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抗北齐之对峙

作品:《南朝不殆录

    《南朝不殆录》全本免费阅读


    天亮换防,侯胜北这一伍撤下休息。


    ”刚才可是吃了一惊?“


    侯安都温言问道。


    侯胜北默默点头。


    ”即便处于地利天险也不可松懈。兵凶战危,一个小小疏忽就可能送了性命。“


    阿父的说教有些古板,不过侯胜北方才亲身体会到了,此刻冷汗未干,又重重地点了点头。


    ”好了,你且去休息一下。今日敌军多半也不会来攻了。“


    ”?“


    ”敌可来我亦可往。昨夜我令别帅黄丛率领舟师夜袭敌军,烧了他们的前军船舰。经过昨日一战,敌军想必知道这座梁山不好攻,不会白白把军士性命空抛在此的。“(注1)


    ”那接下来敌军会怎么做?“


    ”既然攻不下梁山,江北此路不通。自然就要改走江东一路了。“


    侯安都望着尚且笼罩在清晨薄雾中,江对岸的博望山:”大概会隔江对峙一段时间吧,接下来要看周将军那边的进展了。“


    ”周铁虎将军?“


    ”不,周文育将军。他攻下江州也好,攻不下江州也好,都该回援了。“


    是凶汉啊,有他来援的话,确实胜算又多了一分。


    却听侯安都道:”你昨晚示警有功且杀敌二人,按军法理当赏赐。加之袭秦郡、破姑孰,积功升为什长。“


    侯安都看着儿子脸上身上溅得斑斑点点的血迹,心中升起一丝愧疚。


    低声道:”我儿不会埋怨阿父吧。明明可以直接提拔你做个队长甚至幢主,却让你从亲兵士卒、伍长什长一步步做起,和旁人一样积累战功才得升迁。“


    ”不会。“


    侯胜北摇头道:”阿父的一片苦心,孩儿明白。猛将必发于卒伍,现在这样循序渐进,孩儿反而做得安心。“


    ”好的,我儿速去休息。记得取用些热水擦身,莫要得了卸甲风。“


    ……


    侯胜北回到后帐,掏出纸笔写下一句话,才放心沉沉睡去。


    绍泰二年三月二十四


    居地利天险,以为高枕无忧者,殆——于梁山壁垒遭夜袭有感


    -----------------


    萧轨等攻打梁山不克,见地势凶险,守卫严密,又遭逆袭烧了前军船只,知道此处据点不可促下。


    于是整军渡江去了南岸,退保芜湖,据博望山,与侯安都所部夹江对峙。(注1)


    陈霸先则召还正在攻打湓城的周文育,令其抓紧返回建康。


    另派遣定州刺史沈泰、吴郡太守裴忌率军数千,以及东徐州刺史钱道戢所部三千,诸军合力共同守御梁山,侯安都统领的兵力增强到了一万余人。


    四月十二日。


    两军对峙十余日。


    陈霸先亲自来到梁山要塞,安抚慰问诸将士,巡视防线各处,赞扬坚守防线的上至主将,下至士卒。


    鼓舞一番士气之后,陈霸先对侯安都道:”安都,你且陪我走走。“


    侯胜北发现陈霸先的高大身形消瘦了不少,心想他身居中枢高位,掌管朝政,日子真是不好过。


    如今内敌未平,外敌压境,南朝四分五裂的局面,只怕是要操碎了心。


    加上独子陈昌被扣留北朝不得归还,每天不知以何面目见章要儿夫人,陈霸先实在太惨了。


    不知道他这次会和阿父私下说些什么话。


    ……


    陈霸先和侯安都走到一处山崖,江风猎猎,放眼远眺:”安都,自从你来投我,往事彷佛仍在眼前,然而转瞬已有六年了。“


    ”令郎也从十岁小儿,长成了现在的英武少年。“


    他似没有要侯安都回答的意思,自顾自说道:”我的昌儿已经二十岁了,却陷落西魏,屡次交涉不还。现在就连昙朗也送去了北齐为质。“


    ”主公国尔忘家,公而忘私。侯某跟随主公,学到公忠体国一事,铭刻于心。“


    ”安都,当年你与我十问十答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只是前途如此多磨,却是没有彼时的意气风发了。“


    “主公何出此言!此时正当奋发才是。”


    “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安都你年方三十过半,我却已经五十有四喽。”


    “主公!”


    陈霸先像是换了一个毫不相干的话题:“安都,北齐来信,只要我送回建安公萧渊明,便可退军。”


    “此必有诈,萧渊明回归,北齐必然另生事端,绝不可轻纵。”


    “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这场大战看来是难以避免了。“


    陈霸先笑笑:”有些事情,虽然火候未到,可是我也只有知难而上了。”


    侯安都神色凝重,这句话的意思深长,懂的都懂。


    他沉吟片刻后答道:“不管是萧渊明,还是萧方智,我侯安都愿为主公处置。唯有一点,请主公把握好时机分寸。”


    听侯安都直呼当今天子姓名,出大逆不


    道之语,陈霸先毫不在意,反而赞道:”好,好,安都果然还是那么直爽敢言。“


    他大笑道:”你收留叛贼侯景之妻的事情,我就不问了。“


    侯安都神色不动,淡然道:”一介可怜女子而已,何劳主公动问。“


    -----------------


    侯安都麾下的兵力倍增,用兵施计更为宽裕灵活。


    忽然一日载兵五千,顺江而下六十里,至针鱼嘴,沿横江河溯流而上停泊。


    此地距北齐行台司马恭驻守的历阳不过十里,侯安都突袭大破之,俘获万计。


    其中当然少不了侯胜北的身影,这次他不算自己,带了十名士卒,比伍长管的人数多了一倍。


    但是到了实际作战,他只需要听从队长指挥,盯住两位伍长即可,感觉反倒更为轻松了——也是因为两位伍长张安张泰得力,士卒平日里训练有素的缘故。


    兵法有云:事急布惠,当阵**,皆无救于成事。


    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如驱群羊,皆平日之威仪,**练有素之故也。(注2)


    绍泰二年,五月。


    两军对峙已有四旬。


    北齐召建安公萧渊明,诈许退师,陈霸先准备舟船相送。


    未几日,萧渊明疽发背,卒。


    听闻此讯不久,北齐军无视对岸梁山的侯安都,开始向着建康进发。


    奉立的牌坊倒了,再不立下些功劳,只怕要落得柳达摩一样的下场。


    北齐军从芜湖出发,六日**丹杨县,又六日,至秣陵故治,兵锋直指南朝京师。


    ……


    陈霸先下令侯安都、徐度等各部还师建康。


    此时,侯安都在接待一位客人,两人正谈到兴致处。


    “如此说来,荀兄幸好还没上任,否则却是要空跑一趟了。”


    来客气度不凡,丰神俊朗,乍看像一儒雅文士,细看又透出武士的英锐风范,与侯安都年纪相当。


    只听此人微笑道:”是啊,我这个安南将军、都督南兖州诸军事、南兖州刺史的辖地尽入北齐之手,如今成了断梗飘萍。”


    “荀兄说得哪里话,你出身颍川荀氏名门,世代将相辈出,根基深厚,何来飘萍一说。”


    “承祖之荫又有何可骄傲的。百年乱世,名门残破,我是看穿了,家名不足为凭,当今之世唯有才德实力,方是立身之本。“


    “若论才德实力,荀兄的雄才大略,在下早已久仰,佩服得很。”


    ”侯将军谬赞了吧,荀某苟活存身,哪里谈得上什么雄才大略。”


    “不然。数年前叛军之乱时,荀兄召集众旅,据守在巢湖间建寨自守。宋子仙、任约等多次来犯,都被荀兄击退。”


    侯安都屈指一一道来:”叛军败于巴陵,荀兄从濡须出发拦截,大败其后军。侯景船队,前后相失。王僧辩起兵,荀兄又派军相助。这等英雄人物,侯某实在是相见恨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