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改土归流

作品:《大夏摄政王

    “全杀了,未免有些狠了。”


    听到常静德的话,箫承嗣摇了摇头,道:“朕是厌恶贪官污吏,却不能一下杀的太多。”


    “若只用如此雷霆扫穴之策,恐让天下人惊惧。”


    常静德心中盘算一下,又开口道:“陛下圣明,臣是有些嫉恶如仇了。”


    “只是不以雷霆手段扫灭这些贼子,即便朝廷再有法度向下,他们也不会惧怕,贪腐之风刹不住啊。”


    “嗯,你说的也有些道理。”


    箫承嗣点头,笑道:“你先起来,不必跪着说话。”


    “今日咱们君臣之间只是闲聊,不涉及法度,都不用这么拘谨。”


    说完,箫承嗣又拿起王怀池的条陈,轻声问道:“王爱卿。”


    “臣在。”


    王怀池说话不卑不亢,也没有向其他三人一样说跪就跪,而是安静站立,微微躬身。


    “你条陈中所说一体纳粮之事,朕很感兴趣,可否详细说来?”


    “是。”


    王怀池又施一礼,随后沉声道:“所谓一体纳粮,便是天下无论官民,悉数纳税之意。”


    “现如今,天下官身太多,天下又遵先皇之意,有功名者皆可免税。”


    “如此一来,便导致一个弊端。”


    “凡有共鸣者,无论之前名下是否有地,有了功名之后,名下都会出现大量土地,用以免税。”


    “这些土地自是各处乡绅挂在其名下的。”


    “不光土地,连人口也会藏匿其中。”


    “这些人不缴田税,又隐匿人口,丁税自也变少,再加上下欺瞒,国朝收税自然捉襟见肘。”


    “臣条陈之意,便是消除天下官身特权,凡有地者皆要收税,一视同仁。”


    “如此,官身便不会帮助他人免税,那隐藏在这些田亩之后的人口自也会露出。”


    “这样一来,税收自然高了。”


    王怀池的话音刚落,两侧三人便同时看向他,面露惊骇之色。


    他这般言论,可是坏了天下读书人的根基了!


    所谓学的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便是人上人。


    这人上人怎么来的?不就是朝廷给的特权吗?


    若没了这些特权,那他们为什么当官?


    做官还和百姓一样要交税,那还做什么官?


    听到这话,箫尘也是微微一怔。


    他没想到王怀池如此坦诚,就这么直接当着皇帝的面说了,毫无隐瞒。


    这事如果传出去,就算最终没能成行,他也会成为天下读书人的活靶子,光是唾沫星子就能给他淹死。


    可看王怀池,却依旧不卑不亢,面色平静,就那么安静的站着,好似刚才的话根本不是他说的一样。


    见此人如此,箫尘轻轻一笑,开口轻声道:“改土归流。”


    “嗯?”


    箫承嗣没听懂,可王怀池听到这句话后却眼前一亮,拱手道:“殿下这话用的妙。”


    “改土归流,就是下一步。”


    “收回特权之后,便要清查天下田亩,清查人口,之后再改革税制,设立专属税制衙门,且由专门人员监督。”


    “如此,可保我大夏百年平安!”


    “陛下,臣觉得实在荒谬!”


    箫承嗣还没开口,一旁的宋阳却直接叩首道:“陛下,收回天下读书人的特权,恐会引发民乱啊!”


    “此特权已持续千百年,历朝历代皆是如此!”


    “读书人寒窗苦读,金榜题名之后为的就是高人一定,若如此做,定会寒了天下读书人的心啊!”


    “陛下,还请三思。”


    宋阳刚说完,一旁的李煜也叩首,沉声道:“此事万不可行,即便对税制有用,也绝不可动。”


    “官绅在地方根深蒂固,盘根错节,先不说此事成后如何,光是要推行,便会遇到重重困难,或让地方官绅和朝廷离心离德。”


    “如此一来,天下必乱!”


    “我大夏二百年基业,恐会毁于一旦!”


    这两人的声音都十分激昂,好似被人踩到脚趾了一样。


    且两人将此事说的如此大,倒是让箫承嗣微微蹙眉,心中连动。


    他们的反应,就是天下官绅听到此事后的反应了。


    箫承嗣不是看不穿这里面的好处,只是要推行的确困难重重,艰难险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


    他此时转头看向箫尘,却见箫尘眸光清亮,心中立刻就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了。


    故此,箫承嗣笑道:“两位爱卿不必如此上纲上线的,说了只是闲聊。”


    “王爱卿也不过说了心中所想罢了,二位起来吧。”


    听皇帝这么说,两人心中才长出口气,缓缓起身,恭敬站好。


    只是此刻再看向王怀池的目光,却多了几分复杂的情绪。


    他们以后绝对会离王怀池远远的,省的天下人骂他的时候,把自己也捎带上。


    “王爱卿,你的想法朕清楚了,很有见地,不过现在还不能下结论。”


    说着,箫承嗣挥挥手,道:“那今天就到这吧。”


    “朕和夏王商议一下,诸位爱卿先退下。”


    “臣等告退。”


    四人立刻行礼,缓缓离去。


    离开的时候,常静德不由的多看了王怀池一眼,心中的想法却和另外两位不大一样。


    倒不是说他支持王怀池,而是刚才夏王箫尘的一句话,以及陛下的反应,值得玩味。


    故此,离开养心殿后,另外两人都匆匆走了,好像王怀池是瘟疫一样。


    而常怀的却凑上前来,拱手轻声道:“王兄。”


    王怀池朝常静德一笑,问道:“常大人为何不躲?”


    “不怕天下读书人骂你?”


    “哎,那都是没影的事。”


    常静德讪笑一声,道:“方才王兄殿前所言,振聋发聩,之前常某还真没想到。”


    “只是要想推行此事,还是太难了。”


    “我等食国家俸禄,自要为天下先,难怕什么?”


    王怀池轻声道:“只是怕陛下听不进进言,不愿这么做。”


    “这些事,可不是咱们臣子该想的。”


    常静德轻声道:“王兄,我对你的言论颇有兴趣,若不弃,可否赏脸府上一叙?”


    “常大人不怕?”


    “王大人都不怕,我又怕什么呢?”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