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泰山

作品:《大夏摄政王

    宝刀沉甸甸的,箫尘单手握住,却有一种异样的感觉。


    似乎是父皇的期望,亦或是心中的某种被包裹的情感迸发,箫尘感觉双目有些发热,手掌也有些颤抖。


    家国天下。


    他本以为这句话离他很远,可现在再看,家国天下,已然系于他身。


    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大夏的未来,影响亿万黎民的生死。


    比起这些来,之前所想的逍遥天地,酒池肉林,美女姬妾,好似一点都不重要了。


    正此时,门外传来一个声音。


    “殿下,博阳侯到了。”


    “李老歪和黄铎将军也到了。”


    “让他们进来。”


    箫尘放下手中宝刀,目光忽然变得锐利起来。


    他感觉心底似乎有团火被点燃了,这火焰徐徐燃烧,也点燃了他的意志。


    再次坐回椅子上,箫尘的精神振奋了许多。


    很快,透过院内的烛火,看到三人前后而来,为首的是一身穿铠甲的老者,马刀在侧,步步带风。


    老者身后,李老歪和黄铎二人并排向前,均都面如止水。


    入了大厅,老者单膝下拜,口中喝道:“臣,博阳侯王静堂,叩见夏王千岁!”


    “叩见千岁!”


    箫尘立刻起身,上前两步,将王静堂扶起,口中道:“老泰山快快请起。”


    王静堂起身,一双眸子却直直的盯着箫尘,神色微动。


    箫尘也没说话,就任凭他这么看着,面带轻笑。


    “殿下,无恙吧?”


    半晌,王静堂轻声开口,说出之后,却见他眼眶有些泛红。


    “孤无事,让您担心了。”


    “您快里边请。”


    言罢,引着王静堂入了大厅,随即又朝后面喝道:“给博阳侯弄些膳食来!”


    李老歪和黄铎两人都留在厅外,并未进去,而是像其他亲兵一样,安静的守着。


    屋内,箫尘在首位坐定,博阳侯王静堂刚刚坐下,立刻开口问道。


    “殿下,京师的事……”


    “您放心,京师已无事。”


    箫尘笑道:“全都平定了。”


    王静堂闻言,轻出口气,脸上却露出一种难言的表情。


    他再次看向箫尘,好似有什么话想说,但最终却没有开口。


    箫尘知道他心中所想,也觉得有些愧疚。


    巡视前身记忆,便知他疏远王若曦,连带他这个军中中流砥柱的老丈人也一柄疏远了。


    前身虽有保护他们的意思,但却做的太彻底,似乎让老头伤了心,也让王若曦伤了心。


    可到关键时刻,王若曦却以身犯险,根本不在乎李元珊的威胁,将箫尘救了下来。


    而箫尘的岳丈王静堂得了调令之后,根本没半分迟疑,立刻拔师远征,帮箫尘死死的看住了丽水禁军。


    在重要时刻,人心一眼便知。


    “千岁,受苦了。”


    王静堂看了箫尘半晌,说出这么一句,随即眼眶通红,别过头去。


    箫尘亦是心有所感,轻声道:“岳丈,孤之前多有疏远,乃是形势所迫,您莫要怪孤。”


    “不敢怪罪殿下。”王静堂转过头来,低声道:“只是想到殿下忍辱负重这么多年,一朝平叛,天下太平,心中百感交集。”


    “先皇若见,定在九泉放声大笑。”


    说着,王静堂更是动容,伸手抹了一把脸,目光闪烁。


    博阳侯王静堂,也是三朝老臣了。


    他虽不如欧阳靖和功勋卓著,却也对国朝忠心耿耿,之前一直守在边关,还是箫尘做个天下兵马元帅之后,才将他调回京师附近的。


    京畿地区,除京师内的三大营之外,外部还有三营,亦都是大夏精锐,负责拱卫京师。


    在外面,还有六部边军,一直守在边境,防患外敌。


    如此不止,其实有些劳民伤财,但却是不得已而为之。


    大夏四周强敌环伺,一旦松弛,外敌必会入侵,到时生灵涂炭,倾覆之下,更是民不聊生。


    箫尘笑了笑,随即开口道:“叛乱虽平,但许多事还未平,甚至还有泛起之势。”


    “岳丈不知,李贼谋逆,六部重臣几乎被其斩尽杀绝,现在的朝堂,几乎空了。”


    听到这话,王静堂却并不意外,只是轻声开口道:“李荣昊,此贼谋划已久,一旦动乱,必祸国殃民。”


    “好在殿下未雨绸缪,其还未得势便已拔除,否则被其占了京师,祸患更重。”


    王静堂这话,说的就有些偏心了。


    在他的话中,根本没有皇帝箫承嗣的影子,他只是关心箫尘,关心江山。


    这一点,箫尘其实看的很通透,现在大夏江山的臣子,大多都将他视为国朝正主,这是绝对不行的。


    先不说他个人想不想做这个皇帝,单说现在天下人心浮动就不是好事。


    箫尘之所以要急流勇退,一方面是考虑自身,另一方面也是考虑朝局。


    否则任凭这势头发展下去,之后还真会发生他担忧的事。


    没准哪天几个大将商量一下,给他也来个陈桥兵变。


    赵家皇帝可能是谋划的,但箫尘可是真不想做这个皇帝。


    “这次让岳丈来,想说的也是此事。”


    箫尘再次开口,轻声道:“现在国贼已除,孤想着卸去元帅职位,还军权于陛下,做个安生的王爷。”


    这话一出,王静堂面色猛然一变,直接开口道:“殿下不可!”


    “为何不可?”


    箫尘脸上还带着笑意,王静堂也立刻反应过来,赶忙道:“老臣僭越了。”


    “岳丈哪里话,这是在自家,您有什么顾虑就都说了,孤也听听。”


    “这次没让您先去拜见陛下,也是想先听听您的想法。”


    王静堂闻言,重重的叹了口气,道:“殿下,您此间直捣黄龙,挽大夏于将倾,深的人心。”


    “不说他处,单说老臣部下,各个都愿以殿下马首是瞻。”


    “您的形象已深入人心,所有当兵的都知道,跟着您,他们有奔头,也有出路。”


    “可陛下……”


    说着,王静堂看了箫尘一眼,见对方没什么表情,这才道:“毕竟太小了。”


    “殿下若将兵权交于陛下,恐怕陛下拿不起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