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奖励

作品:《人在红楼,开局大雪龙骑下江南!

    《人在红楼,开局大雪龙骑下江南!》全本免费阅读


    “封锁的方位…赫然便是雁门隘口。”


    皇帝的声音犹如雷霆,震撼全场。


    大殿之内,一片沉寂,如同被冰封。


    每个人都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的神情凝固在脸上。


    难道说,鞑靼可汗真的撤退了?这意味着,那里的守军,竟凭一己之力,成功抵挡了敌人的攻势,甚至逼迫了可汗感受到了真正的威胁?


    “即便雁门隘口还有守军,人数又能有多少。”


    兵部尚书质疑道,仿佛在嘲笑一个不可能的事实,“区区零星残兵,怎能迫使蛮夷退却?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然而,皇帝的决心如同磐石,不容动摇。


    他深知自己的决定并非空穴来风,尽管其他人尚未察觉。


    当两股力量陷入僵持,宫内总管戴权突然宣布:“奉太上皇口谕降临。”


    瞬间,大殿之内,所有人不约而同地屈膝致敬,连皇帝也微微躬身示礼。


    太上皇的威严无需显形,只需一个命令,就能让群臣敬畏。


    他的声音响起:“军事大事,岂能儿戏。”


    言下之意,便是坚决反对出兵。


    皇帝紧握双拳,背后已湿透,心中燃烧着无法言喻的愤怒。


    他掌控着整个天下,为何还要受制于太上皇的意愿?


    退朝后,皇帝瞥向身边的心腹夏守忠,低语:“将雁门隘口的最新情报传递给荣国府,我要借助他们的影响力,促使朝廷采取行动。”


    他决心不再坐视。


    在青铜宫殿,忽里敖坐在王位之上,阳光透过面具的缝隙,洒下璀璨的光芒。


    “四十万精锐部队已整装待发,苏合、铁如真两位将军随时听候调遣。


    巴音以及我族智囊朱福先生,已抵达慈宁城。”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强烈的决心。


    慈宁城虽小,却是贾逸军队与鞑靼交锋的前沿阵地。


    往西,贾逸的势力已稳固如山。


    忽里敖冷酷下令:“此役的目标,是肃清中原残余,然后直指京都,书写传奇篇章。


    攻克雁门隘口,留地,屠城。”


    这话让在场者无不心惊胆寒,这是他们从未见过的狂暴。


    自上次屠城以来,可汗已有多年未动如此雷霆之怒。


    显然,面对领土丧失、爱将背叛,他已到了失去理智的边缘。


    那次屠城虽血腥,却极大地提升了军心,随后七年战无不胜。


    如今,一旦控制住雁门隘口,通往京都的道路似乎触手可及。


    而在雁门关府衙,探子带来的消息,不再是绝望的预兆,而是隐藏着新的希望。


    这一次,众志成城,众人非但无畏,反而热切期盼着与鞑靼的大战,渴望能痛快淋漓地一决雌雄。


    他们心中明白,


    这或许就是决定命运的关键一战。


    胜利的话,鞑靼将一蹶不振,他们也将带着辉煌的战果,荣耀回归中原。


    贾逸手中握着精致的青花瓷茶杯,茶盖轻轻叩击杯沿,神色沉稳中透着坚毅。


    “将军,是否要直捣慈宁城。”


    他询问的声音低沉有力。


    殿上的决策者,身披重甲的项羽早已按捺不住,急切的眼神如炬。


    然而,贾逸并未立即答复,他的雁门关守军因屡次胜仗,已有些盲目自信。


    鞑靼可汗的四十万雄师,绝非那些留守营地的普通士兵可比,他们才是真正的精锐,经历过无数恶战,以劣势兵力战胜强敌的事迹并非鲜见。


    否则,大乾皇族也不会如此被动。


    “然而,无论对手如何强大,我们不能后退。”


    贾逸坚定地宣告,仿佛看到了终点线就在眼前,不容许自己在此刻倒下。


    此刻,府邸之外。


    顾千帆双目湿润,他并不只是为雁门关的坚守而感动,更是贾逸带领他们从防守转向主动进攻,那份不忘家国的决心深深打动了他。


    如今的雁门关,已拥有大雪龙骑、铁浮屠等多支劲旅,加上降服的鞑靼勇士,总计五万之众,足以守护边疆。


    贾逸走近顾千帆,语气平静却充满决断:“我迟迟未让你召回中原,是因为时机未到。


    但现在,有所不同。”


    他的话语里,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决战和深远的影响。


    “这一战后,我们将彻底驱逐鞑靼,无论是胜是败,我们都需向朝廷汇报。


    我会派出所有密探,不惜代价,带回中原的消息。”


    顾千帆的眼中闪烁着坚定。


    贾逸微微惊讶,但随即理解了他的选择。


    “你想留在这里,一同战斗。”


    他看向程少商,她的目光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决心。


    “是的,我要与你并肩作战。”


    程少商的声音坚定而坚决,她意识到,这是决定边关命运的关键之战,她不再打算躲在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