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海选赛的收获

作品:《一道鱼羊炙,蔡阑苦寻二十年

    白庆桦的一番赞叹,让几个评委都被勾起了馋虫。


    等到姜聪摊好了第二个煎饼的时候,他们就再也按捺不住了。


    姜聪刚放在盘子里,他们就匆匆上前,分成几份,各自品尝了起来。


    一口【煎饼馃子】入口,几个评委顿时就明白了为什么白庆桦会那么赞不绝口了。


    因为他们也忍不住你一言我一语的赞叹了起来。


    “香!”


    “这面酱真甜啊!我白嘴儿都能吃一罐!”


    “豆面真香,吃不出黄豆粉的滋味,但又让绿豆面的香气浓了好多。”


    “油条也炸得好,酥脆咸香,还不油。”


    “大巧不工,吃的就是这个本味。”


    听着他们的赞叹,直播间里的观众也都忍不住了,满屏都是流口水的表情。


    而白庆桦已经把一整个【煎饼馃子】都吃完了,却还有些意犹未尽。


    “小姜,再给我做个夹馃箅儿的吧!”


    听到他还要吃,白存本赶忙开口提醒:“爷爷,您吃忒多了,不能再吃了。”


    “去去去!有你什么事儿?”


    白庆桦没好气的摆手赶了下,转脸冲姜聪笑问:“馃箅儿你能炸吗?”


    “能炸是能炸,但你的确吃太多了。”


    姜聪手中不停,提议:“我给你炸个馃头吧!”


    “好么!”


    白庆桦开玩笑:“炸个大馃头儿,我拿回去塞介。”


    在场大多数人都没听懂这个梗。


    只有直播间里一些上了岁数的津门人知道,这是高英培相声里的段子。


    看着姜聪熟练的将面团擀平,在中央切了三刀,丢进油锅里,白庆桦啧啧感叹:“八十年代那会儿,HQ区咸阳北路早点铺就有一种馃头,个大色正,又酥又脆。


    但那种馃头不往外卖,只有附近的店面和亲戚朋友才能买得到。


    我跟朋友一起吃过几回,那个馃头是真好吃。”


    他絮絮叨叨回忆着往年,姜聪翻动着锅中的馃头,没一会儿就炸好了。


    摄像师拍着他夹起的馃头,直播间观众好奇的发着弹幕。


    “这不就是油饼吗?”


    “食不食油饼?”


    “馃头是津门方言的叫法,其实就是油饼,馃子就是油条,但炸得好的馃头和馃子,吃起来和普通的油饼油条真是两个味道。”


    “我喜欢吃糖油饼,往面上加一层红糖面,好吃到爆!”


    白庆桦也在打量着馃头,啧啧称赞:“有当年那个感觉了。”


    略等馃头降温后,他就迫不及待的拿起了馃头,咬了一口。


    大口嚼着,他满足的眯起了眼睛:“酥香满口,火候拿捏得真好啊!”


    将口中馃头咽下,他看向姜聪,笑着开口问:“炸馃子的做法你会几种?”


    “十八种。”


    姜聪随口回答。


    “果然。”


    白庆桦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他笑眯眯的抬手点了点姜聪:“你小子果然系统性的学过津门早点,只有津门早点才有这么多的花样。”


    一旁的白存本忍不住问:“炸馃子有十八种做法?有那么多吗?”


    “怎么没有?”


    白庆桦正色解释:“津门的馃子铺,那是有正经传承的,所有的炸馃子都得现做。


    哪儿像现在?摊煎饼还要去批发人家做好的馃箅儿,那味道能好吗?


    以前的馃子铺,从棒槌馃子到馃箅儿,都是现做现炸的。


    而且还有其他花样,像是馃头、糖皮、大馃子饼、大糖馃子饼、鸡蛋盒,这都是最基本的。


    另外还有套环、四个头、八批、抓髻、糖抓髻、糖盖、糖三刀、糖梯子、花云瓣、鞋底、老虎爪等等不同的花样,一共有十八种。


    可惜喽!现在的早点铺子,没几家能把这十八样炸全乎的了。”


    说着说着,白庆桦有些唏嘘了起来。


    “这是你们的职责呀!”


    他看向了后方几个评委,语重心长:“这些炸馃子都是津门早点的文化传承,千万不能失传了啊!”


    “是是是。”


    几个评委连连点头:“我们一直都在办免费培训班,去年已经有一个示范点了。


    今后我们继续再接再厉,争取让津门人都能吃到好吃的老式炸馃子。”


    看着他们唏嘘感慨,姚窕神色有些奇怪。


    十八种炸馃子就连她都没学全,姜聪怎么全学会了?


    他还专门去学了早点?


    正思索间,一份热气腾腾的【煎饼馃箅】就递到了她面前。


    “吃吧,给你做的。”


    姜聪关了灶火,微笑示意。


    姚窕接在手中,嗅了嗅香气,才笑问:“你记得我喜欢吃加馃箅儿的啊?”


    “我还记得你不喜欢吃炸糕呢!”


    姜聪开了句玩笑。


    撇嘴笑了笑,姚窕低头咬了一口,细细一嚼,顿时眉梢一挑。


    这煎饼的水平,真是姜聪做出来的吗?


    姜聪已经在收拾东西了,他带的材料都已经用完了。


    几个评委在尝完了煎饼后,也都一致决定,将点心组的晋级卡给了他。


    拿到晋级卡后,姜聪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到了另一个选手的灶位前。


    这是点心组另一个晋级选手的位置,这位选手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大叔,做的是经典老式【什锦夹馅大麻花】。


    在做煎饼的时候,姜聪就已经闻到这个麻花的香气了。


    这个麻花也是除他之外的所有选手里,仅有的一个值得学习的点心。


    大叔的手艺很不错,麻花用的是面肥发面,熬糖提浆,热油烫酥,还有糖粒拌馅。


    馅料里也都是核桃仁、闽姜、花生、芝麻、冰糖等料,放得很足。


    大叔炸制的火候也很好,麻花色泽金黄油亮,口感酥脆油润,入口有嚼劲,而且越嚼越香。


    而且馅料里的糖放得也很到位,有甜味但又不腻,主要是坚果的香气,吃着满口余香,非常不错。


    将味道记在脑海中后,姜聪才谢过了大叔,和姚窕一道回了家。


    将他送到家里楼下,姚窕帮他把东西一并送上了楼。


    看着他把工具都收进厨房,姚窕心中还是有些恍惚。


    姜聪还真就在冷菜、热菜、点心三组比赛全部晋级了?


    一直看着姜聪忙活完,从厨房出来,她才开口说了声:“表现不错。”


    “难得啊?居然会夸我?”


    姜聪笑着开了句玩笑。


    无语的看了他一眼,姚窕提醒:“你别高兴得太早,这只是海选赛而已,标准很宽。


    但到了预选赛就不一样了,到时候都是高手同台竞技。


    你要是还想像今天这样,用几道家常菜应付,就别想晋级了。”


    “那谁说得准呢?”


    姜聪笑了笑,不以为意。


    见状,姚窕也不多说了,只是叮嘱:“既然你已经参赛了,想比那就好好比,拿出全部的实力来,别给师父丢脸。


    我虽然不支持你参加这个比赛,但要是有人想欺负你,我也不会答应的。


    不过除此之外,我的态度还是一样,不会给你提供帮助的,你都得靠你自己。


    所以,想晋级,你就自己想办法吧!”


    说完后,她就转身离开了。


    看着她关上房门,姜聪笑着摇了摇头。


    拿出全部的实力?


    能逼他拿出全部实力的人,他目前还没遇到呢!


    收回思绪,姜聪回身进了厨房,在冰柜和储藏间里翻找着。


    这次海选赛,虽然只用了些基本功就轻松晋级,但他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的。


    白存本的那道【赤土扣肉】,还是相当有水平的。


    还有那位大叔的【什锦夹馅大麻花】,水准也相当高。


    而这两道美食,是祭坛上还没有的。


    距离预选赛还有三天的时间,姜聪打算在这三天里,把这两道美食复刻出来,再丰富一下祭坛。


    就这样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更高层的祭坛,才会有开启的可能。


    很快,厨房里就飘起了炸物的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