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北方,激变!(6k)

作品:《我在水浒捡尸成圣

    《我在水浒捡尸成圣》全本免费阅读


    “呵呵,适才相戏耳.”


    杨长反应极快,端起酒杯笑呵呵搪塞:“你我老友相见,岂能一直谈公务?二哥酒都没尽兴,要是招待不周,怕雷兄不会高兴。”


    “雷霸兄长?你跟他也有私交?”


    “那是自然。”


    看到马报国如此激动,杨长立刻顺杆往上爬,“五月北伐军回撤,他曾随军来过沁州,并帮我破获了反贼案,说起来我升任观察使,有雷兄一份功劳。”


    “自大内一别,我们已经很久没相见,没想到他竟来过沁州.”


    同袍之情刻骨铭心,马报国提到雷霸情绪突变,不让人劝就自斟自饮。


    杨长见状向武松使眼色,之后频频向马报国敬酒。


    一杯接一杯往喉咙里送,昔日打虎英雄自从做了杨长副手,摇身一变成了酒桌上主陪。


    而杨长自从踏入炼气境,【洞察之眼】能让身边兄弟尽展其才。


    武松心甘情愿喝工作酒,他负责与马报国把盏劝酒,杨长则在旁边借醉套话。


    不套不知道,套了竟有隐情。


    郭药师雄踞燕京不能制,朝廷鞭长莫及体会不深,谭稹身为北方最高军事统帅,怎能容忍有管不住的手下?


    综合王安中、詹度等人的情报,谭稹决定不与郭药师正面冲突,而是新起一军制衡常胜军。


    兵法有云,谋定而后动。


    谭稹在没上奏朝廷前,提前派人到河东各州摸底,有了相关数据再上报徽宗。


    有了具体招募人数,朝廷才能安排相应的装备、给养,这也是他投桃报李送出的机会,梁师成、王黼可趁筹备军需敛财。


    常胜军有五万正卒,食粮兵、降兵号二十万。


    谭稹计划募兵六到十万人,他派往河东各州的募兵者,要求小州至少五千人,人口多的大州则为八千至一万。


    他这思路,与后世先开工、后立项类似。


    提前确定好募兵数量,圣旨一下即能规模成军。


    马报国喝得得烂醉,被武松扶回驿馆安歇。


    杨长等在门口,武松出门即蹙眉上前,小声问道:“三郎准备怎么做?既然谭稹下了死命令,想赖掉估计行不通,剩下只有直接举事,或者秘密处理掉此人,这样能拖延些日子,以及听吩咐任其募兵.”


    “各方面准备不够,现在举事很危险,马报国有恩于我,秘密处理非好汉所为,只能任其在沁州募兵。”


    “好吧,这样最稳妥,只是咱们沁州的兵源,白白要少五千。”


    “怎么会是五千呢?我打算让他招一万。”


    “什么意思?”


    武松猛晃了晃脑袋,心说我今天也没醉啊,怎么听到三郎说胡话?


    杨长把武松拉到僻静处,意味深长说道:“谭稹要募兵六到十万,绝不可能全部陈兵边境,这样不但对补给有压力,也会让局势变得紧张,我猜至少半数会驻留在各州,等到战时再集中开赴前线。”


    “三郎意思是”


    “我要把一万人留在沁州,这样就能明目张胆的训练,朝廷还会配发兵甲、战马。”


    “妙啊。”


    武松双目圆睁,喜道:“还是你脑瓜子灵活,要是真能够这样处理,谭稹想招多少都行。”


    “太多惹人起疑,算上我们之前的部曲,及阮氏三雄来投的水军,总兵力已接近两万,应该与梁山打完青州时,军队的规模差不多。”


    “那时的梁山不能比,各山头喽啰组成的队伍,士兵覆甲程度不足一成,这一万人要是能够全甲,战斗力必然不俗。”


    “是啊,我争取再多要点。”


    “嗯?”


    杨长得陇望蜀,已有了好对策。


    兄弟两人作伴回府,看到街头店铺都提早关门,都在筹备过年相关事宜。


    去年梁山剿灭田虎,整个沁州就如风中老树,凋零得没剩几片叶子,而杨长仅仅治理一年,城市又恢复了生机。


    回到后宅已经天黑,只见东西厢房皆暗,北面正房挂着灯笼。


    杨长本想先见一见赵福金,寻思让她出面对马报国说项,但公主消息就有可能泄露,最终还是迈步走向正房。


    扈三娘因为杨煌缘故,向来对赵福金爱屋及乌,在家对她既尊重又照顾。


    今夜该扈三娘值班,若是杨长打破规则去西厢串门,扈三娘说不定会直接成全。


    算了,男人的事,自己解决。


    次日用完早饭,铜鞮城还笼罩在薄雾之中。


    杨长缓步进入州府衙门,就看见马报国正焦急踱步,武松则在一旁陪着说话。


    这厮昨夜宿醉,竟能这么早爬起来,着实让人惊讶。


    “喏,杨观察到了。”


    “观察来得好迟,昨夜你也喝多了吧?”


    “呵呵,是啊。”


    “先说好,今日不再吃酒,省得醉了误事。”


    “也行.”


    杨长话还没说完,马报国就着急迎上前,正色说道:“观察事务繁忙,不必每日作陪,你派个人配合就好,估计走完沁州四县,前后需得半个月时间,咱们今日就开始吧?”


    “就快过年了,也没什么事,今日还是由我作陪,不知谭宣抚募完兵,会带到什么地方训练?此时晋地天寒地冻,若是北边山区下大雪,行军会相当困难”


    “我们先统计兵源人数,训练之事容我上报后再说”


    “了解。”


    杨长微微颔首,对武松先使了颜色,再指着府门示意:“请吧。”


    “哦”


    马报国喃喃回应,随后跟着杨长走出府门。


    很快有军校牵来两匹马,杨长便带着马报国打马出城,径直向城外兵营而去。


    马报国还以为去乡上募兵,当发现目的地竟是沁州兵营,遂叫住杨长提醒道:“杨观察,我们来此作甚?我要赶在上元节回代州,你就不要浪费时间,快去张榜募兵才对”


    “马兄别紧张,保证误不了你的事,冬天大家都起得晚,此时募兵也没几个人,咱们先看看沁州兵马操练。”


    “这也罢”


    见杨长执意如此,马报国只得入营。


    稍后来到校场,看到林冲正在组织操练,将士们手持棍棒挥舞,呼喊声雄壮有力。


    “怎样?还能入眼么?”


    “还不错。”


    “前面演武那将,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他在剿灭田虎回京之前,不愿再跟宋先锋南下,便留在沁州继续当教头。”


    “豹子头林冲?我听过他的名字”


    马报国回应完杨长,又催促他快安排募兵,否则影响自己公务。


    “马兄放心,影响不了的,喏,名册拿来了.”


    “名册?”


    “开春前分发丈量土地,已对各地人口做了统计,马兄可以根据名册所录,按乡村直接去征募即可。”


    “原来.”


    马报国恍然大悟,心说杨长早做了准备,难怪一点都不着急。


    杨长则趁他看名册之时,在旁小声进言曰:“马兄若是时间紧,我可以派人代为征募,人数确定五千不能再少?”


    “五千是最低要求,你这里.”


    马报国连翻了几本,默算每本最后小计数量,最后露出惊讶之色:“沁州有青壮两万四千五,之前五千我都说少了,需要增加至八千才合理。”


    “不伱怎么还加价?”


    “并非我临时加价,实则真实任务就是八千,是我考虑到沁州实际情况,才申请以五千为标准,为了国家收复燕云大计,只能苦一苦沁州百姓.”


    “嘶”


    杨长倒吸一口凉气,装得非常不愿意,紧跟着突然凝眉拍腿,正色道:“既然为了国家,我认为八千人都少了,就让马兄募兵一万,再回去交差!”


    “当真?”


    “男儿一诺千金,杨长说到做到。”


    “那太感谢了”


    马报国喜出望外,握住杨长手臂直晃。


    杨长又凝眉追问:“沁州去年遭了冰灾,这万人是诸县半数青壮,他们此去从军会发饷吧?另外会不会配发兵甲?”


    “观察不必多虑,他们待遇会非常好,谭宣抚作为大统帅,会亏待自己新军?”


    “说得也是,新募士兵什么时候北上?此时天寒地冻行路不方便,要不要我们帮忙训练?”


    “估计明年开春之后,有劳杨观察先在沁州作训,等我回去上报谭宣抚,再通知什么时候北上代州。”


    听了马报国诉说,杨长心里的悬石终于落地,果然和酒后套出信息一直。


    马报国看完青壮名册,再也不催杨长带他下乡去募兵,而是饶有兴致观看林冲练兵。


    杨长趁机进言:“林教头尤擅马战,到时可以多配些战马”


    “嗯。”马报国颔首回应:“我会向谭宣抚建议,原以为来沁州会很赶,没想到杨观察做事有章法,简直是河东诸州表率。”


    “马兄休夸,我做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该夸就得夸,如果有谭宣抚为你撑腰,不用怕他人说三道四。”


    马报国出言安慰,杨长似乎深受感动,抱拳铿锵道:“全靠马兄美言,杨长无以为报,对了,沁州有五千驻军,必要时可充当新军使用,但覆甲只有不足两成,如果能配发足够的甲胄,他们比新募之兵能战,马兄此番回代州如果方便,可向谭宣抚提出这建议.”


    “妙啊,此计甚妙。”


    马报国抚掌而笑,表示回到代州定会建议,他把募兵任务交给杨长,后在沁州醉了两天,就带着随从尽兴而还。


    年前这小插曲,为杨长增添了节日欢乐。


    能够空手套白狼,又能光明正大募兵练兵,自然不能错过谭冤大头,不过他并没有着急募兵,想等有确切消息再说。


    若雷厉风行征募一万人,他们就会提前吃官仓的粮食。


    创业初期,要精打细算,能省就省。


    转眼冬去春来,到了宣和六年三月,马报国奉命再至沁州。


    在这之前,谭稹已上奏徽宗‘药师难驯’,请求在河东各州进行募兵,成立‘义胜军’以制常胜军。


    赵佶对郭药师恩宠有加,之前关于他的参奏皆按下不理,去年虽然也曾问计宿元景,但考虑到要用郭药师防范残辽,这件事就慢慢拖到了现在。


    能批准成立义胜军,并非是谭稹谋划得妥当,而是被形势推到这一步。


    去年张觉叛金降宋,却在出城接旨时被金军伏击,当即与城中部曲被分割开,他情急之下仓惶逃入燕京寻求庇护,徽宗的圣旨也在逃跑时,被追击的金兵所截获。


    金国由于在进行权利交接,没有大统帅坐镇前方平叛,一时没能打下坚固的平州,所以他们明知大宋招揽张觉,也没派人问责和索要降将。


    甚至在年前,金国‘贺正旦使’与‘告哀使’,一前一后到汴京谒见徽宗,都只字不提平州张觉一事。


    (贺正旦即贺新年,告哀即通报阿骨打离世消息,大宋按照邦交礼仪,也要派贺正旦使回礼,以及吊慰使去金国吊唁)


    金人在吞辽过程中,练就了军事为主、外交为辅的策略,所以对平州事件非常隐忍。


    军事上站稳脚跟,外交谈判才有底气。


    年末,斡离不(完颜宗望)回到平州前线,金帝吴乞买命他与粘罕(完颜宗翰)总理对外军事,他调度兵马围攻几个月,终于将营滦平三州全部拿下,这才发军牒要求按大宋盟约,送回逃往宋境的张觉等叛将。


    从张觉兵败逃往燕京,到斡离不成功夺取营滦平三州,时间跨度约长达半年之久。


    这期间,燕山府的宋军想帮而不能帮,甚至为了装作不违背盟约,对斡离不派人来求请军粮帮助,王安中还得当冤大头提供援助。


    所以当金人的军牒送至燕京,王安中只得派人飞马请示徽宗。


    徽宗自知理亏,但不能真把张觉送还,因为他就藏在郭药师军中,遂根据蔡攸所献假首级之计,嘱咐王安中先行拖延,拖不过再用假首级冒充。


    后来被金人识破,双方又拉扯了好几个月,赵佶万不得已给王安中密旨,令其逼杀张觉向金人交代。


    郭药师同为辽人降将,赵佶担心杀了张觉兔死狐悲,这才想起多人参他没人臣本分,在燕山已有尾大不掉之势。


    于是召蔡攸、王黼等臣商议,最终决定拜郭药师为太尉诱其入京,可惜郭药师以燕山有贼作乱为由不至(杨过、小龙女)。


    直到这一刻,赵佶才生出警惕心。


    谭稹奏疏来得逢时,赵佶不但拍板同意组建‘义胜军’,并要求王黼等人按需全力配合,让新军待遇超出常胜军。


    马报国复至沁州,杨长承诺的上万青壮,当时还在田间地头。


    这就像马老师布置寒假作业,杨同学开学还一个字没动。


    杨长当时并不慌,这些乡勇去年曾作轮训,召集起来非常迅速。


    他则借口春耕农忙,让众人回乡帮家里忙,当即让孙安、鲁智深下县,约定三天内到铜鞮集结。


    马报国来时三月初九,到十二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