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两个变态

作品:《我爹是奸臣

    有人正要硬着头皮上,听到苏静舟清脆如莺啼的脆声,顿时放下了心中的躁动。


    “又是一名女子?”


    张公朗都要抑郁了,自己视为王牌的江隆棠被一个小姑娘完虐,没想到又出来一个,这大风难道就是靠着女子打天下的吗?


    金景对于苏静舟并不太熟悉,他忧心忡忡的问方若臻“方兄,这孩子……”


    在方府,他有苏静舟照面过,对她的底细一清二楚。


    但张公朗确实厉害,不免心生忧虑。


    刚才那些人实在是太丢人了。


    莫弈也凑了过来“这女子是何人?我看并不是你家方瑜。”


    “苏静舟,苏天意之女。”


    对于方若臻的回答,金景和莫弈顿时瞠目结舌。


    你这家伙,将苏天意都给发配了,还能跟他女儿相处的这么好?


    厉害啊。


    两人在心里不由的对方若臻竖起了大拇指。


    这特么换做谁,也没这么大的心,这不是放了一颗定时炸弹在家里。


    见是女子出面,所有人开始窃窃私语,看向苏静舟的眼神,毫不掩饰他们的怀疑。


    他们不敢上,但是背后议论却是长项。


    苏静舟却视而不见,她袅袅婷婷,不急不缓地走到张公朗面前“小女子苏静舟,请指教。”


    张公朗很想说大风欺人太甚,让一个比方才击败江隆棠的女子还小的孩子出面,对于他来说,就是羞辱。


    但是,想起此前两次,他和江隆棠接连败在小孩子的手里,心中又不免收起了轻视之心。


    “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上句。”


    此话一出,方才还要对战的人顿时偃旗息鼓,他们都知道,这是论语中的一篇。


    若是出的上一句,让他们对出下一句,他们自是没有问题,但是张公朗另辟蹊径,竟然先爆出下句,让人对出上句,瞬间就将难度拉满。


    陆正年也清楚如此应对的难度,不由的为苏静舟担忧起来。


    但苏静舟是何许人也,她的记忆力绝对要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她竟然丝毫没有思考便答了上来。


    张公朗心中一凛,果然有点东西。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上句。 ”


    陆正年得意的对皇后炫耀道“道德经。”


    皇后笑道“那上两句呢?”


    完了,装比装飞了。


    陆正年顿时坐蜡“这……朕还需想想。”


    就在所有人思考的时候,苏静舟脱口而出“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众人的脑子还未能转过来,张公朗又出题了。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上句。”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张公朗深知,道德经是难不倒眼前的女孩。


    然后又转向了其他经典。


    “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上句。”


    “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


    苏静舟回答的速度太快了。


    “他们转到《大学》了,我脑子里的《道德经》还没忘掉呢。”


    “谁说不是,我现在还在道可道,名可名,结果他们一扭脸跑了。”


    “这真是人能干得出来的吗?”


    “太令人绝望了。”


    张公朗紧追不舍“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他已经不再说‘上句’了,他明白,苏静舟定然知晓自己的意思。


    果然,就在他话音刚落之时,苏静舟便对出了答案“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这两句一出,《大学》算是过去了。


    “太快了太快了,《中庸》来了。”


    “我根本就跟不上,当我还在想第一题的时候,他们都已经转了三道弯了,我不能再思考,否则我的脑子会炸掉的。”


    “谁让你思考了?神仙打架,咱们还是好好看着,等着膜拜吧。”


    “他们该不会把所有经典都来一遍吧,那也太恐怖了。”


    “我看着这趋势,好像是的。”


    陆正年已经不想装比了,他只想安静的做一个美男子,否则的话,面对这二人,就是自取其辱。


    张公朗前所未有的凝重。


    “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你一句我一句,二人竟然对了一炷香的时间,苏静舟连一次稍微思考的停顿都没有。


    这一幕看在所有人眼里,只觉恐怖。


    张公明正要出声,方孟却打断了他。


    “张侍郎,此前都是你先出题,若是之后还是如此,是不是有些不公平?”


    所有人猛然惊醒,没错,为什么一直是张公朗在出题?


    这可是占了大便宜了。


    张公朗也觉得自己有些过分,他对苏静舟到“苏姑娘,换你来出题吧。”


    苏静舟点头“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取其经,太阴足太阳之外厥阴内血者。”


    她的题目一出,所有人都傻眼了。


    只有少数人在科普“这是黄帝内经。”


    不知情的人顿时无语,还以为继续礼记呢,结果……


    你们玩的真花。


    “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髀腨胻足皆痛。”


    张公朗不遑多让,也没有做出停顿瞬间便答了上来。


    “是月也,可以罢官之无事,去器之无用者。”


    “日短至,则伐木取竹箭。”


    这一下,所有人都蒙了“这是什么?为什么他们一个能出这个题,另一个还能答出来?”


    “是《月令》,”一名司天监的官员激动道。


    “竟然是《月令》,”众人恍然,但同时,心中也不得不浮现出一种无力感,这特么跟什么,这俩这么闲的吗,连这些都有所涉猎,还记得这么清晰,都什么脑子啊。


    即便是方孟,也是第一次遇见这么离谱的比试,这哪里是比试,这完全是打击人的信心。


    他想起自己读书的时候,连一些公式都背不出,再看看人家,公式?人都给你把整本教材背下来。


    “凡用缯方八尺一寸。今用缯方四尺五分,分为二千里。”


    “凡为此图,以丈为尺,以尺为寸,以寸为分,分一千里。”


    然后,二人又冒出来一句,就在众人迷茫之时,同样只有寥寥几人解释“《周髀算经》。”


    好吗,算经都出来了,他们根本不敢想,这二人的知识储备该是如何的惊人。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


    ““鸣谦贞吉”,中心得也。”


    “《易经》也出来了,很好,我现在知道,我就是个废物了。”


    随着二人对答如流,所有人都感到自信心正在接受万般摧残。


    两炷香烧完,二人额头开始冒出细微的汗珠。


    期间,他们各种经典随口就来,这对于旁观者来说,是极为恐怖的,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两人脑中的所储存的知识该是如何磅礴。


    即便是自称为学富五车的大学士,面对二人,也只能甘拜下风。


    眼看这样下去,这两人就算是对到明天也对不完,是时候结束了。


    陆正年赶忙喊停“你们二人确实是阅览群书,博闻强记,这一次算是平手,张侍郎,你觉得如何?”


    张公朗喘了一口气“是。”


    他看着苏静舟“苏姑娘之才学,令张某佩服之至。”


    苏静舟轻抚额头上被汗水沾染到的秀发,浅笑道“张大人学究天人,该是小女子佩服才是。”


    看着二人在互相吹捧,所有人的脑中,只有一个念头两个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