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秘密任务

作品:《官场:重生后,我步步高升

    下午4点多,江雪婷开着路虎回到财大,想了一阵,还是忍不住给高玉梅打个电话,讲了林小青分走王伟300万版权费的事。


    电话那边,沉默片刻的高玉梅答道


    “婷婷,这些事你现在不能去说什么,等你大学毕业就早点办婚礼,男主外,女主内,结了婚你才能当家……”


    此时,陈梦琪开着一辆本田cr-v过了高速收费站,赶回花湾镇,副驾位上坐着吴月华。


    中午请王伟的财大老师、金融学院副教授刘正宇吃饭,交流普洱茶,陈梦琳和邓四龙留在了蜀都,学习茶艺,跟刘正宇请教普洱茶各方面的知识。


    陈梦琪开着车,一路跟吴月华交流丰联茶业接下来的工作安排。


    下午5点多,郑文斌自己开车,先送女儿郑楠回东山中学,又再送儿子郑小双回西辰国际小学。


    之后,郑文斌又赶到绵城酒店,陪林海春吃饭。


    林海春今晚又带了一瓶壮阳酒,郑文斌刚走进餐厅包房坐下来,林海春便露出一脸猥琐的笑容,悄声道


    “小姨父,柳燕等会儿就来了,今晚我们去她家里玩。”


    郑文斌微微一怔,摇头道


    “去柳燕家里不合适吧。”


    林海春又笑呵呵道


    “燕姐刚才说,她老公出去吃饭了,晚上又有通宵牌局。


    “在她家里玩才爽嘛,他们的婚纱照还挂在墙上呢。


    “燕姐本来打算最近怀孩子的,我给她转了5万,够她花一年了,燕姐也答应了,再陪我们玩一年。


    “这个女人不错的,虽然赶不上陈妍,也够骚了,对吧?”


    郑文斌装出一脸同感的笑容,林海春拉他一起玩女人,就像安秀雯讲的那样,他还真的要陪着。


    市府宿舍大院,安秀雯给王伟打个电话,说她今晚在家里陪父母,明晚再去花湾镇。


    王伟换了衣服去江边跑步,晚上7点多回到广厦花园,没想到今晚是吴月华做的晚饭。


    王伟开了一瓶红酒,陪着吴月华喝杯酒,听她讲在蜀都跟刘正宇交流普洱茶的收获。


    刘正宇对普洱茶的了解很深,在蜀都有几个资深茶友。


    两人吃着饭,聊着普洱茶,吴月华渐渐发现,王伟对普洱茶的了解也挺深了。


    吃过晚饭,王伟要帮着收拾餐桌,被吴月华拦下了。


    “小伟,君子远庖厨,男人不要做这些事。”


    “阿姨,这句古语不是这么理解吧?”王伟笑呵呵道。


    吴月华抿嘴笑道


    “我知道啊,这句话是孟子劝诫齐宣王实行仁术,不要霸道,要讲王道。后世也有人以此为由,说男人要远离家务事。


    “我跟张姐商量了,我有空的时候,早饭和晚饭都是我来做,她做午饭,打扫清洁卫生。


    “你是干大事的人,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些小事上面。”


    王伟只好笑笑,去了书房,坐下来复习mpa考试资料。


    晚上快9点时,吴月华冲了澡,换上睡袍进了书房。


    卸妆之后,素面朝天的吴月华,看起来依然很漂亮。


    辞职下海又离婚,放松了心境的吴月华宛如再生,自然显露着一个中年女人的温婉之美。


    看着这样的吴月华,王伟一时有些恍惚。


    她想起了这个年纪的江雪婷,同样41岁,同样是副处级,明显不及吴月华。


    不仅不如吴月华漂亮,更没有吴月华这样的优雅从容。


    41岁的江雪婷,每天精心打扮,也遮掩不住一身的势利气。


    一辆路虎就让王伟看到了江雪婷的本性。


    现在的江雪婷,将来一身势利气只会更浓。


    分手之后,江雪婷会过上想要的富足生活,也会对失去王伟痛彻心扉。


    见王伟有些出神的看着她,吴月华好奇道


    “小伟,你这是怎么了?”


    王伟瞬间醒过神来,微笑道


    “阿姨让我想起了一个人。”


    “你想起谁了?”吴月华更好奇了。


    王伟又笑呵呵道


    “刚才突然想起了小青,你们俩长得很像,阿姨显年轻,有点像小青的姐姐,而不是妈妈。”


    “哪有这么夸张呀……”


    吴月华也忍不住笑了,感觉王伟在拐着弯夸她漂亮。


    没有女人不喜欢被人这样夸赞。


    吴月华坐在茶台前沏壶茶水,王伟也合上书本,陪着喝茶聊天。


    独居多年的吴月华,夜里很少跟人这样聊天。


    王伟一身的成熟气质,从容自信的谈吐,让吴月华感觉他就像一个同龄人,而不是只有21岁的年轻小伙子。


    两人说好了明天一起进城,王伟先去申报个税,再陪吴月华去国兴证券开股票账户。


    王伟拆了一盒蓝熊猫,笑问道


    “阿姨想抽一根吗?”


    吴月华愣了片刻,又摇头笑道


    “别引诱我了,再抽一根,只怕就要上瘾了。”


    王伟点了烟吸一口,思考一会儿,决定交代秘密任务了。


    “阿姨,10年之前,1992年吧,滇省的勐海茶厂有一批积压的生普流入了港岛。


    “这一批生普可能有20吨左右,品质很高,唛号为7542,种类是七子饼,7542是勐海茶厂75年研制的配方代号,以4级茶青为主料制成。


    “这一批生普被一个名叫陈国益的港岛茶商以很低的价格全部吃下了,现在很可能还在他手里。


    “港岛市场的普洱多为熟茶,生普并不多见,而且更流行乌龙茶和绿茶……”


    听完王伟介绍的情况,吴月华好奇道


    “小伟,你是怎么知道这些事的?”


    王伟随口编了一段故事


    “我在网上偶然认识了一个老家在勐海的网友,他有亲戚在勐海茶厂,知道这家茶厂有过这样一宗交易。


    “80年代中期,勐海茶厂开始自负盈亏,结果这一批精心制作的生普产销不对路,卖不出去。


    “到了90年代初期,积压了很多库存,这家茶厂处境艰难,发不出工资,差点就要倒闭了。


    “低价卖掉了这些库存,勐海茶厂才又活了过来……”


    吴月华明白了,又问道


    “你是想拿下这一批生普?”


    王伟轻轻点头道


    “已经保存了十几年的生普,如果品质真的比较高,我们就要想办法拿下来。


    “阿姨,这是一个秘密任务,我们不以丰联茶业的名义去收购这一批生普,丰联茶业的资金要用于公司现阶段的运营。


    “先以我姐的资金去收购,运回绵城保存起来,将来等普洱茶市场开始起势了,再转一部分给丰联茶业。


    “到时候再通过丰联茶业,精心策划一次营销活动,让这一款生普在业内打出名气。


    “以后再根据市场情况,通过丰联茶庄,逐年推向市场。


    “需要的资金,我会跟我姐商量好的,现在的关键是要尽快找到这位名叫陈国益的茶商。


    “还要跟他慢慢成为朋友,时机成熟之后,再提出收购这一批生普……”


    吴月华认真思考一阵,答道


    “小青的舅舅吴月波喜欢喝普洱,月波对普洱茶也比较了解,我先让他帮着找到这位茶商,建立起联系。


    “之后我再去港岛,通过月波认识这位茶商,然后逐步交往,增进友谊,再寻找机会提出收购这一批生普。”


    王伟想了想,点头道


    “这个办法可能是最合适的,这一批生普,我们要尽可能拿下绝大部分的存货。”


    “小伟,这位名叫陈国益的茶商,你还有其他线索吗?”吴月华问道。


    王伟想了想,摇头道


    “只知道名字,没有其他线索了,不过应该不难找到。


    “一是港岛市场做普洱的茶商不会多,容易打听到。


    “二是勐海茶厂在港岛应该设有销售点,或者驻港代表。


    “这些年以来,普洱茶的市场就集中在滇省、粤州、宝岛和港岛这几个地方,只是一个小众市场。”


    吴月华点头道


    “好,我等会儿就联系月波,跟他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