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大皇子的想法

作品:《贵妃她格外谨慎

    《贵妃她格外谨慎》全本免费阅读


    乾心殿。


    宁婉音将一卷名册和一箱沉甸甸的银票,呈给赫连祁。


    说是后妃捐钱……


    其实是以后妃名义的背后家族捐钱。


    那些勋贵世族,为了青史留名好看一些,没有低于千两银票的。


    否则后世子孙说到这一段,咱们家的祖宗捐了三百两,实在汗颜。


    至于寻常家世的妃嫔,量力而行,也可表示自己家清正廉明。


    名册第一列,便是薛太后。


    太后娘娘自然不会落于人后。底下的妃嫔都在捐钱,她这个长辈岂能坐视不理?她身为太后,自该是晚辈们的表率。


    薛太后,八万银票。


    薛锦书,五万银票。


    前两名尤其醒目。


    十三万两,对于薛家来说并不算多。以薛家的底蕴,花十三万买两个青史留名的第一,一个太后太妃之中第一,一个妃嫔第一,十分值得。


    第三名是宁婉音,两万银票。


    这是她攒的小金库,来自皇帝逢年过节陆陆续续恩赏的金银,全捐了。


    往下排列的勋贵世族妃嫔捐银千两至万两不等,加起来也有十数万两。


    魏莹雅的银子,对外的说辞是父兄以前在世的时候,给她存在钱庄的。以世袭侯府的底蕴,给女儿存万两傍身银不足为奇。


    让人诧异的是,康嫔也捐了一万两。她家世普通,皇帝平日给她的赏赐,全加起来也凑不上一万两。


    “康嫔说,这银子不止有她的,还有大皇子的六千两。她原本想记大皇子的名字,但大皇子和她说,这是他孝敬母妃的,无需记名。”宁婉音禀报。


    赫连祁脸上多出一丝欣慰的笑意。康嫔把大皇子教导的很好……


    “汪德贵,把朕的端砚,给大皇子送一块。”赫连祁吩咐。


    汪德贵领命。


    赫连祁又看向宁婉音,“内务府有一批上个月送来的贡缎,你安排安排,给各宫分赏了。”


    “是。”宁婉音领命。


    赫连祁拉着她的手在茶几一侧坐下,眼底浮现一抹温柔之色,“你近日辛苦了。等朕忙完这一阵子,便去看你。”


    自江南水患开始,皇帝就没去过后宫。


    眼下看样子一时半会也不会去。


    “陛下乃是明君,以国事为重,臣妾都明白。臣妾也不能给陛下拖后腿,必定打理好后宫,不让陛下为一些小事分心。”宁婉音款款笑道。


    她眉眼里溢出来的光芒亮晶晶的。


    说起明君二字,像是在说自己心目中崇敬的大英雄。


    赫连祁心底升起一丝欢愉,表面却还绷着一张若无其事的脸,道:


    “时辰不早,该用午膳了。婉婉陪朕一起用膳。”


    “是。”


    ……


    景禧宫。


    汪德贵送来皇帝御赐的砚台,康嫔喜笑颜开带着大皇子行礼谢恩。


    大皇子今年七岁,按照皇室规矩,皇子开始蒙学,便要搬去皇子们居住的麒麟宫。


    麒麟宫不是指一个宫殿,而是皇子们居住的一片宫殿的总称,离学宫很近,位于前廷。


    大皇子每日在学宫上课,偶尔中午去景禧宫用膳。


    汪德贵走后。


    康嫔笑道,“虽然殿下的名字没有在名册上,但记在了陛下心中,我也就安心了。”


    “儿子只是想为百姓做一些事。母妃,近日大雨,您要注意身子,儿臣先回去温习功课了。”大皇子一脸关心道。


    “嗯,母妃都知道的。你也别太累了,多注意休息!”康嫔心底暖烘烘的。


    没想到自己没有福气生子,最后老天爷还给了她这么一个乖巧懂事的儿子。


    她不求大皇子有多大出息,只盼着他能平安健康长大。


    从景禧宫出来。


    大皇子到了麒麟宫。


    一个老嬷嬷满脸笑容迎了上来,“恭喜大皇子得陛下赏赐御砚。”


    大皇子的脸上看不出笑意,随手将砚台交给她:


    “嬷嬷,摆我案桌上去吧。”


    “是。”


    大皇子站在屋檐下,望着远处乾心殿的方向,眼神一片幽静。


    自从母妃死后,皇帝换了他身边所有宫人,但母妃依旧给他留了一些人。


    前些时日,他遇到蕙昭仪的宫人,故意暗示他换了康嫔。


    说得像皇帝会给他换一个家世好的母妃一样?


    皇帝选康嫔这样一个毫无家世背景的人做他母妃,不就是因为不想他继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