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被公主说得高兴,他走到中堂,来回踱步,“瑕儿若能得胜,朕必重赏。”


    “珺儿很知道为父心事,带来的消息的确是好消息。”


    公主低头道,“还有件事,说出来父皇未必高兴,可女儿还是得为九弟说一说。”


    这句话大有深意——


    说明下面说的事和她没关系,是九皇子的事。


    这种撇清让九皇子意外,以为姐姐是求自保,不想与凤药扯上关系。


    “是为那个宫女,父皇也知,凤药差点被女儿任性淹死。”


    她语气轻松,并不把淹死个宫女当回事。


    皇上脸上的笑意消散,负手聆听女儿说辞。


    “说实话,一个宫女而已,父皇怎么处置都不为过,不过九弟为人忠厚仁义,说那宫女在他落魄时对他有恩。”


    “他不放心就这么离开京城。”


    “倒也不求别的,只想让父皇亲自审一审姓秦的。”


    “若是有罪,也好叫九弟死心。”


    九皇子听完公主陈情,很佩服皇姐。


    这些话,由一个最不在意秦凤药生死的人说,才最合适。


    与凤药有牵连的人来说情,不管多在理,都是徇私。


    公主先撇清自己,再说情,反而公正。


    “女儿不在乎她死活,只是好奇一点,她究竟是不是六王爷的人。”


    “说实话,女儿不信李琮蠢到真安排了眼线,非在这个时候供出来,加重自己罪责。事出反常必有妖,挖掉秦凤药,究竟对谁有利对谁不利?”


    “再说,真是六王的人,为何亲近九弟?”


    皇上点头,“是有可疑之处。”


    “那便现在就提审,我与九弟也想听听,不知父皇可否准许。”


    皇上经过几件事,已对公主刮目相看。


    他发现,自己的女儿很有政治头脑。


    杀伐决断不输男人,唯一不好的是性格太刚。


    放在女子身上是缺点,若是男人倒也无不可。


    她与四皇子,同为皇后所出,性格与皇后相似。


    但四皇子只继承了皇后的刚烈,却缺少头脑。


    公主不同,她天生聪慧,打小学什么都快。


    若用到正经地方,能成为一号人物。


    还是那句话,可惜了是个女子。


    上应了。


    凤药没想到公主如此快速就办好此事。


    到殿堂上,她面容平静,整理好头发,对着皇上跪下。


    “你毫不惊慌?是被揭穿身份已经心死了吗?”


    皇上不似从前对凤药那样亲切,沉着脸问。


    一边坐着公主和九皇子。


    凤药磕了个头,“奴婢初时是惊恐的,却在大牢里想清一件事。”


    她抬头,清亮的眼睛与皇帝对视,毫不畏缩,“奴婢知道,皇上乃心地清明之君,绝不会冤枉奴婢。”


    “所以奴才不再惊恐。”


    皇帝把玩着手中一方墨,那是“九龙戏珠”墨方。


    是凤药被下大牢之前,刚拿过来的。


    没一个宫人像她那样细心周到,为自己把什么都想到了。


    也没人知道他其实很爱食甜,日日为他准备茶点。


    “凤药是从六王府出来,六爷说我是他的人,从根上说我无从辩驳。”


    “皇上可查,六王哪件事是出于凤药给的消息而做出的决断?”


    “没有。”


    “说我是六王的人,倒不如说我是常家的人。”


    “说我是常家的人,不如说我只是云之小姐一人的人。”


    “我与小姐情同姐妹,不会做糊涂事,让六爷受害而牵连小姐。”


    “再说白些,我不可能帮六爷争夺什么,连累小姐。”


    “入宫之后,我眼里只认皇上,非说我是谁的人,那奴婢是忠于皇上的。”


    “至于……说我与金大人有私情……”


    “这个不必说,朕并没信过。”


    凤药惊讶地看着皇上,皇上说得认真。


    但对于前头的辩白,却似信非信。


    她心一狠,“奴婢斗胆,请九皇子与公主回避一下,我有私密事说于皇上。“


    公主先起身,九皇子不得已也跟着,两人退出殿外。


    凤药面露犹豫,开口问,“皇上可记得有一次在书房,皇上要把领军之权给六爷。”


    “当时奴婢正在为您烹枫顶红。那种茶整个皇城只有六爷府上有。”


    皇上想起此事,对李琮的僭越很恼火,当时凤药还告诉自己,六王宠妾穿的鞋面,用金陵云锦所制。


    那料子原非王爷所能用的衣料,更别说制成鞋面。


    连公主这样的个性,也没见她光明正大将金陵云锦做成鞋子踩在脚下。


    李琮僭越之心,昭然若揭,皇上心中生了气,当即打消给李琮领军之权的念头。


    凤药知道说出这件事,必定让皇上对她的看法有所改观。


    不会再把她当做那个心机单纯的小宫女,但事出紧急,只得从权。


    果然,皇上看着她的眼神变了。


    “你明知这么说,会让朕对李琮心生嫌隙,从而变了主意不把军权给他。”


    药老老实实答。


    “为何?”


    “奴婢以为……六爷,并无治世之才。私心过重,不合适为皇上做护卫大臣。”


    皇上点头道,“朕知道你聪明,万不要被聪明所误。”


    “奴婢既聪明,便知道这禁宫中只能以皇上为尊。不敢生出异心,否则便算不得聪明了。”


    皇上被她说服,追问,“朕信你不是李琮的人,但你忠不忠于朕,倒也两说。”


    凤药在大牢里已经考虑过。


    关于她的未来,关于她对金玉郎的感情。


    平时很少能这么安静思考问题。


    在这样一种危急的情况下,又空出大段时间,反而想得清楚。


    她认定自己的心意,便决定不论遭到什么反对,也要这么做。


    于是,她正色道,“皇上请允许奴婢跟随九爷奔赴南疆,奴婢会为皇上盯住九爷,同时盯住金大人,每三天写密信与战报一同送入京中。”


    皇上没想到凤药会以这种方式证明自己。


    他皱起眉问她,“你可知打仗意味着什么?”


    “对方凶残你又了解多少?”


    凤药依旧坚持,“奴婢有所耳闻,更憎恨倭贼,虽然我不能真枪真刀与他们搏斗,但可以在营房为我们的士兵做些事情。”


    “包伤口,准备食物衣服,对接清点粮草,总之奴婢绝不会当废物。”


    皇上思考片刻问她,“你想好了?”


    凤药坚决地点头,“奴婢在掖庭就想好了。”


    皇帝没想到凤药肯冒险上战场,为自己做眼线。


    倘若己方输掉,身为一个女子,比之男子承受的结局加倍惨痛。


    就目前形势来看,大周输掉战争的可能性很大。


    一方面皇上想知道真实战况。


    一方面也想盯住金玉郎和李瑕,知道他们的一举一动。


    凤药很合适这个角色。


    “朕允了。”


    凤药向皇上恳请先不要告诉九皇子。


    她不再和九皇子打照面,先去准备开拔的行李。


    待出发时她会持圣旨直接跟过去,到时再见。


    九皇子和金玉郎绝对不让她跟着奔赴千里。


    为了迅速赶到泉海他们只能骑马。


    那便是轻骑,带不得许多东西。


    光是日夜兼程、风吹日晒,就不是寻常人所能承受。吃喝也会短缺。


    这么长的路程,乘车都疲累不堪,更别说是骑马。


    有时过了投宿点就地安营扎寨,睡在野外。


    出门在外,女子又多有不便之处。


    凤药虽能吃苦,可这种事情的确不合适女子。


    何况从青石镇回到常家起,她习惯了锦衣玉食。


    早已不是当年吃高岭土的小女孩。


    他们一定千方百计阻挠凤药。


    不如开始行军她再跟去,省了许多口舌。


    凤药靠着面圣逃出牢笼,但从军却是比坐牢更可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