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清算筹码离场

作品:《吕颂梨秦晟

    薛诩秦晟嵇无银等人送走了运粮的大船,天已大亮。


    秦晟伸了伸懒腰,招呼刘二喜,“走吧,该我们干活了!”


    刘二喜立即应道,“得嘞。”


    一旁的嵇无银佩服地看着他,忙碌了一晚,还如此神采奕奕,这一届的年轻人都这么精力充沛的吗?


    最近这段时间经历的事,让嵇无银无比深刻地意识到自己老了,这天下,终究是这些年轻人的。


    随后,他们回到城内。


    秦晟立即带人去起了最后一大仓粮食。


    伍仁南下时,除了运往南地的货外,还拉来了一批人。这批人以杨威镖局以及秦家的亲兵为主,还另外带上了一些他们在军营里新吸纳的非常得他们信任的士卒。


    毕竟他们这趟出来干的活,风险还是有的,非自己人不可信。


    杨总镖头熟练地指挥着大家干活,他们这算是重操旧业,配合得不要太默契哦。


    秦晟带人起粮仓的时候,薛诩派人去谢府,和谢湛打了声招呼。


    薛诩还没走,他要等所有人都走了之后再走,主打就是一个操心。


    听到薛诩派来的人说,秦晟他们有一大批粮食要走北门运走,让他们做好准备。谢湛猜测这批粮食一定不少,脸顿时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这么多粮食从城内运出去,如果不做好防控,很容易引发暴乱。


    暴乱一起,秦晟等人固然损失了粮食,但他和南地郡守责任更大,难辞其咎。


    谢湛将事情告知南地郡守,接着,他们不得不调派更多的人手去了北门,先将北门的难民调走去干活。


    还有大量的官兵士兵,都调了过去布防。


    宁长歌是决心前往辽东郡的书生之一,而且是态度比较坚决不容易被动摇的那一批。


    因为他为人疏财仗义,在读书人中又比较有名望。


    他决定北上的消息在圈子里小范围地传开之后,他的好友们以及同窗同年都来询问他,可否一起结伴同行。


    宁长歌自无不可。


    于是,一个喊一个,朋友带朋友,这队伍就有点大了。


    宁长歌得知一起北上的读书人竟然有百多人之后,给吓了一跳。


    他寻思着,他们这队人武力值不行,安全起见,他找到伍仁伍掌柜,想问问可不可以一起结伴同行。


    可是当时伍仁已经决定跟船北上了,且他还是水路运粮的负责人之一。


    于是他告诉宁长歌,他因为有要事在身,需要走水路回辽东郡。而且他们这些读书人最好是走陆路北上,毕竟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嘛,多走走,多看看,对他们有利。


    接着又说道,如果他们有需要,他可以为他们引荐一个人,他们这些读书人可以跟着他的车队北上。


    宁长歌就想见见人再说。


    伍仁就给他们引荐了一番,他为他们引荐的人不是别人正是秦晟。不过秦晟此时化名吕六爷,他毕竟不好以真实身份抛头露面。


    宁长歌在伍掌柜的牵线下,与吕六爷见了一面,对方对于他们一起结伴北上的请求并无二话,并约定了出发的时间。


    这时,以宁长歌为首的读书人已经从北城门出了城,在城门的一处空地上等着与吕六爷汇合后好出发。


    他们百多号人,十几辆马车,就停在北城门半里地外。


    城门外不少难民好奇地看向他们。


    这时,官府已经在给难民登记,并且一批一批地安排去干活了。


    尽管官府的人已经尽量将难民提去干活了,但仍有不少难民徘徊在北城门外,只是他们都被官兵士兵驱赶到了一旁,空出了一条很宽敞的大路,从城门口延伸至外面。


    谢湛和南地郡守此时上了城楼,他们刚上去不久,城内就有了动静。


    只见刘二喜一马当先,易了容的秦晟紧随其后,后面紧跟着运粮大队。


    谢湛站在上面,面无表情,居高临下地看着秦晟。


    秦晟察觉到视线,眉毛微扬,与他凌空对视。


    刘二喜“六爷,城门到了,我们要出城了!”


    晟收回视线,轻夹马腹,便穿过了北城门。


    秦晟他们这支运粮的队伍浩浩荡荡,一眼看不到头。


    头已经出城去了,尾巴迟迟未现。


    谢楠低语,“家主,这批粮食大概是十万石左右。”


    他当然知道!谢湛忍不住磨了磨牙。也就是说,吕颂梨他们弄走了他三十万石粮食!这个数字符合他对朱家隐藏粮食数目的估算。


    岳澍看到秦晟,就连忙带着青壮跟上,护卫在粮队两侧,而岳家村的老弱妇孺则也跟了上去。


    岳澍动了之后,又陆续有几波人动了。


    等粮队尾巴出了北城门,后面还缀着一大批灾民难民。


    宁长歌这些书生看到吕六爷的粮队后,都傻眼了,这——这——


    所有人都没想到,他们一起出发的队伍如此庞大!


    “宁兄,我们还走不走?”


    宁长哥一咬牙,“走!”


    他们也连忙跟上!


    从城门上看,可以看出一波波的人缀了上去,粮队就像树干,这些一波波的人像是一片片树叶。


    “这是?”见到这一幕,南地郡守不断地擦汗,“这些人不会跟着粮队北上吧?”


    “很明显,就是的。”


    南地郡守呢喃,“辽东商会什么时候串联了这么多人的?”


    谢湛面无表情地看着。


    估摸着,辽东商会这只粮队,大概带走了两三万的灾民难民。


    “其实这些难民走了也好,正好减轻了官府的负担。”这些灾民难民走了两三万人,他们还有几十万需要安置呐。


    南地郡守一边说,一边觑了旁边的谢湛一眼。这位是狠人哪,几个月前,还是被流放过来的,如今后来居上,带着家族,一跃成为南地最大的世家。这心智这手段,连他都叹为观止。


    谢湛没说话,确实,他旁边这位说的有点道理。


    但谢湛是很敏感的,这些老百姓,原本是属于南地的,一如他家笼中的鸡鸭,又如那放牧的牛羊,多了,少了,哪里好,哪里差,都影响着南地的发展。


    而且这些人口是税收的来源,兵丁的来源……


    甚至他怀疑,好的都被辽东商会给挑走了。


    但是,这些人被辽东郡的人忽悠了,要离开,他没办法。


    谢湛垂眸,到了这会,吕颂梨的人算是彻底清算筹码离场了。


    吕颂梨,后面一直都是你在出招,这次轮到你接我一招可好?


    下一次的较量,将由他来开启,战场就定在辽东郡。


    辽东郡那边看着很是繁荣昌盛,却不知危机早已暗藏,吕颂梨,不知你能否接得住我这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