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章 跟云凤处对象的原...

作品:《成为海岛文小炮灰[七零]

    《成为海岛文小炮灰[七零]》全本免费阅读


    “那家怎么又吵起来呢?”


    季向天一进院子,就看到她妈坐在那喝茶。眼睛盯着前头顾家。一看就知道这是在看热闹。


    这让季向天觉得很新奇。印象中他妈一直都是在医院比较忙碌的人。很少有机会那么悠闲,在家里坐着喝茶看热闹。


    季母:“谁知道。好像是小顾团长那个对象的妈跑来了。听说在大门那等了快两个小时。直到小顾团长出完任务回来。这才被他带进了家属区。”


    这么有毅力的行为,在他们家属院都传开了。


    季母其实刚下班不久,也是回来后才听说了这件事情。


    “别说外人了。你今天送礼去你对象家。怎么,有没有被为难啊!”


    季母早下班的动力,就是回家关心儿子的送礼情况。好不容易儿子有喜欢的姑娘,季母生怕这小子呆头呆脑的,就把好好的对象给弄丢了。


    一听他妈问起云苏,季向天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脸上的表情充满了蜜汁快乐。


    “很顺利,她家里人都很好相处。我今天还去见了她的爷爷跟奶奶……”


    反正,比起前头顾家,季向天觉得自己找的对象,那是天下第一好的。


    ——


    而顾家这边,家里确实正在闹腾。


    顾正容没想到他就是出个任务。回来就看到云凤的妈堵在大门处。


    着急忙活把任务交接,顾正容都来不及休息。就赶紧把云凤妈带进家里。一问,这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顾正容完全没想到,印象中那个说话做事都很有章法的妈,居然真跑去找云凤认干亲了。


    这都是些什么事情啊!


    云凤是最近他接触的女同志里面,最善良最会为人处世的了。


    自己知道自己事。顾正容一直都不认为能娶到条件多好的姑娘。毕竟自家的情况确实不太好。虽然他是个团长,但那是在战场上拼杀出来的。家里没有背景,往上升的路子不容易。


    而且,家里有个寡母,没有亲爹支援。又没有兄弟,只有两个还没成人的妹妹。


    未来奉养寡母,给两个妹妹准备嫁妆,都是他的责任。


    加上他还收养了一个战友的遗孤,以及每个月固定给其他战友家里寄生活费。


    杂七


    杂八下来,他一个月的工资津贴就没了。偶尔还得跟人借点应急。


    就他这样的条件,要找好的对象特别难。


    之前副参谋媳妇介绍的那位女同志。顾正容其实打听过对方的情况。那就是个娇娇女,家里背景是好,但的确不适合他家这样的。要真把人娶进门,那是害了人家。


    至于云凤同志就不一样了。


    ——


    从小生活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作为长姐要负担家里很多重担。这些云凤同志都熬下来了。证明她是一位很能干的女同志。


    加上对方从小就爱帮助大队的人干活。这种乐于助人的人,也更加能体会他收养战友遗孤,接济战友的举动。


    家里是他休息的港湾。顾正容希望未来的妻子能处理好这些事情。能跟他妈跟两个妹妹和平相处。


    要做到这些,只有像云凤同志那样能干善良的人才成。


    他的这些考量,在那天云凤同志找他处对象的时候,顾正容已经一一告知了对方。


    而云凤同志果然十分大度地表示能够接受。甚至对他能坦白自家短板的行为,表示十分赞赏。


    就是这么一场开诚布公的谈话过后,顾正容这才答应跟云凤同志处对象的。


    把决定处对象的过程一五一十跟亲妈,以及两位妹妹交代后。闹腾了一下午的家里终于安静了下来。


    ——


    “那你就这样委屈自己,娶这么一个渔村的姑娘?”


    顾母看着儿子满脸的胡茬子,满眼的红血丝,很是心疼。


    儿子这个样子,就是出任务没有休息。回来还要跟自己谈这些,肯定更加累。顾母十分心疼儿子,加上儿子的分析特别有道理。她竟然找到不到反驳儿子的点。


    “妈,我不委屈。我觉得云凤同志比较委屈。以后真结婚的话,你对人家好一点。她真是一位好同志,不然不会冒着被柴火砸死的危险救了你。我在他们村打听过了。她从小就干家务活。自家的不算,还跑她小叔家帮忙,十分能干。村里人对她都是一片夸赞。她是最适合我们家情况的对象了。”


    说这话的时候,顾正容的表情很正常,语调也很正常。甚至,他还把收养的那个孩子叫过来,摸了摸孩子的小脑袋。


    面对这样正常的儿子,顾


    母倒是噤声了。她儿子就跟他那死鬼爹一样。话说到这个份上就不会改变。


    顾母深深叹了口气:“行,你要娶这样的对象,我说不动你也没办法。那我以后就不管你了。”


    顾正容听到这松了口气:“谢谢妈。以后你就知道,我没有看走眼。云凤同志确实很适合我们家。”


    ——


    很适合顾正容的云凤,这个时候心里可美了。


    果然如同预料那般,她妈在军区找到了顾同志。


    “顾家的房子是军区给分的,正正经经的砖瓦房。就是房子比较少,只有三间。”


    “顾团长已经说了,今天这个认干亲是个误会。他妈没那个意思。”


    “顾团长跟我保证了,等放假就来找云凤。”


    刘招娣从军区回到家里,已经是晚上快八点了。没有吃晚饭没有喝水,她一点都不累。


    一进家门,嘴巴就没停过。说了一堆军区多好多好,顾团长有多靠谱。那顾老婆子有多刻薄。


    总之,就一句话。顾团长保证不会跟云凤分开。以后还会娶云凤进门。


    这可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啊!


    云奶奶见二儿媳这嘚瑟样子,又看看大孙女云凤一副满意的模样,叹了口气:“那家人的妈这样不喜欢云凤。以后嫁过去也不会有好日子过的。顾团长经常要出任务不在家里。凤丫头嫁过去,大部分时候都跟那样的婆婆相处……”


    说了一通过后,云奶奶建议云凤最好跟人断了。


    云爷爷跟着点头。他是旧社会过来的,看多了各种事情。就今天来家里的那顾团长妈,一看就不是善茬。云凤这样能干的姑娘,很容易找对象。没必要嫁进那家,被那女人磋磨。


    可惜,两位老人的一片好心,却没有得到任何人的回应。


    刘招娣依然在那炫耀着军区的各种好。云凤则是一副娇羞的模样在听着。而二儿子则是一副好爸爸样,一切都以云凤的意志为主。


    其他几个孙女倒是不赞同。偏她们的出发点不是为了云凤好,而是嫉妒云凤找到这么好的对象。


    这家……


    云爷爷叹了口气,再次后悔年轻时忙着在外面奔波赚钱。没有好好教孩子。生了四个儿女,每一个省心的。也就老三还有点样子。


    他直接起身,拉着老伴跑对门老三家去了。老二家这个事情,眼不看为净!


    ——


    云苏都准备睡觉了,没想到爷奶跑来倒苦水。然后她就听了一出刘招娣蹲点顾正容的戏码。


    这可真是有毅力啊!


    不用说,刘招娣是想不出这样的点子。让她去的人肯定就是云凤了。


    可见她到底有多渴望跟顾正容在一起。


    云苏有亿点点想不明白她的执着。毕竟云凤家里条件不好,但本人条件在十里八乡来说挺可以的。却偏偏执着于顾正容。


    只能归咎为原著的影响力了。


    “爸妈,你们放心。苏苏的那对象是个好的。今天还大包小包上门来送礼。说是他妈亲自准备的。那家都是文化人,不会搞些歪门邪道的。”


    云妈一听公婆的话,就知道他们在担心什么。


    等公婆倒完苦水后,云妈叫大儿子把老两口送回对门。接着就跟女儿道:“明天你要不去镇上供销社买块好布回来,妈给你做身新衣服。今天小季大包小包来家里了。说不定最近他妈会邀请你上门做客。”


    “上门做客?会不会有点快?”


    云妈一听这孩子气的话,好笑道:“快什么快!又没让你们今天认识,明天就结婚。我们这边男女认识后,处一段时间。合适的话就早点结婚。不然闲话就断不了……”


    云苏还真没想那么多。她也想过跟季向天的未来。但没想到要上门见家长那么快。


    “你不会是担心上门被欺负吧!”


    云妈觉得自家这女儿还真是可爱。


    “这两天看下来,我跟你爸都觉得小季是个好的。这样好的人,爹妈一般都不会太差。早点上门好。买猪还得看圈了。他父母是什么样子,儿女就很大概率会是什么样子。你亲自上门去一趟,亲自体会。比让一百个人打听来的消息,都要准确。”


    ——


    躺在床上,云苏回想她妈的话,觉得还挺有道理的。


    当爹妈的如果道德败坏,儿女很有可能会有样学样。对门云凤家可不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吗?


    她那个二伯,在外头名声很好。云凤也有样学样,在外头名声很好。


    但他们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那二伯就是个嘴上好听,行动


    矮子的人。


    云凤倒是会行动。但这人无利不请早。特别喜欢装样子。


    这样一想,云苏也不担心去季向天家了。


    虽然对方还没邀请,但按照她妈说的。这一天不会太晚才对。


    ——


    第二天一大早,云苏吃过早饭就直接坐上了牛车。


    今天来坐牛车的人还特别多。大队就两辆牛车,最后居然挤满了人。最后来晚的人,只能靠两条腿走去镇上。


    “毛大娘,怎么今天那么多人。”


    平时除了墟日,去镇上的人不多。毕竟大家都要上工,哪有时间天天跑镇上。


    毛大娘:“哎,还不是供销社。这几天去供销社老是买不着东西。家里没煤油了,没洋火柴了,没酱油了,没红糖了。这些都是急用的,跟人借也不好借几次。就只能往供销社多跑几趟。”


    其实可以托人带。但这几天买不到东西。人家也要给自家买。这托人也不好托了。


    云苏没想到物资紧张到这个程度。那红糖确实挺重要的。村里最近有好几个生娃娃的。生了孩子后,他们这边是给产妇做红糖鸡蛋水补身体。下奶的话倒是比较容易,统一的墨鱼汤特别有效果。


    车上其他婶子听到毛大娘的话,也跟着抱怨起来。


    有人看到云苏,干脆问:“云苏丫头,昨天看你那对象大包小包的。他那东西是镇上供销社买的吗?”


    云苏摇头:“不是,那是他从家里带过来的。”


    大家一听羡慕得很。这城里人就是不一样,有钱有票还有地方买到东西。他们渔民买个灯油火蜡都没货。


    大家聊着聊着很快到了镇上。


    ——


    这是云苏第二次来镇上。


    整个县城一共有九个镇,他们这个镇是很小的一个。隔壁镇就是县城,也就是现在的公社。她大伯一家子就在那个公社居住。


    那里记忆中原身去过几次,十分热闹。在这个县城往上,就是海岛设立的市中心。那里对比羊城挺落后的,但却是岛上最繁华的地方了。


    当然,现在云苏暂时没机会去市中心,也没机会去羊城。她就在小镇走走,重点是去买块好看点的布料做衣服。


    供销社一如既往的热闹非凡。


    云苏


    看到好多人手里提着东西出来,心里觉得挺高兴的。今天总算是赶上了。刚牛车那些大娘婶子都挺作难的。


    她跟着大娘们走了进去,看到他们跟售货员说好要的东西,让他们写票据。偏对方要求看介绍信。


    这个操作让云苏都愣住了。


    他们村里的来镇上,确实要看介绍信。但一般都不会有人检查,因为没必要。整个镇就那么大,下面的渔村就那么几个。


    “买东西前看介绍信是我们售货员的义务。不然一个盲流过来买东西,我们还卖给对方不成。”


    村里人开口质疑这个行为后,立刻得到了这么冠冕堂皇的解释。


    云苏过去直接问:“毛大娘,你们昨天来的时候,有遇到要介绍信的吗?”


    毛大娘摇头:“昨天来柜台是空的。我们也没问就走了。今天这不是柜台还挺多东西的吗?居然问我们要介绍信。谁家来镇上买东西还开介绍信啊!”


    穷乡僻壤没人查,所以大家都没有开介绍信。


    “啊,我去找赶车的那两个问问。他们赶车的可能身上带着。”有个婶子想起来这个,撒丫子就往外头跑。


    云苏见状也松了口气。刚想去布料柜台先看看。结果就被饼干柜台的售货员喊住了。


    对方正是那位卖过饼干碎给云苏的洪莉。


    ——


    “姐,是有什么事情吗?”云苏走过去小声问道。看洪莉的样子,估计有什么事情要跟自己说。


    洪莉用下巴指了指后头的办公室:“你们云家坳大队买东西不好买的。要是不着急,叫个眼生的来买最好。”


    云苏听到这个觉得很奇怪。什么叫他们云家坳大队在这里不好买到东西。


    洪莉也没磨叽。她叫住云苏,就是因为看她顺眼。加上看不惯陈香叶在供销社搞东搞西。


    没错,这个事情就是陈香叶搞出来的。


    原来三天前,镇上的供销社开会,说是最近物资供应紧张。为了缓解这种紧张,打击倒买倒卖。规定来买东西的人,要带上介绍信先给售货员检查。


    这个要求其实很正常。因为离开村里就是要介绍信的。实际操作中经常会没有。因为镇上没人查。除非跑公社、市里。但现在人家供销社要严格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