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会前谈话

作品:《权变

    去市委的路上,吴若兰没提买新车的事情。


    倒是问起杜玉峰,被炸的那辆车的保险相关的事情。


    杜玉峰苦笑道:“保险倒是及时报了。”


    “隔了两天,保险公司定损后,只给赔70%。”


    “这车买的时候,我捡了个便宜。”


    “开票的时候,又是原价去报的税。”


    “里外里,就算保险公司只赔70%,也值回了我的买价。”


    “只是这些钱就算保险公司那边划下来,落到我手里也留不下多少。”


    “爆炸案中,还有其他的车,因我的车,间接受损。”


    “这些保险公司是不给赔的。”


    “可是这些,会找到我赔啊。”


    “估计这里要赔个五六万出去。”


    “好在那些车,都是天安集团的员工车,比较好沟通。”


    “我让他们修完车,拿条子到我这里来报账了。”


    杜玉峰当是闲聊,没话找话说,说的比较细。


    吴若兰也只是静静的听,默默地感受着杜玉峰的絮叨。


    “你心态还挺好!”


    杜玉峰心说:手里握着几百亿,谁心态都会好。


    如果银行卡里只有几千块,你看急不急。


    杜玉峰道:“早前有个笑话,有人搭出租车,一上车,就开始抱怨生活艰难。”


    “司机就劝他:心态要平和,早几年,我和你一样,见什么就怼什么,各种抱怨。”


    “可是抱怨一点也解决不了问题,你看我,现在好了,心态宽了,心境也平和了,对谁都笑脸相迎。”


    “那人就问司机:你怎么变好的?”


    “司机说:自从家里拆迁之后,心态就好了。”


    吴若兰道:“你的意思是,葛总给你的那笔小财,让你的心态变好了?”


    杜玉峰呵呵地笑了笑。


    岂止。


    车很快开进了市委。


    吴若兰没在前门下车。


    坐在车上,一直到停车场,才和杜玉峰一起,从大楼的后门上了电梯。


    办公室这边的日常工作,是李东阳在负责。


    现在李东阳也渐渐适应过来了。


    虽然有些事情还会偷偷的征求杜玉峰的建议。


    但比起之前的生涩来,当然强了不少。


    吴若兰一般是走自己的门,进办公室。


    杜玉峰当然从秘书门这边走。


    走进去,便看到李东阳已经把大办公室收拾好了。


    “杜哥,早!”


    杜玉峰道:“行啊,来的够早的啊!这个点就已经把卫生收拾好了。”


    李东阳这人灵活度差了点,可是‘萧规曹随’这一点,就做的很好。”


    指定好的流程,他比较能坚持去做。


    不像杜玉峰,有时候,真有点‘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感觉。


    总觉得不是那么十分的稳当。


    就说打扫卫生这件事,指定李东阳8点前打扫完毕。


    李东阳绝对不会超过半秒钟,往往是提前完成。


    可是在杜玉峰这里,他的标准就变成:吴书记来之前打扫好。


    吴书记要是不进办公室。


    杜玉峰不打扫,他也觉得正常。


    两人处理事情的风格上,存在着明显差异。


    李东阳笑了笑道:“习惯了!”


    杜玉峰道:“我待会要和书记汇报一些事情,可能需要时间长一点。”


    “今天早上书记有什么安排吗?”


    李东阳笑道:“没有,上午都是常规工作,因为有常委会要开,就没安排约见。”


    杜玉峰点点头,正要进去。


    李东阳忙拦了一句笑道:“今天周五,晚上综合科这边有个小聚。杜哥一起呗。”


    杜玉峰讶道:“每周五都聚吗?”


    李东阳摆手道:“听说以前每周五都聚,后来那个事后,就没聚过嘛,今天这是第一次。”


    杜玉峰觉得,今天不见得有时间。


    晚上他想和黄丝丝,李青她们聊聊。


    “别做我的指望吧,晚一点,我们再聊这个事。”


    李东阳忙道:“好,晚点再说。”


    李东阳也知道,天安集团那边挺麻烦的。


    前一段时间,很多在建的小区都在闹事,市委的信访办,也接到不少投诉。


    一些老干部都会打电话来询问这个事情。


    杜玉峰那边能起个盘子,把商品房的事情接过去。


    至少在市委市政府的范围内,工作能力是得到一定认可的。


    这几天,随着很多在建的项目重新动工。


    麻烦的事情就少了很多,说明杜玉峰还是扛住了压力的。


    这也间接说明吴书记能力很强。


    一是,用人的眼光很不错;


    二是,预判了天安集团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市委提前介入。


    李东阳总是会想,自己也是吴书记选出来的,能力应该也是有的。


    如此一想,李东阳也觉得与有荣焉。


    杜玉峰敲门走进办公室的时候,吴若兰刚给兰花浇完水。


    “书记,这大冬天的,还浇水?”


    “我当时买兰花的时候,店家说,这兰花不用天天浇水。”


    “一个星期浇一次,一次浇透了就好。”


    吴若兰道:“按你那个浇法,这花活不了。”


    “我这不是浇水,而是喷一些水气到浅土层。”


    “办公室天天开空调,太干燥了。”


    杜玉峰确实不懂养花,看吴若兰把这两盆兰花侍弄的很好。


    冬天来了,都在发苗。


    便知道,事实胜于雄辩。


    自己听来的那一套,有点不切实际了。


    看到花,杜玉峰又想起当时买花时的那些小心机。


    现在倒回去想想,好像还挺可笑的。


    “书记,关于天安集团接下来的工作安排和近期的一些思路。”


    “我想给书记汇报一下。”


    吴若兰道:“嗯,我也有些事情和你沟通。”


    吴若兰看了看时间道:“你先说吧,简单一点。”


    杜玉峰看吴若兰的样子,应该有很多事情要和自己说。


    便很简短地把天安的事情交待了一下。


    杜玉峰要铺垫的内容主要有三个。


    一个是宏安可能出现的一些变数;


    第二个是自己从天安集团撤出来的时间;


    第三个是关于引入第三方资本,为将来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做预案的打算。


    吴若兰对杜玉峰提到的宏安房产的问题,不表态。


    这个市里不好表态,因为宏安房产,目前还没有表现出什么危害。


    这个时候就去急着反对,很容易引火烧身。


    至于杜玉峰从天安集团撤出的问题,目前讨论还早。


    吴若兰的想法是:要撤,也只能在相对平稳的时候撤。


    设置一个具体的时间点,现在还不行。


    而且,她其实已经有安排了。


    对于引入‘丝路天下’做为资本后盾这个想法,吴若兰就比较重视了。


    吴若兰道:“丝路天下的实力够吗?要托底,这个资金是要以亿计的。”


    “资本讲回报,丝路天下的回报在哪里?我没有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