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第 14 章

作品:《云家小食肆

    《云家小食肆》全本免费阅读


    第二日鸡鸣声到第四遍,虞家亮起了灯火。


    昨晚折腾了那么一遭,虞瑶下半夜压根就没怎么睡着,撑着股气让自己起床。


    虞瑶利落地收拾好,又往年糕的食盆里添了些水和自制猫粮,一切准备妥当后才揣上钱袋往村口去。


    他们村外面有一条大河,河对面就是梨溪镇,进出来往都得靠坐船。


    虞家没有自己的船,从前虞母在时,多是花上两个铜板,坐村里人的船,挤是挤了些,但胜在方便。


    早间风大,虞瑶紧了紧身上的袄子,借着微弱的月光,深一脚浅一脚地赶到了村口。


    “阿桃——”隔得远远的,虞瑶就看见春桃在往四周张望。


    “你可算是来了,我们快些走吧。”春桃是个急性子,抓起虞瑶的手就往码头跑。


    “......”虞瑶抬眼看了看头顶,这也不晚啊,天都还没亮呢。


    码头边,一位长相与春桃八分相似的圆脸妇人正在与人闲聊,刚想看看女儿过来没有,一回头就发现春桃拽着虞瑶跟脱缰的野马似的横冲直撞。


    杨母顿时柳眉倒竖,一把拧住春桃的耳朵,没好气地骂道,“你这臭丫头,跑这么急做什么,回头吃了冷风肚子疼我可不管你。”


    “哎哟,疼疼疼。”春桃赶紧求饶,“娘,我错了,以后再也不敢了。”


    虞瑶也在旁边帮着求情,“婶子,阿桃她也是怕您等久了。”


    “阿瑶你别替她说话,这孩子从小就是个莽撞性子,说了多少遍就是不听。”杨母打定主意这回一定要好好收拾收拾春桃。


    虞瑶偷偷向春桃摆摆手,表示自己也无能为力,让她自求多福。


    春桃颇有些绝望地闭上了眼睛,继续接受她娘爱的教育。


    片刻后,神清气爽的杨母亲热地牵着虞瑶上了船,后面还跟着一脸萎靡的春桃。


    因着赶集的缘故,今日船上坐得满满当当的,好些人带了东西准备去集上卖,除了常见的山货之外,还有自家喂养的鸡鸭,叽叽喳喳的好不热闹。


    虞瑶一上船,便拉着春桃寻了个船舱里靠窗的位置,杨母知道他们俩关系好,也不凑上去打扰他们,自己寻了相熟的妇人聊天去了。


    船夫是个胡子花白的老头,待所有人坐定后,他吆喝道,“坐好了,起船喽!”


    他手里的浆触岸,乌篷船缓缓向前,月夜里的河,初时宽阔,渐远后变窄,船拐进一片芦苇荡,初春的草芽和枯黄的芦苇交织,随风飘荡。


    虞瑶侧头去看,河里波光粼粼,那茂密的芦苇荡里夜宿着野鸭,偶尔有船经过,便会引得它们好一阵扑腾。


    今日起得太早,加上船在河面晃晃悠悠跟摇篮一样,虞瑶忍不住犯起困来,脑袋一歪就靠在春桃肩上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船在梨溪镇靠岸,停了下来。


    春桃轻轻摇了摇虞瑶,“阿瑶,快醒醒,咱们该下船了。”


    虞瑶悠悠转醒,骤然发现眼前的景象已经大不相同,她有些茫然,直到春桃叫她才回过神来。


    集市从镇子中心开始,一直蔓延到郊外的空地上,大部分都是从各村赶来贩卖瓜菜和鸡鸭的。


    随便找个空地,人往那里一站,东西一摆,就开张了。


    赶着羊的,牵着牛的,叽叽呱呱卖鸡鸭的,还有连夜支开摊子耍把式卖艺的,乌泱泱一片,空气中漂浮着复杂的味道。


    杨母想去布庄看看布匹,要往镇上去,虞瑶刚好无事,索性也就跟着一块儿去了。


    镇子不大,但一水儿的青砖大瓦房,道路也是石砖铺地,很是气派。


    沿街都是各色店铺,上到书肆,下到米面粮油布匹,另有几家卖胭脂水粉的,应有尽有。


    还有一家盐号,一家茶庄和铁匠铺。


    想到家里的盐罐马上就要见底了,虞瑶脚一拐进了盐号。


    盐号不大,除了掌柜之外,就只有一个伙计在柜台上,见顾客上门,那伙计放下手中的鸡毛掸子,快步迎了上来。


    “小娘子,可要买些什么?”


    虞瑶打量了一圈,这里除了食盐,好像也没有别的东西了吧。


    “如今盐价多少?”


    这还是虞瑶第一次来买东西,以前都是虞母外出交货时顺便带回家的,因此虞瑶对现在的行情并不太了解。


    “今年天气不好,盐价略涨了些,一斤四十文。”


    四十文!


    虞瑶有些震惊,鸡蛋也才一文一个,一斤盐的钱都够她买四十个鸡蛋了,这也太贵了吧!


    伙计似乎是见惯了这样的反应,他笑眯眯道:“小娘子可要来点?”


    “先给我来一斤吧。”虞瑶本来想着难得出趟门,这盐又是必需品,一次性买个三五斤也行,但现在考虑到自己的钱包,还是先少来点吧。


    “好嘞,承惠四十文。”伙计笑眯眯地交给虞瑶一个布袋,又殷勤地将她送出盐号。


    买好盐,虞瑶又去干货铺子逛了一圈,顺便把市面上各样物价都给问了一遍。


    除了盐铁茶之外,非本地生产的各种香料也很昂贵,每斤都在百文以上,像什么海外进口的胡椒,那更是有价无市,根本就不是他们这些普通老百姓可以肖想的。


    相较之下,反倒是肉和油比较亲民。


    市面上常见的是鸡鸭鱼肉价格都还比较合理,猪肉二十文一斤,排骨要再贵上一些,至于内脏下水则是没人要的东西。


    因着梨溪镇临水,鱼虾都是寻常之物,鸡鸭也才十文一斤,普通人家也能吃得起。


    油以猪板油,菜籽油和芝麻油为主,听说有些大点的城镇时兴用黄豆榨油,浓香扑鼻,很受达官贵人追捧,他们这边却是没有的。


    虞瑶他们村中也有一座油坊,价格也就比这边贵上一两文,倒是省了她辛苦从梨溪买油回去的功夫。


    想着难得来一趟,不多买些东西回去总觉得亏了,虞瑶大手一挥买了许多食材。


    等春桃按照约定找到虞瑶的时候,惊恐地发现虞瑶手上大包小包的,简直是要把干货铺子给搬空了。


    “阿瑶,你是不是买得太多了?”春桃赶紧把虞瑶拉到一边,试图阻止她继续买买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