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天罚

作品:《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

    《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全本免费阅读


    厉以贤倚仗京兆府都辖官威,害人无数,今遭报应,闷哼一声,软倒在地。


    “都辖!救援都辖!”四名亲兵跟随厉以贤,果断出刀,直扑齐凌,欲以自身为质,换取上司安全。


    然而,已然来不及。


    李遇、王武、张帆等人挥刀迎敌,瞬间将厉以贤的亲兵斩杀,断首异处。


    “救都辖!”


    “齐某图谋都辖,共诛之!”


    “除齐某,以安百姓!”


    码头上喊杀声四起,厉以贤的手下在两位军巡使引领下,果断向齐凌发起攻击。


    武二早有防备,立时结阵以待。双方瞬息交锋,刀光血影,码头成战场。


    “都辖危矣!”


    “齐某叛逆,共讨之!”


    “杀齐某,保民众安宁!”


    此刻,定安县令陈东才反应过来,擦去额头冷汗,颤抖着向齐凌问道:“齐大人,此厉姓之人,难道,难道是红莲邪教一脉!”


    “寇相与我早有协定,除折判官外,其余接应者皆为伪饰!”齐凌一笑,将厉以贤提起,丢予亲信“照顾”,同时从马车上抽出长枪。


    “寇,寇相知晓花名册为伪?寇相与你,共同设此陷阱……”陈东思维混乱,语无伦次地追问。


    话未落,一声清脆的金属撞击声响起,“叮——”。紧接着,一支羽箭在其前方不足四尺处落下,软绵绵地跌在地上……


    "尔乃文修,速登马车避难!"都尉武二以灵盾守护自身与陈东,语气中带着修士特有的肃穆之气。"判官大人,如您所料,舟上确有埋伏!"


    此言显然对道玄修士齐凌所说。然而,齐凌尚未回应,官舟之上,一声震天怒吼骤然响起。百名身披黑袍的红莲教修士,手持长枪短刀,自笕桥与船舷间的木板疾驰而下。


    数十名红莲教精英则立于官舟二层,居高临下,拉开灵弓,箭雨纷飞,为攻船的同门提供掩护。虽人数不多,却给镇戎军的老修士们带来巨大压力。


    原本节节败退的"厉氏修士团",此刻忽得强援,士气大振,咆哮再起,向齐凌所在之地发起猛烈冲击。


    "传令修士,收拢阵势,退至第七辆灵马车之后。"齐凌早已料到厉以贤不会单独前来,淡笑一声,低语下令。


    随即,一手握枪,一手扶住紧张得无法行走的陈东,疾步前行。


    镇戎军的老修士们训练有素,在武二的指挥下迅速收缩防线。


    仅百来名修士,配合无间,瞬间脱离了官舟箭雨的威胁,将众多箱笼与六辆灵马车,悉数留给"厉氏修士团"与船上跃下的红莲教徒。


    "追击勿让其逃遁!"官舟之上,叶凌莲修士身形一闪而出,挥舞宝剑,高声喝令。"不灭他,圣教难有宁日!"


    "斩邪修士,保我百姓安宁!"


    "斩邪修士,护卫圣教荣光!"


    黑衣红莲教徒与"厉氏修士团"余部迅速填补空缺,攻势虽不猛烈,口号却声声震耳。


    "你藏于马车内,小心灵箭!"齐凌单手推陈东入空车厢,旋即重返前线,挥舞长枪,与武二并肩作战。


    他虽不比武二技高一筹,但在提振士气上,十个武二也难以企及。


    老兵们见六品道玄修士竟有胆率先进攻,精神为之一振,咆哮挥舞法器,抵挡红莲教徒的攻击,使对方寸步难进。


    "县尊,后方,后方有一片小林!"定安县捕头王翰与马铁脸色苍白,悄然来到陈东身旁,低声提醒。


    二人虽非红莲教徒,对大宋朝廷也无忠诚,与齐凌更无交情。目睹红莲教众如潮涌下,而齐凌一方援军未至,不由得萌生退意......


    "不,本府不退。尔等二人,明智之举,亦是留下!”陈东颤抖的双腿此刻竟坚如磐石,他紧咬牙关,低声道,“齐监察自入道以来,未曾败北!今日他甘愿以身涉险,必定有所筹谋。此时我们逃离,即便他无惧,我们的修道路程也将尽毁。坚持片刻,再坚持片刻,我等与他便是共生死的同道中人!”


    “诺!诺!”王翰与马铁互视一眼,默默点头。


    成为齐凌的生死之交,他们并不在意。但齐凌自踏入修真界以来,确是未曾受挫。


    以往众人以为他无法翻身时,他竟令周司书与张县令落得一死一逃的下场。如今,他仅仅是诱敌深入,怎会未预留后招?


    明白这一点,王翰与马铁便鼓起勇气,留在陈东身旁。定安县的箭手、捕快见县令与捕头皆未逃亡,也都打消了立刻遁走的念头,强忍恐惧坚守阵地。


    他们未经实战演练,无法协助镇戎军的老兵们。因此,他们的不离不弃已是对老兵们最大的支持。


    齐凌与都头武二并未指望定安县的这群箭手、捕快能提供战力,未曾对他们下达任何指令。


    然而,半盏茶的工夫后,定安县的捕快与箭手们又开始动摇。只因齐凌的援军迟迟未现,而四周更多的红莲邪徒,各持旗帜,朝码头蜂拥而来。


    即便是镇戎军的老兵再骁勇,以一敌十已是极限。眼看红莲邪教徒越聚越多,数量逼近千人,王翰与马铁焦急万分,冷汗直流。他们猛然探头进入陈东所在的车厢,再次低声恳求:“县尊,速行,再迟恐遭贼人包围。”


    “无妨,无妨!”陈东面色惨白,却坚决地摇头,“包围便包围,给他们来个中心开花。齐监察必有安排,寇丞相与他事先已有商议。寇丞相必不允许他有失!”


    “然,凡事难保万一。寇丞相毕竟远在长安城!”王翰焦急不已,伸手扯住陈东的衣袖。


    “先避入林中,观察局势。若援军至,再杀回,不算是临阵脱逃!”马铁随即抓住陈东的另一只手臂,低声附议。


    二人正要合力带陈东逃生,突然看见齐凌手持染血长枪,疾步从军阵前返回,高举枪尖,遥遥示警。


    “窦沙,点火!”人未至,声音先传。紧随其后,王翰和马铁看见窦沙跃出临近的马车,将早已备好的火把迅速投向地面的粗索。


    “嘶——”粗索顶端冒出一道凌厉的烟雾,火焰闪动,迅速钻入地下...


    "武统领,布阵,朝吾皇汇聚!速来!"齐凌的嗓音回荡,瞬息间,响彻四周每位修士的耳畔。


    武二统帅闻言,毅然决然地引领部下紧缩防御,退至齐凌身旁。而红莲邪修则气势大增,咆哮着发动新一波猛攻。


    王翰与马铁尚未揣摩透齐凌的意图,几道天雷便在笕桥附近骤然爆发,"轰!轰!轰……"


    二人立足之地似马蹄起伏,将四周措手不及的弓箭手、捕快,以及已包抄过来的红莲邪修震得东倒西歪。


    再看笕桥近旁,先前由镇戎军老兵搬移的十几个箱子,竟化作炽烈火球。浓烟裹挟着泥沙和破碎躯体,四处纷飞!


    黑火药爆的威力虽不及后世黄火药,但两千余斤同时引燃,其破坏力,凡人难以抵挡!


    凡在那十几个箱子附近的红莲邪修,均化为灰烬,无一幸存。稍远些的邪修也被浓烟冲倒,生死不明。


    更多的邪修在雷鸣与地动的双重冲击下,虽未受伤,却身形踉跄,魂不守舍!


    "呼——,呼——,呼——"河风忽然增大,吹散空中弥漫的烟雾。


    原本的笕桥所在,如今只剩一个漆黑巨坑,无人存活。木制的笕桥仅剩水中残段,岸边部分已被彻底抹去。


    被红莲邪修占据的官船,也被强大的力量推离原位二十余丈。船头熏黑,火星时隐时现。


    "尔等膜拜邪神,已遭天谴雷罚!还不悬崖勒马,更待何时?"即便早有预料,镇戎军的老兵们也被爆炸声与惨象震慑,瞠目结舌。半晌后,几位统领、队长才振声背诵早已熟记的训词。


    "尔等膜拜邪神,已遭天谴雷罚!还不悬崖勒马,更待何时?"


    "归降者,仅惩首恶,胁从无罪!"


    "速降,再不降,天打雷劈!"


    其余老兵瞬间回神,放开嗓门,一遍遍高声宣告。


    仅百来名战士,难以将千余红莲邪修悉数擒拿,故此刻自然以攻心为上策。


    "别雷击,别雷击,我投降,我投降!"


    "投降,投降,我是被逼,我是被逼!"


    ......


    红莲邪修之中,有些人瞬间清醒,丢下兵刃,跪地求饶。而更多的人则是哭喊着弃械,四散逃窜。


    眨眼间,能坚守在叶凌莲与一位中年悍妇背后的,只剩下二百多人,大多数面色苍白,双腿颤抖,硬撑着头皮苦苦应对...


    ...


    在红莲教叛乱被镇压之后,于大宋疆域内,能调动千骑的势力,非江湖门派所能及。单凭个人武勇,难以抵挡整编铁骑的冲锋。


    叶凌莲与那位中年女修士身后,即便是红莲教的精英,面对此情此景,亦知大势已去,无声中已有三分之二的人悄然撤离!


    余下的六十多人,已无力撼动镇戎军的老兵防线,反而被武二抓住机会,一举反击,转瞬又有半数之人倒下。


    “圣女,姑娘,上船,凌山犹在,薪火不绝!”官船上,红莲教头领见状危急,连忙领着手下大声呼喊,催促船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