场,我们新科集团在以后或许会考虑高丽市场的业务在那里设立分部公司,但永远只会是我们大夏联邦的管理层为主体。”


    大夏联邦官方得到了周瑜和赵朝阳的反馈,虽然并没有出乎意料,但是对高丽回应却更加有意思。


    “我们理解高丽市场对高科技产业的渴求,但大夏新科集团是我们大夏联邦的优秀民营企业,我们充分尊重新科集团的发展规划……”


    潜台词非常简单,那就是不要想着让我们对新科集团施加压力,官方甚至不会再做这种事情的传话筒。


    而新科集团给出的反馈也非常直接。


    十一月一号。


    新科集团官方账号在全网平台发布了一个动态。


    “行无疆,智无界。大夏殷历2018年12月29日 15:30,新科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众多新品即将登场,与您不见不散!……”


    而在这个动态发布之后,新科天玑、新科汽车、新科智能家居、新科半导体……等一众新科子公司、项目部门官方账号也都转发了该动态,并且在转发该动态之后,又发布了自家项目的产品预告。


    新科天玑:“天地为一,智界无疆……天玑60,破界而至。”


    新科汽车:“行无疆域之界,智无视野之阻……工业革新已经到来。”


    新科智能家居:“攀登的每一步,都会奏响新的乐章。12月29日 15:30,新科全场景新品发布会,敬请期待!”


    在这一众官方账号的动态中,新科半导体的冬天最为简短,但却让海内外所有科技产业工作者为之心惊肉跳。


    新科半导体:“一颗华夏芯,震撼人心。5nm的世界将能够集成多少晶体管?”


    在这个动态下,不是“握草”,就是“离谱”。


    台积电联合ceo卫哲,在看到新科半导体的新闻动态之后,原本还算比较轻松的表情,那脸上还算舒缓的皱纹瞬间拧成了麻绳一般的紧密皱褶。


    他看着新科半导体的动态,看着动态下面那些网友的留言,眼皮不自觉颤抖跳动。


    作为台积电的联合ceo,卫哲清楚自家公司已经在5纳米制程工艺上有极大的进步,甚至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明年第一季度就可以正式开始生产5纳米芯片。


    虽然是自家公司定义的5纳米制程,但那也是“5”纳米,是前进了一小步


    ,很可能追赶上夏芯国际7纳米工艺的芯片性能。


    但是,但是新科半导体居然宣布会有5纳米芯片!?


    在大脑宕机了几分钟之后,台积电联合ceo卫哲赶忙拿出手机,在新科社区里面翻到了夏芯国际的官方账号。


    不出他所料,夏芯国际也转发了新科集团的全场景发布会动态,并且还在随后的动态中,表示这是亲密无间的合作成果。


    “靠北哦,你们夏芯国际就是舔着新科集团的臭抹布,捡这些便宜,让你们钻空子了,淦!还5纳米!“


    纳米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单位,在半导体芯片上,几纳米就代表着芯片上的晶体管的尺寸。晶体管的尺寸越小,越方便植入芯片中,而得到的芯片会越强大、运行速度更快。


    但与此同时,芯片内部晶体管的尺寸越小,制造工艺的难度也就越大,甚至现在包括夏芯国际、台积电、韩星电子集团在内的中高端芯片代工厂商,已经无法用真正的物理尺寸来宣称自家的芯片制造工艺是多少纳米。


    在10纳米工艺制程之后,所有芯片都无法做到“名副其实”,每家厂商的纳米制程,都是该厂商的工艺代号之一。


    数字越小,肯定是越先进,但并非真实物理尺寸。


    通过芯片性能的测试,现在业内已经将同纳米制程工艺的芯片代工技术优劣,排出了名次。


    夏芯国际当之无愧的第一,台积电第二,高丽韩星电子集团则是坐在了第三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