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朕招他当驸马

作品:《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朱元璋眉头蹙起。


    说实在的,他见到王布犁的长相,也是极为欣赏的。


    再加上那高大的身条以及聪慧的脑子。


    除了喜欢放假休息之外,人没什么太大的缺点。


    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


    而且朱元璋发现不仅仅是王布犁一个人想要放假。


    国子监里的学生也觉得日日读书过于辛苦!


    或者说那些勋贵子弟没有起到一个好头,纪律过于散漫。


    朝臣当中不用心干活之人也多了许多。


    朱元璋深知这便是元末的一个大缺点!


    朝廷不能约束那些本来是它的主要仆人,使得他们遵守纪律和服从朝廷的命令。


    朱元璋更加清楚张士诚为什么失败?


    在张士德死后,他的将军们除一、二人以外,都变得不那么有冲劲了。


    军队中的纪律和元军一样也松弛了。


    而且张士诚的将帅们奉命上战场时都会装病,然后要求主上要有财物赏赐,才接受打仗的命令。


    不论什么时候,但凡战事一不顺手,他们就会主动放弃阵地。


    因为他们知道他们不会因打了败仗而受到惩处。


    老张的政权在开始时很严厉和依法办事,后来从上到下都懈怠下来了。


    官府的行政事务由他的幼弟张士信和女婿潘元绍掌管。


    他们两人的不负责任、贪婪和弄虚作假的作风毁掉了军队的士气和政府的法纪。


    他们纠集了一些文人,所谓的“艺术家和音乐家”,极为慷慨地庇护他们,但未能赢得更严肃一些的士大夫们的尊敬,这些人基本上不愿为张士诚的政权服务。


    以刘伯温为代表的浙东集团文人都看不上张士诚。


    张士诚也没有真能效命可以帮助他变成皇帝的顾问集团,更没有由密谋和计划组成的核心成员来推动他的政府机器正常运转。


    而最重要的是,朱元璋认为是张士诚自己没有了进取心!


    他从一個热情的、活跃的、火气很冲的年轻人变成了一个四十岁就悠闲自在地寻欢作乐的人。


    希望别人替他维持日常政务。


    在天下还没有被完全平定的时候,就一直寻欢作乐!


    张士诚比他的那些敌人——包括自我毁灭的元政权在内,更能等待时机。


    这种耐心可能会使他把天下的帝位逐鹿到手。


    可是,张士诚的主要对手不允许己方政权他那样奢侈无度,像他样摆烂。


    无论是陈友谅还是张士诚,都极为有进取心。


    朱元璋是一个着了迷的至善至美的追求者。


    一个有干劲的当家人,老是想猎取大的目标。


    故而他最后能够抛弃他的红巾军身份,并得到了同样想指导他达到最后目标的儒士智囊团的信赖。


    元末围剿朱元璋的元兵根本就没有纪律意识,四处劫掠民众,北方的红巾军也多是流寇思想,不维护军纪。


    现在朱元璋又看到了这种松弛的现象,不仅仅是同一个基层小吏的谈话当中,可以确信,这种想要放假的思想不在少数。


    矫枉必须过正!


    朱元璋不希望大明像大元那样纪律松弛的不像样子。


    他能够夺取天下,也在于军纪严明。


    这种事,自然要安放在治理国家上来。


    朱元璋目前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只能等李文忠回来之后,叫他去整肃纪律,好好给勋贵子弟立立规矩,也好叫国子监学习的书生长点教训。


    朝廷养他们,不是白养叫他们吃干饭的!


    大明建国才几年!


    一个个都不知道珍惜读书的资格!


    咱就应该把他们全都扔出去要饭,尝尝苦头,才晓得什么叫神仙日子。


    如今大明的纪律已经极端松弛了!


    朱元璋暗暗下定决心,要给这帮人紧紧皮子了。


    大明绝不能走大元的老路!


    朱元璋收回思维,他看着王布犁的老父亲给他规划的娶妻纳妾事宜,忍不住乐出声来!


    小伙子体力好,他这个当爹的郎中看出来了,愿不得在仙境当中总是行敦伦之事。


    寻常一个女子被他日日征伐,还真是吃不消。


    “爹,他的婚事,你要不要作主?”


    太子朱标见朱元璋的脸色方才阴晴不定,像是下定了决心后,才开口询问。


    “作主王布犁的婚事?”


    朱元璋眉头再次挑起,他儿子朱棣比他小两岁都成亲了。


    况且目前而言,王布犁对他是有大用的。


    朱标见他爹对王布犁如此重视,自然是心中明白。


    要不然检校也不会对一个小吏布置如此多的人手。


    在大明,需要检校监视的人从来都不在少数。


    朱元璋已经嫁了一个女儿,别看他岁数大,相比于儿子,女儿的岁数更小一些。


    “咱招他为驸马?”


    朱标先前以为王布犁是自家老爹流落在外的私生子,所以才会如此上心。


    未曾想竟然要嫁女儿!


    那就更加说明爹是很看好王布犁那个小吏的。


    朱标想了想开口道:“爹,我们兄弟娶的都是勋贵家的姑娘,临安嫁的是爹的元老之子,若是让秀儿嫁给一个平民,她怕是不乐意的。”


    对于招驸马是平买百姓这件事,朱元璋并没有什么介怀的。


    他本就是布衣出身。


    什么门当户对的,他也不在意。


    至于让儿子娶勋贵的女儿,或者他自己叫勋贵把女儿送进宫来,多是为了政治考量的。


    联姻是稳定局面的必要手段之一。


    对于儿子的话,朱元璋颔首。


    他并没有那么在意女儿的想法。


    虽然疼爱家人,但儿女的婚姻大事,还轮不到他们自己个作主。


    “咱觉得,女儿夫家势力不需要太大。”


    朱元璋把王氏父子的册子放在御案上,站起身来走了几步,活动活动身体:“这也是秀儿的机缘,咱也不会害了她。”


    朱标也不在劝谏什么,虽说长兄如父,但他爹还在呢,弟弟妹妹的婚姻大事,也轮不到他来指定。


    “爹,若是王布犁这个平民当了驸马,怕是会在朝廷与民间卷起轩然大波,到时候他的前途就更进一步了,难免会骄狂起来。”


    明初的驸马并不是摆设,是完全可以参政的。


    朱元璋对此毫不在意。


    那小子是个有本事的人,模样周正,心思缜密,除了爱偷懒之外,没别的毛病。


    咱相信等他当了咱的女婿,必然会为大明死心塌地的做事,届时可以在仙境当中得到更多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