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作品:《红颜飞雪

    也许,在别人的眼里,杨慧林的这种行为显得过于卑微。这种哭孝的方式并不能让使人赞成,甚至还可能引出来一番笑话。年青人在感情上是冲动的,坟墓里死去的人她曾看见过,那时是一个精神矍铄的人。这人突然走的这么快,让活着的人对死亡,对人生的路是有影响的。


    此外,她对苏童有浓厚的感情,家庭本来就贫穷,这苏老汉一走,使原本的贫穷再雪上加霜。以至于一时控制不住,那哭声中包含有苍天对苏童,对这个家庭的不公。


    她哭累了,眼泪也干了,至少耽搁了一个多小时才推着车子进了苏家弯。苏童不在家,他妈坐在院坝头像个活菩萨,见她来了显得非常和蔼。外头阳光暴晒,杨慧林一身灰土,便拉她进屋,收拾了个干净。本来刚才好好的,秦大娘突然眼泪出来了,说“杨姑娘,童儿说了,喊你往后不要往我们家里跑。”


    杨慧林忙问“为啥?”


    “不为啥,就是喊你不要来了。”


    苏童妈说完进苏童房间去把那件风衣拿出来又说“这个你拿回去,他说他不要你的东西。”


    杨慧林接了过来,又给放了回去,她都看见这个家里已经过不活了,苏童连张床铺都没有,地上搭着地铺。堂屋的粮食堆在角落里,柜子也没有了。灶房屋头锅里的稀饭一搅一个荡,半碗干辣椒在撒上些盐巴,这就是他们的下饭菜。


    再出来瞧他妈,这位原本不算老的妇女,脸上只剩下皮包骨了,一点儿精神都没有。头发梳的整齐,却冒出了不少的白发。一副病态,全是沧桑。手臂上的青筋完全暴露出来,双眼布满了血丝。不笑都吓人,一笑更吓人。


    杨慧林不忍再看下去了,秦大娘也被她看的很不好意思,刚想躲开却被她拦在了面前。


    “秦妈,”她说,“童去哪儿了?”


    “出远门了。”


    秦大娘一辈子没说过谎,这话一出口总觉得对不起这个年青女娃,用手去揉眼皮,不好意思面对。


    “哼,我不信!”杨慧林说,已经有了打算出去找的意思。


    苏童算准了杨慧林可能会来,极有可能是周末这一两天的事。他很忙,地里的粮食再不弄回来就完蛋了,一场秋雨就会让它们全部生芽。每天早上出门之前已给他妈办了招呼,要是杨慧林来了就照着这么说。


    他妈舍不得杨慧林,巴不得儿子能娶到这么一个俊媳妇。老人家不顾眼前,只想未来的事。当时不答应儿子的话,心里一难过,眼泪汪汪的埋头尽是哭。


    苏童说“会害了人家,我们这个家穷的只剩下两个人了。”


    从他爸去世以后,这几天苏童不让母亲下地。心情好就煮点饭,心情不好就闲坐着,想着办法让母亲休息好。为了改善生活,下田里捉鱼,上树掏鸟窝。母亲受了打击,身体可千万不能出半点问题。哪怕在外累死累活,回到家里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都是冲着一脸笑。


    在杨慧林的问题上,在母亲面前他不敢过于多提。可以这么说,假使母亲命令他现在娶,杨慧林若敢嫁,苏童是不敢违背的。以前,双亲在时他不觉得珍惜。而今,父亲走了。没有钱,也没有人,只有一个妈了。那种孝心从灵魂里面生长出来了,母亲在,一切都在。让母亲幸福的活着是他唯一的动力!


    他耐心地给母亲说道理,说人不能自私,不能把自己的贫穷和痛苦建立在别人的身上。自己是个农民,有机会就应该找个农民媳妇。杨慧林是未来的大学生,是个不可以劳动的俊女子。人家有美好的生活,更有在城市里工作的前途。或许往后是教师,是医生,是出名的工作者,科学家……娶了人家是耽搁人家,这样的事做不得,娶谁不是娶?反正都是生娃的事。


    秦大娘考虑的远,家里这个样子,要娶个媳妇比登天还难,更别说像杨慧林这种占主动的女子了。


    刚才看见杨慧林时她终于动了菩萨心肠,不忍心她进这个家门受苦,到时不穷跑了才怪。白白净净的,斯文又弱软,不像个劳动力,倒像儿子说的教师和城里的工作者。这样的女子就是注定闲耍的命,此外,杨明清的眼光比天高,又没见他本人来过。说明两个孩子是悄悄耍好的,要是她家大人知道了,大闹一场,把儿子名声闹坏了怎么办?儿子要找媳妇,就该找一个能分担劳力,身体强壮,能下地抓活的女子,干活生娃两头不误。自己在家带孙子,在帮忙做些家务事,仿佛这日子才有盼头。


    秦大娘又不好意思撵人家走,不嫌弃这穷环境说明这女娃接地气,还专进屋头去收拾。才死了人,也不忌讳。长的招人喜欢,做事也干净利落。秦大娘巴不得苏童马上就回来和人家见上一面,免得让杨姑娘白跑一趟。


    杨慧林心里有数,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了她好,这个家越这样对付她,说明这个家庭是善良的,偏要闯进来。贫穷只是暂时性的现状,可以用时间去改变,而人心就难测了。


    快到中午的时间了,她立马专进灶房里去做饭。除了几颗米样啥都莫得,后悔走的匆忙了,该买一些肉菜回来。这时,听见屋外头有人说话。


    苏童妈本来去拉杨慧林出来,在往屋头走时目光与人撞上了,是林小端来串门子。她极少来,就连苏童爸过世也没下来过。苏传林怕她在人多的地方招一些光棍们的眼睛,下了一道死命令,说“你要出去惹骚,老子就要了你的命!”


    今天苏传林去了县城,把盯人的这事教给了他妈。这娘母俩又没深仇大恨,林小端说了几句好听话,老婆婆才放她下来放风。


    她刚才在屋头坐着看见来的像是杨慧林,又没真正瞧过这个女子的模样。倒是听人说起过那人是与众不同的俊,一时好奇就想跑下来看个仔细。


    “二娘,”林小端说,一面伸着脖子往屋头看,“你们家来客了?”


    苏童妈眼睛笑眯了,一面说一面往灶房里走。


    “可不,从天上掉下个客,我这就去喊她出来。”


    这饭根本做不下去,就是一瓢清水几粒米。杨慧林没有这样做过,也没有这样吃过。“真是所谓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


    “那锅里还有稀饭,让你见笑了,还是童儿煮的,你若不嫌弃倒也能解渴!”秦大娘说。


    杨慧林忙又转身进去,舀了半碗,端起来就喝的呼啦响,连块辣椒也不要。说实话,心里是不好受的,苏童的生活她得体验一把。


    她端起碗往外走,一面喝,看见一个身材丰满,光彩艳人的大辫子女人冒了出来。那副身姿在乡下是很少见的,更像是一个不参加劳动的富家女人。穿着色彩鲜艳的花衣服,那衣服能值不少钱,一般人家是舍不得这种花销的。


    “你这亲戚我还真没见过,是头一次来吧?”林小端问,点着头跟她打招呼。


    “已经来过两三次了,我们是同学。”


    “那,”林小端卡了一下,又说,装着蒙了一下日子,“今天不念书吗?”


    “念书,我偷跑了出来。”


    杨慧林就站在对面,长相确实让林小端折服,青春漂亮,像画报里的明星,却又比明星生的天然。牙齿比米粒还白,眼睛比星星还亮。


    她们又说


    “像你们这样的同学还真少见。”


    “我们的关系不一般。”


    “怎么个不一般?”


    “我是他未过门的媳妇!”


    林小端脑袋瓜子猛的响了,脸色涨得通红。秦大娘也跟着吃惊,一辈子没见过这么大胆的女子,一时间不知道插什么嘴才好。要说她没文化,人家是县里头的高中生。


    杨慧林觉得眼前这个女人,今天收拾的这么鲜艳肯定有她的目的。这个目的想必跟苏童有关,最开始同苏童妈说什么她没听见,怀疑她是一个第三者,不知道实情的第三者,是来搞自己的破坏才把话说的猛,证明苏童已经有人了,而且就站在你的面前,趁早死了这条心。


    林小端心里冒着酸,脸已经红到脖子根了。本想走了,又觉得那样反倒显得小家子气。要是苏童知道了,面子上的事是过不去的。


    “我是童的堂嫂,就住在背后。”


    “堂嫂?”


    两个人都红着脸,不过,杨慧林突然想到林小端的脸红虽然更好看了,按理来说红的不应该。她读过很多书,这是内心活动的暴露。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极力证明自己,把一个跟场面无人无关的人显得特别尴尬。


    林小端为了掩护刚才的暴露,只有把童说了出来。


    “童童就在石河子的高粱地里。”


    “怎么走?”杨慧林忙放下碗,稀饭已经喝光了,还故意舔了一下碗边。


    秦大娘越看越喜欢,后悔刚才对她说了谎。一把年纪了还胡言乱语,往后可不能这样了。


    “我领你去!”林小端说,一边来拉杨慧林的手。


    “你从哪里嫁过来的?”


    她们拉着手,一前一后,又开始说上了。


    “云南那边。”


    “你还真有心,是个赶时代的人。”


    “不说那些,还是说别的吧。”林小端尽量回避她跟苏传林的事。


    杨慧林一笑。


    “呵,感觉不好?”


    “因为……”林小端真不好说,心情无比的沉痛,也说不出口。


    这段距离不远,没几步路就可以看见石河子那片高粱地了。她忙岔开话题指着一片高粱地说“你看,他就在那儿!”


    她循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那片火红的高粱地里有一个人正忙碌。那人太熟悉了,就是他。


    “谢谢你,堂嫂!”


    杨慧林喜出望外,像风一般地朝那儿疯跑了去。


    林小端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一直看着杨慧林在路上奔跑,跨过河沟,再爬上山坡,直到专进那片高粱地为止。此时,她心里无比的懊悔。羡慕他们爱的自由,同时在心里祈祷那些属于自己。


    苏童怎么也想不到杨慧林会跑到高粱地头来,甚至有些埋怨母亲,这个年青人是个很好面子的人,一旦有人看见再说了出去,他怎么也无法证明自己的青白。更厉害的,也是让人没预料的是杨慧林专进高粱地抱住他就啃。他没注意,突然间被扑了一个后仰,高粱被压倒了一大片。杨慧林嘻嘻哈哈的笑,不嫌弃他脏,也不嫌弃他一身的汗。


    他们抱成了一团,远远望去是一个不知名状的东西在滚来滚去的。苏童想分也没分开,被杨慧林抱的紧紧的,憋的一脸通红。


    “嘿,”苏童说,“你放开。”


    “我不。”杨慧林仍旧抱着他。


    “有人看见了。”


    “我都不怕,你还怕个啥?”


    时间正是正午,太阳晒得厉害。杨慧林在路上奔跑的时候已经把周围看得很清楚了,这附近基本上没人。林小端已经走了,这个堂嫂还真有点意思,总觉得她有很多心事,更有一些故事。


    苏童突然想起她来的日子不对,这也太不像话了。


    他们压低了声音。


    “嘿,”他说,“你怎么来了?”


    “我来看你。”


    “我要你看?”苏童不屑的一说。


    “怎么?”杨慧林翘着张小嘴,她在想刚才啃他的事,“你不愿意?”


    “我是问你怎么没上课?”


    杨慧林摇了摇头。


    “不读了。”她说。


    苏童仿佛被气晕了,刚才那极低的声音猛然间变大了,收拾不住已经快要崩溃的心。


    “你就是个混蛋,比我还浑的混蛋。”


    杨慧林看他那么凶,噗呲一声笑了出来。


    “我哄你的,我请假了。”


    苏童摸了摸头,一下子站了起来。


    “你快回去!”


    “我不。”


    “你走不走?”


    苏童显得很认真,冒火的样子是这儿那儿的糟蹋高粱,瞬间垮了一大片。


    杨慧林一下子过去从后背抱住了他。


    “除非,除非你亲我一下。”她哽咽着说,眼泪已经流了下来。


    苏童还能怎么想?虽然撵她走,其实是为了她返回学校念书。这些天劳累的日子,父亲过世的日子,让他活得不像个人样。杨慧林的心已让他的很清楚了,她对自己的感情是认真的。三番五次的跑来跑去,这可不是为了表演一场戏。


    他被感动到了,转过身来第一次主动亲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