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作品:《国运之争:以诗颂圣后,我无敌了

    《国运之争:以诗颂圣后,我无敌了》全本免费阅读


    “好。”


    瞥了一眼,视频中对危险一无所觉,还在撅腚等蜜酒滴下来的两货。


    林凤语在这一刻,是真有心就让它们留在这小秘境里,给人抵账了。


    可惜,不行。


    真给留下来,恐怕账单会越来越长。


    所以答应了,也不迟疑,立刻就将手掌放置于元气镜面之上。


    微闭双目,心随意念而动,体内元力鼓荡,将所思所想的诗,书写了出来。


    以他现在的修为和元力,凝聚一首五言诗,不需要花费多少时间。


    很快,一道道光华夺目的诗句,就从元气镜中飞出,飘向了半空。


    朱光流转,绚丽非凡。


    仿佛有灵性一般,跳动着,活泼有趣。


    木樨仙子不禁看着它们,念出了声:


    “不是人间种。”


    “移从月中来。”


    “广寒香一点。”


    “吹得满山开。”


    声音空灵深邃,似乎是被诗句引动了心神。


    不只是木樨仙,大家也都从这通俗畅晓的诗句中,体悟出了诗人对桂树的喜欢。


    没有人会怀疑,诗人就是在带着喜悦的心情,在描写桂花。


    盛赞桂花香味,是来自天上,不是凡间种,所以才能这样,一开就满山都是香。


    这是一首杨千里的诗。


    林凤语以前就很喜欢背他的诗。


    因为他的诗有很多首,都是新奇、快活又风趣幽默的写法。


    很活。


    稳健清新,乐观向上。


    却又不是强行打鸡血。


    读他的诗,很能化解扫除一些心中的负面情绪。


    林凤语不经意的又看了眼,那棵圆月下的桂树。


    直觉,这首诗选对了。


    “木樨仙子,华夏自古以来,就对月桂喜爱非常。”


    “为了表达这种喜欢,那古诗写了不知道有多少。”


    林凤语看不清木樨仙子的表情,但他还是很真诚的拍着对方的马屁。


    不知道为什么,即便木樨仙子和她的月桂本体,表现出的都是温柔亲和。


    他却还是隐隐很不安。


    仿佛这温柔背后,藏着歇斯底里的疯狂和恐怖。


    这都让他想起了有关月亮的传闻。


    在华夏的传统文化中,月亮,嫦娥,蟾蜍,桂树,捣药兔等,经常是联系在一起的。


    宋朝以后,中秋节成了团圆节,月亮也从文人的酒杯里,到了百姓的餐桌上。


    变成了热闹团聚的标志。


    可是最初的月亮,不是这样的。


    在最初的神话中,嫦娥是月亮的母亲,后来,到了没有一个女神能独身走出的西汉,嫦娥就变成了羿的妻子。


    因为偷仙药,这个抛弃丈夫的女人,即便成了仙女,在人们的眼中,也只能在寒凉的月宫中孤独过活。


    换句话说,月亮,是一座关押疯女人的监狱。


    在古老的时代,太阳和蛇(龙),月亮和蛙(蟾蜍)还有兔子,都带象征着繁衍的神力。


    随着时间的流逝两者逐渐分离,前者被赋予更正向的意义,为阳。


    后者则多了负面的意味,为阴。


    也就是说,月亮在最开始并不是温情的,温柔的,而是充满了孤寂的,负面的,疯狂甚至扭曲的色彩。


    只是华夏的历史足够长,月亮的意义出现了演变。


    但是即便是现在,月亮仍然具有清冷寂寞的意象。


    而在蓝星上的其他国家,月亮意味着混乱癫狂的文化,还要更加明显。


    在没有灵气复苏的蓝星,月亮的能量也在对人施加影响。


    月朗星稀的深夜,人更容易郁闷,还有情绪低落。


    灵气复苏的蓝星,月亮的能量变强了,尤其是圆月的时候。


    特别是在西方,陆续出现了被月亮影响的人类,演化出了月夜的狼人,吸血鬼,幽灵等等特殊的修炼者。


    妖族之中也有在圆月下修炼事半功倍,但容易走火入魔的传闻。


    所以,和月亮紧密相关的灵植桂树,真的像她表现出的这么温和吗?


    林凤语不觉得这是自己的恶意揣测。


    因为他刚刚想通,这种隐约的预感,来自于哪里。


    ——来自于神通:周公解梦。


    这月桂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