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这才叫炝锅嘛!

作品:《一道鱼羊炙,蔡阑苦寻二十年

    “识货。”


    姜聪撕着面筋,随口回答:“买可买不着这么好的面筋,这是我自己洗,自己炸的。”


    被姜聪这么个小伙子称赞识货,白会长不由被逗笑了。


    但看着撕开的面筋丝,他又忍不住低头仔细观察了下,再次感叹:“肉厚,筋度高,回弹性好,的确是好面筋啊!”


    说着,他冲姜聪问:“能尝一块吗?”


    姜聪没说话,只是拿起一块递给了他。


    接到手中,白会长低头嗅了嗅,才放入口中咀嚼了起来。


    细细咀嚼半晌,他满意点头:“面香浓郁,入口有嚼劲,水分很足,应该是昨天才炸的吧?


    炸的火候也好,外层酥香又不沁油,内部软糯不夹生,不错,真不错。”


    将面筋咽下,他打量着姜聪,问:“你这是要做【独面筋】?”


    “对。”


    姜聪将最后一块面筋放入盆中,就来到了灶口,打算起锅烧水了。


    白会长没有再开口,只是继续打量着姜聪的操作。


    见他不再向前,后方陪同的两个评委试着提醒:“白会长,要不去看看其他选手?”


    白会长头也不回,轻轻抬了抬手,示意:“你们去,我看看这孩子的【独面筋】。”


    听他这么说,后方两个评委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只能站在后方,一同看着姜聪的操作。


    随着他们的停留,周遭的观众也被吸引了注意。


    这个1526号选手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怎么让白会长停留了这么久?


    观众们仔细观望,却只看到姜聪把撕好的面筋倒进了锅中的开水里,开火焯起了水。


    “这是做【独面筋】吗?”


    “这做法也只能是【独面筋】了啊!”


    “用【独面筋】参赛?这小子是来玩儿的吗?”


    “不一定,敢用这种家常菜来参赛的,要么是纯外行,要么就是真有两下子,不然也不会让白会长这么关注啊?”


    观众们的议论传到了姚窕的耳中,她看着灶台前关注着姜聪操作的白会长,心中暗自嘀咕。


    难道白会长看出什么问题了?


    白会长身后,两个评委也在小声的交头接耳。


    “【独面筋】有什么稀奇的?”


    “能把【独面筋】做得好吃,那就不止稀奇了。”


    “这选手才多大岁数?能有那功力?”


    “看着是不大,但我怎么感觉有些眼熟啊?”


    两个评委嘀咕着,一边打量姜聪,越看越疑惑。


    忽然,一个评委余光扫到了一个身影,抬手招呼了声:“老吴!”


    通道口,一个中年男人正路过,循声走了过来,正是冷菜组的评委吴奇峰。


    两个评委指着姜聪,冲他问:“这个选手你认识吗?”


    “认识啊!”


    吴奇峰惊奇的指了下姜聪:“他就是我跟你们说的那个调味高手啊!怎么他还参加热菜比赛了?”


    “是他?”


    两个评委一惊,再看向姜聪的眼神顿时认真了几分。


    吴奇峰是津门冷菜烹饪大师耿付林的爱徒,也是利顺德大饭店的厨师长,对冷菜拼盘很有研究。


    能让他赞不绝口的选手,肯定不简单。


    怪不得白会长会停留下来,原来是看出了这小子的不凡?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啊!


    白庆桦并没有相面识人的本事,但姜聪用的这份炸面筋,的确是他见过品质最好的炸面筋了。


    能炸出这么好面筋的人,别的不说,炸功绝对很不错。


    如果姜聪说他要做【糖醋面筋丝】,白庆桦绝对不会奇怪,也不会刻意停留。


    因为【糖醋面筋丝】的精妙之处,就在于面筋丝的炸制。


    但姜聪做的偏偏是【独面筋】。


    这就让他有些好奇了。


    【糖醋面筋丝】不是家家户户都能做的,可【独面筋】却是津门人家家户户都会做的菜。


    它的门槛很低,只要是会做点饭的新手,都能做这道菜。


    用那么好的面筋,做这么寻常的菜,只有两种可能。


    一种就是暴殄天物,山猪嚼细糠。


    另一种,就是厨师对食材要求极高。


    【独面筋】在津门菜中,地位很特殊。


    它的下限够低,低到家家户户都会做。


    但它的上限却很高,甚至可以登上国宴。


    顶级大厨可以用这道菜施展出炖、烩、溜、烫、熬、芡等种种技艺,做出不同的风格和特色。


    也可以利用各种配料,做出档次不同的版本,哪怕放到国宴上也丝毫不逊色其他大菜。


    可白庆桦注意到,姜聪准备的材料,就只有面筋,没有其他的鸡鸭鱼肉等配料。


    他是要用那么好的面筋,做一道家常版的素面筋吗?


    带着好奇,白庆桦仔细观察着姜聪的手法。


    姜聪已经烫好了锅中的面筋,用漏勺捞起,拿炒勺底部挤压着面筋,把内部吸附的水分挤压出来。


    锅中的清水已经变成了淡黄色的面汤,上方漂浮了一层明亮的金黄油层。


    那是从炸面筋上焯出的油,目的是去除面筋内部残留的油脂,避免成菜油分太大过腻。


    挤干水分后,姜聪就把面筋放在了一旁的盘中备用。


    原本鼓涨的面筋块经过焯烫,已经彻底软化,像是炖熟的鸡皮,贴在了一起。


    白庆桦注意到,姜聪在水开前,往锅里加了一勺白色粉末。


    那显然是碱面,否则面筋不会出油这么彻底,质地也不会变得这么软。


    重新烧水,姜聪又把炸面筋焯烫了一次。


    这一次是去掉碱面的味道,也会把剩余的油脂进一步的去除干净。


    可看到这里,白庆桦依然有些疑惑。


    因为这仍是最普通的家常【独面筋】的做法,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


    两次焯水后,姜聪把面筋捞出,挤干水分,放在一旁,跟着就切了葱姜蒜沫,起锅烧油,准备烹制了。


    拿出一个装满白色猪油膏的透明玻璃罐,他从中挖出了一勺猪油,放入了锅中。


    看到猪油,白庆桦微微挑眉,心中飘过两个字。


    果然。


    素菜荤做,这是以荤托素流派的特点。


    素菜不放荤油,味道必然寡淡。


    用荤油来做,香度自然要比素油强得多。


    锅中猪油很快就化开了,姜聪见状,往里丢了两颗大料,直接将火开到了最大。


    嗤~!


    灶台中的火焰像是火箭发动机一般,疯狂舔舐着锅底。


    锅中的油温也在急剧升高,锅边青烟飘起。


    眼看原本褐红色的大料开始变黑,姜聪用刀将葱姜蒜沫铲起,直接放入了锅中。


    滋啦!


    油声响动,锅中像是炸开了一般。


    拿过炒勺,姜聪就抓着锅沿,用勺底将锅中的葱姜蒜沫飞快的推开,在锅底划圈,向四周散去了。


    看到这一幕,白庆桦口中啧了声,轻声赞叹:“漂亮,这才叫炝锅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