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黄文炳:知府,有人要造反

作品:《从妖魔水浒开始

    第157章 黄文炳知府,有人要造反


    什么“山东及时雨、孝义黑三郎”。


    在曹杰崛起的年代,山东第一位扛把子姓曹。


    第二把交椅也轮不到他宋江,而是沂州陈希真这个杀官造反的,便是二龙山“金刚大士”鲁智深,其名声也并不弱于他宋公明。


    青州二龙山,那可是一刀一枪杀出来的名声。


    宋江算得了什么,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又被曹杰操控了舆论,自然名声不足。


    也就生辰纲曾让他火了一把。


    “船火儿”张横作为浔阳江来往南北两岸摆渡人的首领,自不是无脑人,他瞬间便想明白了利害得失。


    杀了宋江,劫了他的道,却是不能去做了。


    因为这不符合利益的最大化,那一包金银才几个钱。


    而且,如果此人和曹家哥哥有故,岂不是大水冲了龙王庙。


    ‘不如将他送到曹家哥哥那里,若是熟人,我便也能卖个好。’


    ‘若是仇人,那更再好不过了,我便拿他当作投名状。’


    于是,张横那张凶煞的脸上挤出笑容,说道“原来是山东宋江,劫生辰纲的好汉……”


    宋江心中苦涩老子劫个劳什子的生辰纲啊,那不是老子做的!


    但他不敢反驳,半辈子养出的“及时雨”名声,还不如被官府冤枉一次来得响亮。


    更重要的是,这人也不纳头便拜。


    宋江只能自己纳头一拜,问道“敢问好汉尊姓大名?”


    “鄙人张横,浔阳江上的船火儿,遇到我是你们运气好。要过江吧!我渡你们过江。”


    听到这话,孔明孔亮两个干啥啥不行,干饭第一名的徒弟,齐齐松了一口气。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张横往南岸来的这时候,正是张顺渡劫的那一刻。


    电闪雷鸣,让张横大惊失色。


    年前张顺第一次渡劫,他可是亲眼目睹,可不就和今夜这般。


    而且看那雷霆落下的方位,正是弟弟的鱼市方向。


    ‘上次劈了个半死,怎又要渡劫?’


    ‘我的傻弟弟啊!你就不能消停消停……’


    张横的命魂也是条鲤鱼,只是大火如血,自幼杀气浓重。


    “那是有人在渡劫吗?”宋江自得了九天玄女的传承,见识都高了好几个层次。


    张横瞥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等雷劫消散,重现朗朗乾坤,张横这才摇着船桨,往南岸卖力荡来。


    而也就在此刻,南岸靠近浔阳江的一个小小客栈内,一个身穿长衫的中年读书人也被那雷劫惊动,站在了岸边遥望着江面。


    “鲤鱼跃龙门?!”


    “不得了,不得了啊!这是要化龙……”


    “真龙若是出世,少不得要危害我赵宋江山,我黄文炳必须向蔡知府汇报,趁早除了那幼龙。”


    此人本是一个在无为军小城里闲住的“在闲通判”,虽读经书,却是阿谀谄佞之徒,心地狭窄,更是嫉贤妒能,胜如已者害之,不如已者弄之,专在乡里害人。


    因为惯行歹事,无为军都叫他做“黄蜂刺”。


    …………


    很快,张横摇着桨就到了鱼市,跳下船直奔划拳吆喝声不断的茅草屋子。


    “阿顺,伱怎么样了?”


    张顺扭头一看,兴奋道“哥,你可算来了。”


    张横将弟弟从头到尾好一番打量“呼!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哥,我能有啥事?快来拜见曹家哥哥。”


    一番寒暄,张横入伙,自不必多提。


    宋江师徒三人也被请进了屋子里。


    “公明兄弟,你怎也到了江州,可真是缘分啊!”


    面对麾下人才济济的曹杰,反观自己,也就两个上不得台面的徒弟。


    宋江心中越发苦涩,脸上却不露分毫,抱拳拜道“竟然在此遇到曹家哥哥,真是三生有幸。”


    “公明这一年多去了哪里?如今那生辰纲……咳咳……”晁盖表情怪异,轻咳一声道“生辰纲的案子已经结了,朝廷也大赦天下,公明的戴罪之身也减了三等,却是不必躲躲藏藏了。”


    不要说晁盖表情怪异,便是刘唐也略有异样的神色。


    生辰纲是他们劫的,这宋公明却遭了无妄之灾,逃亡一年多时间。


    是人也难绷!


    “唉!正是看朝廷大赦了天下,这才来江南寻师访友,没想到遇到了众位兄弟。”


    出门在外,遇到老乡,两眼泪汪汪倒是不至于,喝酒却很有必要。


    第二天,宋江昏昏沉沉地目送曹杰一行离开,去了那江州城。


    他自然不会跟着曹杰。


    心中明了,若是随着去了,自己绝对什么都捞不到,沦为陪衬。


    “师父,我们现在去哪?”孔明问道。


    “去哪?”


    宋江茫然四顾我去哪都是喝他曹杰的洗脚水?这揭阳三霸,怎就被他得了呢!我怎就晚了一步?


    “唉!走一步看一步吧!”


    我就不信在这江州收不到一两个好汉,九天玄女都传下法旨,说这江州城乃是我宋江化龙之地。


    心中闷闷,宋江便沿着江水往前走去,只见前方一派江景非常秀丽,观之不足。


    正行到一座酒楼前,仰面看时,旁边竖着一根望竿,悬挂着一个青布酒旆子,上写道“浔阳江正库”,雕檐外一面牌额,上有苏东坡大书“浔阳楼”三字。


    宋江看了,便道“我在郓城县时,只听得说江州有一座浔阳楼,原来却在这里。我虽不得志,却也不可错过,何不且上楼看玩一遭。”


    宋江到了浔阳楼,那黄文炳却也入了府衙。


    将厚礼交给管家,黄文炳朝着那蔡九禀说道“文炳夜来渡江到府拜望,闻知公宴不敢擅入。今日重复拜见大人。”


    蔡九知府笑道“通判乃是心腹之交,昨晚便一同来入宴又有何妨?”


    他们也算是老熟人了,寒暄片刻,黄文炳饮了一口茶,问道“相公在上不敢拜问。不知近日尊府太师恩相可曾使人来否?”


    “前日有书信来。”


    黄文炳再问“不知京师近日有何新闻?”


    “家尊写来的书信中却是说了一件事近日太史院司千监上奏官家,说夜观天象,罡星照临吴楚,出现了作耗之人。通判久在江南,可知何故?”


    黄文炳深吸一口气,站起身拜道“大人,这是有人造反啊!”


    “何人敢造反?”


    “昨夜我夜宿浔阳江畔,见冬雷震震,却是有贼人欲化龙,这不是造反又是什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