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溜鱼焙面三
作品:《在线厨师:我在乡村烹百宴》 黑夜中,黑蓝交织的衣裳毫无色彩,仿佛这片村庄失去了生机,给人无尽的哀愁。
老人们的皱纹如同树皮,孩子们身着破旧的衣物。
这里的人们究竟过着怎样的日子呢?
这个问题悬在微微和直播间的观众心头,却无人敢于发问。
庭院中的人显得有些拘谨,孩子们带着迷茫的眼神艳羡地看着那几位光鲜的人物。老人们则犹豫地立在原地,目光最终落在村长身上。
“都别站着,入座,宴席即将开始。”
江兵走出,神色泰然,仿佛并未察觉到大家的不自在。他身上的围裙,口中的话语,让村民们感到亲切许多。
村长挥手示意“坐下来,大家都坐下。”
“村长,宴席马上就要开始了。”
江兵笑容满面地说完,旋即返回厨房。
他取出五香牛肉和桶子鸡摆好,紧接着又去准备热菜。
红烧东坡肉,清炖狮子头,咸煎丸子,葱爆羊肉,冬瓜贝类,鸡汁豆腐,酥皮莲藕...
最后,是溜鱼焙面,他提前揉好的面团此刻派上用场。
面团从中挖出一个环,然后缓缓拉长。
再从中一扭,变为两条面条,继续拉扯。
经过数次反复,江兵手中的面变得越来越细。
“他在做拉面吗?”
“太厉害了,像极了专业的拉面师傅。”
“溜鱼焙面就是拉面做的?”
“不是吗?这面不是拉面,主播还没完成呢。”
“感觉这道菜很有趣,继续看,继续看。”
江兵持续拉面,很快,面条细得如同发丝。
“天哪,这也太细了吧?”
“看他拉面我都紧张,生怕会断掉。”
“我连拇指粗的面都拉不好,他居然能拉得像头发一样细,真是高手啊!”
“江兵在我心中就是最棒的厨师,没有之一。”
面条完成后,直接下油锅定型。
一片片,如同小毯子般覆盖在烹制好的鱼身上。
江兵动作不停,朝外大声喊“上菜了。”
微微等人在一旁早已看得入迷,被他的呼唤唤醒。
端着溜鱼焙面,他们眼中满是惊叹,没想到一条鱼的料理竟如此复杂。
就算学会了做鱼,他们也无法掌握做面的技巧。院子里的村民们个个笑容满面,从未品尝过如此地道的经典菜肴。
“哎呀,这道菜我只听过,从没尝过呢。”
“我在外地打工时吃过一次,那味道至今难忘。”
“那你真是幸运,我可是连一口都没尝过。”
“这些孩子才是有口福,这么小就有机会吃到这么多美食。”
随着谈话声落下,微微和工作人员端上了溜鱼焙面。
“这是什么,怎么没见过?”
不是只有高级酒店才有的名菜?”
“好像是,我好像在哪里听过。”
议论纷纷,但无人敢于先动筷子。
他们都难以置信,这些美食竟然是为他们准备的。
江兵端着汤从厨房走出,见大家还未动筷,有些疑惑
“怎么不吃呢,是不是菜有问题?”
许多小村庄拥有独特的习俗,新来者往往忽视了其中的禁忌。
村长摇头,起身说道
“并非菜肴的问题,只是大家都不敢相信而已。”
众人的心思,彼此心知肚明。
微微笑中含泪,唯有江兵淡然笑道
“既然问题不在食物上,那就快吃吧,热乎着呢。”
“如果不够吃,直接到后厨找我,随时加餐。”
见江兵欲走,村长连忙拦住“你们不一起用餐吗?”
江兵在围裙上擦擦手,笑着解释
“我们厨师有规定,不能与客人同桌用餐。”
村长想了想,确有此事。
然而此刻情境不同,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还没等他再劝,江兵已指向厨房
“您放心,我们就在这里,不会饿着肚子的。”
村长被逗乐,只好放行。
微微笑等人跟随江兵返回厨房,透过窗户看着村民们大快朵颐,心中五味杂陈。
“这里的居民生活真的很艰难,我们应该如何帮助他们呢?”
“不如我们帮他们修建房屋?”
“给他们购置衣物怎么样?”
“我觉得捐钱更实际,他们手里有钱,想买什么自己决定。”
几人讨论良久,发现江兵一直沉默,纷纷看向他。平时最活跃的人,今日为何一言不发?
江兵仿佛没察觉众人的目光,专心致志地揉着面团。
在中间戳个洞,然后开始拉面。
面团时不时砸在案板上,发出“啪”的声响。
面条从手臂粗细变得比筷子还要细,他才停止动作。
锅里的水早已烧开,他将面条扔入水中。
用筷子搅拌,防止面条粘连。
微微笑起身,主动帮忙摆放碗筷。
“你觉得我们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江兵抬头看了她一眼,手中的动作不停。
“他们的房子并不需要修补,他们需要的是希望。”
众人一怔,疑惑地问“什么意思?”
不只他们想知道,直播间里的观众也在追问。
“主播这话是什么意思?”
“江兵是不是觉得这些人生活得太绝望,没有希望?”
“那些人脸上的表情毫无生气,只有死气沉沉。”
“什么是希望呢?”
“江兵到底想说什么?”
“我好像懂了他的意思,哎呀,突然觉得江兵真是个深思熟虑的人。”
江兵从旁边的砂锅舀出鸡汤,分别倒入几个碗中。
接着捞起锅中的面条放入鸡汤中,撒上翠绿的葱花。
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鸡汤面完成了。
“人在饥饿时,食物就是希望。”
“他们的希望不在于住新房,穿新衣,而在于他们仅有的那些孩子。”
江兵将面条递给众人,轻声说道。
众人恍然大悟,纷纷探首张望。
果然,那一群孩童尽管衣衫破旧,却深受村民们的呵护。
然而,这些孩子似乎未曾涉足学堂。
已是青少年的他们,早已错过了受教育的最佳时期。
江兵捧起碗中的面条,先品一口汤,惬意地轻叹。
“我打算资助他们读书,待他们长大,自会寻得离开此地的道路。”
“长辈们看到后辈有光明前景,内心定会欢喜。”
“至于提升村民的生活条件,我还在思索对策。”
他吸溜着面条,对镜头发问“你们有什么建议能改善他们的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