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情势,他们都没预料到。


    本以为皇帝出事,宫禁以外由自己掌握的虎奔军与四皇子的善扑营互相牵制。


    等夺过中央军的军权,便可在禁宫内为所欲为。


    现下的兵权一乱,他摸不到头脑。


    同样迷糊的还有四皇子。


    他觉得父皇是病糊涂了,仗着四皇子身份,在广运门同侍卫吵吵起来。


    可他忘了带腰牌,队中净是没品阶的小兵,没人识他也不放行。


    硬挨了半个时辰才见到一个能叫上名字的六品小武官。


    可惜那个武官此时只是编入巡逻队的一个小兵。


    队伍不按品阶来。


    老四到处张望,看到慢腾腾走出来,一腔心事的六弟,忙高喊六弟。


    李琮一看他模样便知他碰壁了。


    走过来将自己遇到的情况同他讲了。


    四皇子抱怨个不停,六皇子劝他,“此时四哥最好叫下人去拿腰牌再进宫。”


    他不理会皇四子,自己出了皇城。


    直接找到专为皇室宗亲说媒的官媒人,让对方为自己去安国公府说亲。


    老国公掌握着中央军军权数十年,对皇上忠心耿耿。


    外围防卫打乱了,禁宫内围呢?


    中央军现下什么情况?


    若皇上依旧信任安国公,娶了国公家的女子,就能得到第一手情报。


    情报对四皇子和六皇子来说,价比金贵。


    对玉郎来说却唾手可得。


    负责管理宫禁防卫的可统称为“领侍卫内”。


    那些兵卒不管金羽卫还是善扑营,都算“卫内”一块。


    卫内本就是他职责的一大部分。


    “领侍”的太监们并不起眼,却是不可小视的势力。


    已全部被他数年经营收于麾下。


    东监御司监视百官行止,密切掌握所有官员在朝廷的动向。


    对有谋反意图,且有证据的,可直接斩杀。


    此次所有的举动,都出自他手。


    是他打乱外围巡逻的编制。


    这样谁也不能完全掌握某一个队伍。


    也是他求了皇上旨意先不许内宫两个最有权势且有儿子的女人随意见客。


    宫中一大情报来源出自太监。


    自己能收买太监,她们也能。


    谁也不知道这些能在宫里自由走动的人会传播出什么消息。


    皇上并没有传说的那么糟糕。


    病危的样子也是做出来的。


    看谁最先急不可耐跳出来。


    皇上很失望地发现他的两个平日争着“孝顺”的孩子,没有一个在他病重时守在榻前。


    一个两个出了含元殿便向自己母亲殿中赶。


    玉郎防范森严除了因为皇上身体的确不好。


    也是因为得了情报,牧之就快回来了。


    他不但暂停了南边的骚扰,还将对方统帅带回了国都。


    这是大好机会,不知牧之费了多少精神。


    密报上说,常牧之巧舌如簧,几乎说动对方所有精兵强将一起跟着回来。


    后面就看皇上的了。


    金玉郎张开了一张天罗地网,网上带着毒刺。


    只等一声令下网住企图进犯大周的所有倭贼头领。


    所谓擒贼先擒王,一举杀光这些贼首。


    即便对方想再作乱,重振旗鼓也需要时间。


    如此便可先对大月氏用兵,灭了大月国不是没可能。


    金玉郎凭多年对敌手的侦查,有这个自信。


    四皇子终是等来腰牌,进去瞧了瞧自己卧床不起的老父亲。


    之后一样被侍卫拦在清思殿外。


    玉郎需要皇上自己看到四、六两子暗藏的野心。


    这野心已经膨胀到能让他这个老皇帝不得善终。


    …………


    六皇子没让金玉郎失望,他托的皇家媒人去到国公府上。


    老国公爷亲自接待,来人是给六皇子提亲。


    说的是老国公大儿子的幼女。


    此女庶出年十四,论身份,能嫁给六皇子做侧妃,并不算低嫁。


    老国公却客气一番说自己这个孙女还小,家中舍不得,要再留几年。


    老国公话很干脆,谁来说现在也不能许配。


    媒人听他话音,知道对方真心不想结这门亲。


    她将意思传达给六皇子。


    六皇子暗骂了声老狐狸。


    没想到天将傍晚,宫里传来一个消息,无异于晴天响雷劈在他头顶。


    老国公爷自请卸了皇城防卫之权,并交出黑金双鱼兵符。


    他算了下时间,应该赶走媒人,国公便进宫面圣了。


    非但如此,国公爷还向皇上请旨将自己大儿子调至川陕边区练兵去了。


    说是为国囤兵,以为后计。


    自打开国有了国公府,时至第四代孙仍然兴旺,不是没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