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岑家反了1

作品:《贵妃她格外谨慎

    《贵妃她格外谨慎》全本免费阅读


    大梁境内,一处传信据点。


    屋里躺着一片横七竖八的尸体,血流一地。


    韩寻身上多处伤口,后背肩胛插着一支长箭,鲜血染红了他的黑衣。


    但他紧紧攥着自己手中抢到的信筒,转身走了出去。


    一个时辰后。


    有信差途径此地,慌忙将消息上报:“大事不好!密信被截了!”


    ……


    中原两分天下。


    北有炎,南有梁。


    炎国在与梁交界的南境重兵布防。西南以岑家军为首,东南以薛家军为首。


    四大侯门亦有三镇守南疆。


    除此之外,还有无数在战争之中崛起的大大小小的将门。


    共同坚守南境防线,御大梁于外。


    “将军,暗探递了消息进来,有人截走了齐王给您的一封密信。此人武功极高,擅长潜伏,用的是军中功夫,还使得一套顶级暗器手法——天女散花。”亲兵进来禀报。


    这是大梁齐王那边的人检查了尸体的伤口后,查出来的讯息,第一时间传了过来。


    岑桓的脸色瞬间变了。


    他是信国公的嫡长子,岑若瑜的兄长,四象军统领,目前西南战线的主帅。


    他年纪轻轻能成为主帅,一是因为他爹是信国公,岑家的军队信服于他。


    二是因为他战功赫赫。


    大炎自开国以来,便是战功封爵制。只要能打胜仗,便能在军中步步高升,甚至封爵。


    先帝时,这一套战功制其实已经崩坏了。


    勋贵之家的子弟,无需军功,凭家世就能身居高位,讲究点的冒用其他将领的功劳。


    但赫连祁即位以后,严查冒功,严格依照战功制提拔将领。


    以至于这三年军中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了一大堆平民出身的将军。


    没有一个世家能保证后辈子孙代代出将才。而一旦严格按照战功制,有一个事实是所有勋贵都要面对的。


    那就是兵权被削弱。


    岑家眼睁睁看着一处处关隘的守城大将,从岑家的附庸将门子弟,变成了平民出身的泥腿子将军。


    若不加以阻止,不出十年,西南主帅怕是都要换人了。


    尤其是这几年,西南横空出世了一位天才将领萧云景。


    跟着他能打胜仗,所以驻守城池的将领哪怕品级比他高也愿意听他排兵布阵。


    他靠一场场胜仗,官居二品,尽得人心。


    岑桓看见这种局面,哪能不急呢?


    打仗除了靠天赋,还靠情报。他天赋不够,但若能提前知道对面的排兵布阵,还怕赢不了?


    恰逢大梁镇守边疆的齐王,与他商议合作,互相出卖军情。


    齐王送一些他政敌镇守的城池让他赢。


    他也将那些不肯依附岑家的将军镇守的城池情报,送给齐王。


    双方配合打了大半年。


    岑桓成了众人眼中战无不胜的战神,得一批将门附庸。他的野心也渐渐膨胀,想要吞并魏家、唐家。


    此时,他远在京城的亲爹信国公终于得知儿子通敌一事。


    事已至此,且好处都已经拿到了。


    岑家也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当然宫中岑若瑜那一步棋,依旧走着。表面上的岑家,一切如常,能兵不刃血拿下皇位自然是最好的。


    历朝历代都出现过用兵如神的战神。尤其是这些公侯之家,谁家祖上没出几个战神,不然爵位哪来的?


    后辈子孙如此,最多让人夸一句岑桓有先祖遗风,倒也不会因为他打仗厉害,就怀疑他通敌。


    而且,西南目前还有一个丝毫不逊色于他的萧云景。


    皇帝最初也就怀疑岑桓故意延误军机,不去支援那些非岑家阵营的将军。


    他派韩寻来西南,是来查他排除异己的证据。


    结果……


    韩寻暗中潜伏,发现了岑桓似乎和大梁暗中来往。


    韩寻立即传信皇帝:怀疑岑家通敌。


    便孤身潜入大梁,寻找证据。


    ……


    “天女散花,军中功夫,是韩寻。”岑桓立即便猜到了此人的身份。


    皇帝继位以后遇到不少刺杀。


    韩寻的天女散花,屡立奇功,岑桓一下便想到了他。


    也许江湖中还有一些厉害的高手会这招,但他认识的人里,只有韩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