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车如流水马如龙
作品:《下堂驸马追妻实录》 《下堂驸马追妻实录》全本免费阅读
大内宫中,各司各院已经忙碌了起来。
国朝道教兴盛,所以把九九这个日子看得格外重。不仅要祭天,祭农神土地,还要祭祖。所以按照惯例,主要宗室子女都要回到大内,先在宫中设宴,等到十月一日,再一起去西京的皇陵祭拜祖先。
康皇后正与宫内的两省都知黄则商量随行的内臣事宜,话毕,黄则道:“国公夫人今日递了札子来,请求带大公子一同赴宴。”
这里说的大公子,是康皇后的兄长康国公的养子,名叫康均,字为平。
这孩子身世复杂,因缘巧合与康国公真正的世子换了身份。前几年真相大白,国公因看重他,仍然要留他在府中做孩子。
谁料他道:养恩难忘,生恩不负。还是回到了亲生父母身边,为其生父侍疾送终。今年他过了孝期,才带着母亲回京。
今上对他赞赏无比,给他赐爵送宅,都被他拒绝。康国公也对他十分喜欢,几番挽留,最终收留他做养子。
皇后倒是明白她这位嫂嫂的意思,康均今年二十,已经到了议亲的年纪。此番带他进宫,是让贵女们对他相看相看。
她道:“也好,我也有些年头没见过为平了。”
说话间,尚衣局的司服把皇后要穿的吉服送来,康皇后摸着崭新的料子,忽然想起皇帝最宠爱的小妹妹,道:“魏国长公主那边的衣服送过去没有?”
“下午就要送去了,”司服回答,“听娘娘您的吩咐,加绣了喜象图,寓意来年平安顺遂。”
“这就好,”康皇后叹道,“这个玉瑟,身上也太多波折。她能健康吉祥,陛下才能安心。”
又问黄则:“长公主府可有传话来,什么时候进宫?”
“宁中人说,长公主还照旧,明日未时后再过来。”
“别人都是早上来,偏她是个小懒鬼,不急不慢,”康皇后笑了,“怕是起不来,还要赖床。”
黄则想到最近听说的一些传闻,神色复杂:“是啊,长公主,毕竟还年轻呢。”
玉瑟这次拖着,却和她赖床没什么关系。
不是青沐提醒,她已经完全把这件事忘了。
从她回长公主府到现在,已经过了半个月。有阿奴在身边,她度年如日,根本想不起大内还有个亲哥哥。
所以她才头疼啊,这次回去,按照老规矩,没有个大半月是回不来的。再加上去西京,又要走一日,住两日,再走一日,满打满算,这就二十天啦。
刚开荤就要吃斋,这对玉瑟来说太过残忍。
所以她想了又想,最后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她要把阿奴打扮成内侍,一起带进宫里。
她是这么想的,也想得很美:她这一代,公主很少,两个姐姐,一个早早和亲去了,另一个嫁得比较远,几年前就搬去了封地居住。而皇帝的两个女儿,一个还在襁褓中,一个连路都走不稳。等她进了宫,整个报琼殿里就只有她一个公主居住,只要阿奴不到处乱走,就不会被发现。
这件事她还没有和青沐说,她担心青沐会强烈反对。但她没想到,连阿奴自己也不愿意。
宋韫不乐意,是觉得这个计划漏洞百出。他给玉瑟的说法是:从前他在月来楼,和贵人们也多有接触,恐怕会被某些人认出来。
既然是这样,那就没办法了。
玉瑟铁了心要带个人走,她道:“如此,我就带李淇去,他肯定是愿意的。”
阿奴立即改口:“如果乔装打扮,也未必就会被认出。”
玉瑟很满意:“这样才对嘛。”
宋韫知道玉瑟的脾气,也不强硬地劝她。
规劝长公主这种事,本来也轮不到他这个男宠,那是宁青沐的事。
他只能委婉地找理由:“我毕竟是男子,会长胡子,时长日久,让其他人发现端倪也不好。”
玉瑟早就把这个也想到了,她说:“没关系,我可以给你刮胡子啊。”
宋韫无奈地问:“殿下什么时候学会了这项本事?”
“我不会,”玉瑟自信满满,理直气壮,“这种事,又算不上多难,学一学不就好了?”
宋韫算是发现了,玉瑟的性子回到了从前,闹腾起来,胆子究竟能有多大,行事究竟能有多豪放。
难怪当初会一鸣惊人,直接安排十来个侍卫过来把他从人群中抬走,撼动京城。
他真是又爱她,又怕她,抱着玉瑟叹气:“可我现在没有胡子,殿下从哪里去学?难道等胡子长出来了,殿下再亲自动手?”
文人们以留须为好,但宋韫因为脸长得好看,被多方要求不许留胡子。其中声音最大的,除了玉瑟,就是他的母亲。
是以他刮胡子很勤快,一根毛茬都不能留。
“做什么?”玉瑟不满,“难道你怕我的手不稳,刮伤你不成?”
“这倒不是……”
玉瑟身上的葵水刚走,心思就活络了。她眼睛转了转,灵光一闪:“哼哼,你要是担心我的手不稳,我就证明给你看看。”
“嗯?”宋韫总觉得右眼皮在突突跳,内心咯噔不停,表面倒是要装得温和止水,“殿下要怎么证明?”
“嘿嘿,我有个好想法,”玉瑟扭头对风薰她们吩咐,“拿笔墨来!”
宋韫躺在榻上,平时用来写文作画、也弹琴拿剑的手指,正在宽衣解带,将自己像绢丝包裹的礼物一样,一层层拆开。
而长公主,一边观赏他的行为,一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