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突进

作品:《大夏摄政王

    浅夜,凝水关来报,方宁所部抓获俘虏十三人,已悉数送入子母谷。


    另,方宁所部遭遇阳城守军袭击,大败亏输,麾下兵将逃回千余人,剩下皆被俘虏。


    这消息箫尘只是听了一下,没有任何表示。


    十几个俘虏就压在子母谷下营,箫尘既没说要问话,也没说怎么办,就这么押着。


    也渐渐的深了,可箫尘却没有任何休息的意思,而是坐在房舍前,若有所思。


    “殿下,天儿有点凉了,奴婢给您披点。”


    李不全手里拖着大氅,披在箫尘身上,随即恭敬的站在一旁。


    另一边,齐正业身披战甲,手握刀柄,当真好似箫尘的亲兵一样。


    “老齐,你说那些和邱乐水一起进了承天关的炎朝宿将,这会在做什么?”


    齐正业闻言一怔,微微躬身道:“末将猜,可能在喝酒。”


    “哦?”


    箫尘有些意外,转头看向对方,笑问道:“为何如此猜测?”


    “大战刚结,咱们又摆出不再进攻的架势,他们又还有那么多守军,上边还有人顶雷,不喝酒还能做什么。”


    齐正业挠挠头:“邱乐水被殿下抓了又放,威严扫地,估计是指挥不动他们了。”


    “而且混在一起喝酒吃肉,也能缓解心中不快。”


    “若真是如此,事就好办了。”


    箫尘笑了笑,道:“那承天关的刘栋梁,好像是个将才,怕不会懈怠的。”


    “殿下,咱们掌握的情报还是少。”


    齐正业觉得弯腰有些难受,干脆直接蹲在箫尘身边,轻声道:“光靠那些俘虏的话,不能完全判断。”


    “不过阴阳两城和承天关分属两派却是事实。”


    箫尘闻言想了想,随即道:“你传令下去,选出来的五百人全员准备,午夜随孤出营。”


    一听这话,齐正业眼前一亮,一句话都没说,领命下去了。


    李不全站在箫尘身后,眸子动了动,欲言又止。


    “这次不能带你。”


    箫尘虽没看李不全,却也知道他再想什么:“你身上的伤还没好,会有影响。”


    “殿下……”


    李不全声音微颤,心中极是温暖,作势便要叩首,可却听箫尘又道。


    “你去,把军侯叫来,孤有事吩咐他。”


    “奴婢尊令。”


    李不全匆匆的下去了,没用多,王静堂便随他而来。


    “末将叩……”


    “军侯坐下说。”箫尘指了指一旁的凳子,待王静堂落座之后,开门见山道。


    “几件事,现在可以布置下去了。”


    王静堂闻言面色一正,开口道:“殿下吩咐。”


    “第一,令魏国忠所部占据凝水关侧新修工事,修筑攻城器械,两日之后直扑阴城,不用攻城,且用投石机不断投石,轰击阴城城墙。”


    “第二,凝水关于你所部,在关中留两万人马,其余人等后日清晨出发,直插阴城。”


    “抵城池之下,围而不攻,战鼓不停,做出即将进攻的架势来。”


    说着,箫尘看向王静堂,道:“若阴城开城投降,责全员徐徐进城,快速占领整个城池,此队由宁策统领。”


    “第三,军侯留在此处,亦从凝水关分兵,补足五万,一日之后直插承天关,切断承天关和阴城之间的连通,同样亦是围而不攻。”


    箫尘三条军令发出,王静堂却听的有些云里雾里,不解的问道:“殿下,三处都围而不攻,您是要……全歼敌军?”


    “不是。”


    箫尘摇头:“围尔必缺,如果我军全面进攻,两城守军只能死战,得不偿失。”


    “此番动作是为了震慑,扬我军威。”


    “可这么一直围而不攻,两城间……”


    “方宁被俘了。”


    箫尘笑着看向王静堂:“现在就在阳城。”


    王静堂一愣,下意识道:“怎么会,他之前还……”


    话说了一半,王静堂就明白怎么回事了,方宁被俘,肯定是殿下安排的。


    “他入阳城,虽是俘虏,却能起到奇效。”


    箫尘收敛笑容,轻声道:“邱乐水战败,孤又设计将他放了,军侯可完全看明白了?”


    同样的话,箫尘已不是第一次问了。


    这事王静堂想了可不止一天,之前的想法停留在邱乐水会死守承天关上。


    可今天听箫尘如此说,他的思路忽然打开了,脑中灵光乍现,沉声道:“这就是殿下您说的,反间计!”


    “邱乐水虽逃了回去,但因战败和派系不明,定会导致军令不畅。”


    “他此时又在承天关,麾下无兵,两城便是各自为战,各有目的。”


    “殿下是想利用此事,分而食之!”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吧,你理解的也没错。”


    箫尘轻笑道:“阴阳两城早已是我军囊中之物,随时可取,关键还是在承天关。”


    说着,箫尘微微闭目,又开口道:“你们所有的动作,都是为了让承天关内部动乱,给我军拿下承天关制造机会。”


    王静堂闻言,再次陷入沉思。


    箫尘的计划太过天马行空,即便现在有了后面的布置,他也看不透箫尘到底要怎么做。


    “最好的局面,若阳城投降,必会影响阴城,近而影响承天关的布局。”


    “只要两城有变,此计就成了一半。”


    王静堂默默的听着,可怎么都想不通,索性也不想了,直接问道:“殿下,打承天关,末将麾下是先锋?”


    “魏国忠部是先锋。”


    箫尘幽幽道:“他们有大量的攻城器械,军侯忘了?”


    “可他们不是要……”


    此时,王静堂的思绪猛的一震,忽然明白了什么,下意识道:“殿下的意思是,阴城若不投降,那就围而歼之?”


    “死或降,他们只有一条路能走。”


    箫尘轻声笑道:“至于他们是选生路还是死路,就看他们自己了。”


    深夜,箫尘带领五百精兵和两百亲卫,借着夜色快速出营,直奔承天关方向而去。


    王静堂当然是不同意的,但却拗不过箫尘,只能同意。


    于此同时,箫尘的军令发向凝水关,大夏数万兵马蛰伏多日,终于开始有动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