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娘家就是女儿的底气。

作品:《家族崛起:从当爷爷开始

    “爹!”


    首先看到杨正山的是杨云雪,她朝着杨正山福身一礼,满脸笑容。


    “儿媳给爹磕头!”


    李氏看到杨正山,同样是磕了三个响头。


    后面三个小家伙也跟着磕头。


    杨正山先看了一眼郁青衣,见郁青衣站在马车旁对着他笑,他也就彻底放下心来。


    “快起来吧!”


    他先将李氏招呼起来,然后上前摸了摸承茂的小脑袋瓜。


    “有没有想爷爷?”


    “想了!”杨承茂昂着脑袋,满脸欢笑。


    杨承贤和杨婉婷对杨正山不熟悉,但是杨承茂却是很熟悉杨正山的,毕竟以前杨正山也是经常带他玩的,虽然那时候他还小,但还是有很多记忆的。


    杨正山满脸慈祥的笑容,跟三个小家伙说起话来。


    杨承贤虽然对杨正山很陌生,不过倒是没有害怕,反而很喜欢跟杨正山亲近。


    杨婉婷年纪太小,好像有点怕生,抓着李氏的衣角不敢抬头。


    “好了,我们进去说吧!”郁青衣走过来,打断了爷孙的聊天。


    李氏长长的吐出一口气,脸上洋溢起灿烂的笑容。


    这次回来她是很忐忑的,毕竟她们已经离家三年多。


    她怕杨正山对孩子不亲近,怕郁青衣对他不满,怕家里人对她们感到陌生。


    不过现在看来,她的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


    一家人回到主院,杨明诚立即招呼厨房准备饭菜。


    王氏还在坐月子,这个时候也不好出来,梁氏在丫鬟的搀扶下过来了。


    杨明浩还在沙岭堡,今天不会回来。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杨承业挨着杨承茂坐着,时不时给杨承茂夹着菜。


    如今的杨承业已经八岁了,性子越发的沉稳了,看起来跟個小大人一样,不过他毕竟还是小孩子,终于再次见到杨承茂,杨承业是满心的欢喜。


    家中其他的孩子对杨承茂都很陌生,唯独杨承业不一样,以前杨承茂可是一直跟在杨承业的屁股后面,杨承业去哪,杨承茂就跟到哪。


    “哥,我吃饱了!”


    然而,有些时候,特别的照顾会成为一种负担。


    杨承茂看着自己碗中满满的饭菜一脸纠结。


    “你吃的这么少?”杨承业疑惑的看着自己的弟弟。


    他虽然给弟弟夹了不少菜,但应该不够吃的才对。


    “真的吃不下了!”杨承茂抿着嘴。


    杨正山见此,不禁觉得有些好笑,同时又觉得有些亏欠杨承茂。


    好笑的事杨承业居然以自己的饭量给杨承茂夹菜,别看杨承茂今年只有八岁,可他长得跟个小牛犊一般,看起来跟个十多岁的少年一样,又高又大。


    之所以会如此,一是因为遗传,杨明诚高大魁梧,王氏身宽体胖,杨承业的身板自然要比其他的同龄孩子高大一些。


    二就是因为杨正山特别关照,灵泉空间中的东西,一直都是紧着杨承业吃喝,有灵泉水的滋养,杨承业的身体自然要强壮很多。


    与之相比,杨承茂这两年不在杨家,杨正山想要给他开小灶也没有办法,缺少灵泉水的滋养,杨承茂的身体就远不如杨承业。


    所以杨正山觉得有些亏欠杨承茂。


    “承业,你弟弟还小,吃不了那么多!”杨正山说道。


    “哦!”杨承业有些惋惜,不过接着他看了看旁边的杨承贤,夹了一大块鱼肉放在杨承贤的碗里,“三弟多吃一点!”


    杨承贤抬起头对他憨憨的笑了笑,然后埋头干饭起来。


    这小子倒是有几分干饭人的潜质。


    能吃!


    杨正山笑呵呵的看着这一幕。


    而郁青衣眼中却有些沉闷,都是好孩子,可惜她的肚子不争气,一直没有怀上。


    一顿温馨的晚膳结束,郁青衣让林嬷嬷和宋嬷嬷去帮着李氏收拾一下院子,其他人也就都散了。


    “一切还顺利吧!”


    两人回到卧室,杨正山这才问道。


    刚才孩子们都在场,他也不好多问,现在就剩他们夫妻两人了,他也就没有什么顾忌了。


    郁青衣神色凝重的取出侯府让她捎带的信件递给杨正山。


    “这是侯爷给你的!”


    杨正山略感诧异,梁储为何给他写信?


    他接过信来打开,郁青衣说道:“侯府似乎看上了云雪,有意让梁三公子娶云雪为妻!”


    杨正山拆信的手一顿,“他们有明说吗?”


    “没有,只是在寿宴结束后,侯夫人带梁三公子与我们见了一面!”郁青衣说道。


    杨正山微微颔首,随即打开信件看了起来。


    看完心中内容,他的眉头拧成了一团。


    梁储确实想要跟杨家结亲。


    可是为什么?


    杨家有什么值得梁储看重的?


    亦或者应该是梁储为何如此看重杨正山?


    以杨家目前的身份和地位,与常平侯府自然是门不当户不对。


    如果两家结亲那就是杨家高攀。


    而且在重山镇应该能找出不少官家小姐更合适梁三公子才对!


    “那位梁三公子有什么问题吗?”杨正山问道。


    郁青衣摇摇头,“没有,梁三公子虽然看起来文弱了一些,但我可以看出他有修炼过武道,已是一名武者!”


    “没有问题,却选择了咱们杨家,这就奇怪了!”杨正山十分的不解。


    他想不出梁储选择杨家的理由。


    要说梁储看重他,那也没有必要让两家结亲。


    难道是因为宁国公府?


    也不对啊!


    周兰虽然是杨正山的大腿,可是杨正山可左右不了周兰,更不要说宁国公府了。


    再说常平侯府和宁国公府的关系并不差,没必要绕这么多弯子去跟宁国公府搭关系。


    杨正山一时间实在是想不通,只能说道:“先查查再说吧!”


    其实他内心中是不愿意杨云雪嫁到常平侯府的。


    因为在门户的差距会让杨云雪底气不足。


    若是一般人家,杨云雪受了委屈,杨正山还可以为她撑腰。


    可若是常平侯府,杨正山根本无法为杨云雪撑腰。


    女儿出嫁后,娘家就是女儿的底气。


    然而在常平侯府面前,杨家真的没有什么底气可言。


    所以杨正山宁愿杨云雪低嫁,也不愿意高攀什么侯府。


    低嫁大不了就像杨云烟和姜贺一样,杨家带着他们一起生活就是了。


    可高攀呢!


    那就真的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了。


    暂时将此事放下,杨正山伸手将郁青衣揽进怀中,“娘子,该睡觉了!”


    “……”


    郁青衣赏了他一个白眼。


    “你就不能正经一点!”


    “跟自己的媳妇有什么好正经的,正经起来合适吗?”杨正山半搂半抱的将郁青衣带到火炕上。


    火炕就是好啊。


    宽大,结实,晃起来不会吱呀吱呀的响,换姿势的时候也不会感觉狭窄,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


    一夜无话。


    第二天杨正山神清气爽的来到了守备官厅。


    “把丁秋叫过来!”


    刚在书房坐下,杨正山就让韩飞叫丁秋去了。


    片刻之后,丁秋来到了书房。


    “老爷!”


    “嗯,有两件事需要你去做!”


    杨正山摊开纸张,一边写着,一边说道:“第一件事查一查常平侯府和梁三公子,去京都查查最近朝堂上有什么事是跟常平侯府有关的。去重山关查查梁三公子的名声、品性、能力、身体状况等等,尽量往仔细里查!”


    常平侯府选择与杨家结亲,原因不一定在杨家,也可能是常平侯府遇到了什么问题,所以要调查一下常平侯府在京都的情况。


    虽然杨正山心里不愿意让杨云雪嫁入常平侯府,但这并不妨碍他先了解一下梁三公子的情况。


    如果这位梁三公子是个良选,杨正山或许也会改变自己的主意。


    “那我亲自带队去京都?”丁秋说道。


    杨正山沉吟了一下,说道:“让武铮带队去京都吧!”


    武铮是杨家护院之一,以前是天青剑派的弟子,今年三十五岁,做事稳重老成,杨正山用起来还是比较放心的。


    这两年,有了朱尚合的指导,杨家护院在查探情报,监控目标上有了很大的进步,虽然还不如卫岑手下的那些秘武卫,但已经能够完成一些不太难的任务了。


    杨正山写了两份信,“这封信是给都察院右都御史刘大人的,让武铮回来时也将刘大人的回信带回来!”


    “这封信你安排个人跑趟建宁卫给周将军送过去,也把周将军的回信带回来。”


    想要了解常平侯府,只靠杨家肯定不行。


    杨家的层面还是太低了,根本无法对京都和朝堂进行全面了解,所以他要找两个真正能接触朝堂的人了解一下情况。


    而刘元府和周兰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丁秋接过信件来,随后便与武铮商量了一下,两人分别带着五名护院朝着京都和重山关而去。


    人数虽然少了点,但他们只是去打听消息而已,没必要带太多的人去。


    京都路远,哪怕是快马加鞭也要半个月才能跑个来回。


    相比之下去重山关就要快多了,三五天应该就会有结果了。


    杨正山虽然想要弄清楚常平侯府想与杨家结亲的原因,但他还没有着急到连三五天都等不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