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胃口太大

作品:《科技争锋从融合时空记忆开始

    《科技争锋从融合时空记忆开始》全本免费阅读


    李唐又想起父亲曾经讲过的一些历史故事,比如宋襄公、比如楚怀王。


    讲仁义要分对象!


    敌人的屠刀已经要架上你的脖子,你还跟敌人讲仁义,你不是愚蠢是什么?


    就像现在某些人,对已经上下一心执行遏制竞争国策的灯塔国报以幻想,还奢望什么夫妻重回蜜月。


    这不是愚蠢,就是暗藏祸心!


    镜中的李唐,眼眸中逐渐透射出坚定的目光。


    “零号,我确认对戴维斯实施刺杀!”


    “是,院长,零号已记录。”


    “对于今晚行动消息泄露的排查,你进行的如何?”


    “目前已经排查完所有176人的相关通讯工具或互联网信息,还有在21:31前后五分钟内,这些人接触到的人员情况。


    包括这些人的通讯工具及互联网信息,以及这些人在同样这五分钟内关联到的人。


    总计排查了589人,最终线索都归于【老J】蒋思洋身上。


    事实上,昨晚提前有异动的人员,都是与蒋思洋有关的特别行动组成员,以及蒋思洋单线联系的4个人。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行动提前执行后,只有43人有异动。”


    “这么说泄露信息的人,是和蒋思洋联系的?”


    “应该是,我追查了蒋思洋的相关信息,在那五分钟内,蒋思洋除了往外打电话或发信息通知人逃走外,没有接过任何电话或收取互联网信息,也没有接触到任何人。


    或许那人是用传统方式给他传递消息。”


    李唐思考着,“有点说不通,如果是传统方式,就要见人,但你说那五分钟内,蒋思洋没有见过任何人。


    不对,传统方式也可以通过收听电台、看电视、看报纸或者其他介质物品。”


    零号道:“那段时间他应该没有方式收听电台,电视在那段时间是处于播放状态,但无法确定他是否在观看。


    报纸或其他介质物品不能确定是否有外来的。”


    李唐想了想,问道:“有没有查过,他昨晚是否收过快递、外卖等等?


    不,排查时间从赵老告知我们提前到晚上实施抓捕行动开始,到他打出第一个逃跑通知为止。


    查清楚这段时间内,蒋思洋接触过的任何介质、电话、互联网信息,你都要反复筛查清楚。”


    “好的,院长,排查任务建立,开始执行。”


    李唐叹了口气,看来排查找出那個泄密者,还需要花费一些时间。


    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再去审蒋思洋,可是这样自己强大的催眠能力就会让很多人知晓。


    这个能力,李唐心里是将它作为底牌之一,不想公之于众。


    因为这是一种容易引起他人戒备心理的能力。


    既然排查没那么快有结果,还是早点休息吧,明天还要去看总部用地呢。


    ……


    ……


    次日上午10点,上都市东区临海某工业用地。


    李唐一群人站在一处小土坡上,放眼望去,周围全都是荒滩。


    往东边看去,远远地能看到防浪大堤。


    那边就是东海了。


    往北看去,几公里外越过老河再往北,隐约有些散落的农家建筑。


    还有一两处有塔吊的地方,似乎是建筑工地。


    李唐知道,昨晚抓蒋思洋就是在老河对岸的荒滩上。


    往南看去,西南方向似乎是一片树林绿地,除了郁郁葱葱的树木,看不到别的东西。


    南边数公里之外能看到不少塔吊,显然那边的建设项目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汪秘一直在观察着李唐。


    这两天,李唐的名字从有点熟悉,到被领导多次提起,最终变成此刻的具体人物。


    最大的印象就是,年轻,太年轻了!


    虽然也听闻数学家出成果都是年轻的时候,但是李唐这样有世界级成果的,还是过于年轻。


    有趣的是,他现在还一项国内的数学奖项都没有拿过。


    汪秘并不认为,数学家的李唐会是领导一而再、再而三关注他的原因。


    他已经初步调查过,北都的关、杜两家、南边的叶家,都已经与李唐合作,很多方面涉及到李唐公司的,全都是一路绿灯。


    军方更是已经把李唐当自己人在护着了。


    反而是身为地主的上都本土势力,行动太迟缓!


    这也是触动自家老板采取积极行动的原因。


    为李唐的总部建设雪中送炭,不仅能与其建立私人良好关系,更能因此为自己的政绩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即便如此,汪秘也没觉得李唐能有多么重的分量。


    直到今早凌晨四点,他被自家老板一个电话惊醒,在通报了某人的事情后,又反复告诫在李唐面前必须低姿态,必须保证李唐选到称心如意的总部用地。


    即便此时回想起来,汪秘还是能感受到自己老板语气的持重。


    “李院长,这片地块荒的时间比较长,虽然周边基础配套差了点,但好处是几乎没有什么拆迁的事情。”


    汪秘脸上挂着笑容,走到李唐跟前,解说起来。


    汪秘的热情,自然也感染了随同而来的搞规划的刘局和搞招商的杜局。


    “是啊,汪秘说得没错,搞建设就怕拆迁的事情,多花钱不说,最怕耽误工期啊。”杜局也陪笑地说着。


    李唐微微颔首,“汪秘确实有心啦,不过,刘局,这边越过老河向北,那些地块也是工业用地吗?”


    刘局看了一眼汪秘,见他微微点头,连忙说道:“没错,都是。只不过,还有几户农户没有搬走,租给外地人种了些庄稼。


    您是想要老河以北那片地吗?”


    李唐摇摇头,“不,我是想把这边和老河以北都拿下,不知道行不行啊?”


    汪秘闻言,不由地瞳孔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