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兄弟说客(合)

作品:《三国:克复中原

    《三国:克复中原》全本免费阅读


    三弟诸葛亮的来信说了三件事,一是铁铠批量打造之事,技术准备已经完成,但实施此事,还需要契机,也就是刘表许可。


    毕竟这是管制物品。


    三弟跟自己说这件事,也有另外一层意思。


    诸葛氏是否要在这个时候开始这项工作。


    诸葛巡明白,三弟这是在征求自己的意见,毕竟,如果全力打造铁铠,那么用于生产的投入,必然受到影响。


    这种取舍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方诸侯,甚至一個家族,都需要面对。


    这便是剑与犁的取舍。


    诸葛巡早就有了答案,那就是在拥有自保之力后,全部力量投入生产。


    否则,难道农学普及了,耕作方式革新了,然后让肚子都吃不饱的穷苦百姓自己去置办生产工具?


    恐怕省吃俭用一年,都省不下一把锄头。


    诸葛巡必然是不允许这种情况出现的。


    诸葛亮信中提到的第二件事,是关于二弟诸葛瑾的。


    诸葛瑾的书信送去了襄阳,信中只说了一件事,经曲阿弘咨引荐,诸葛瑾已投孙策帐下。


    不是孙权吗?


    诸葛巡不由疑惑,心头又起一个念头。


    孙策还没死?


    咳咳,真不是咒他死,只是江东小霸王最有辨识度。


    抛开立场不谈,叔父间接死于刘繇之手,而孙策击败了刘繇,也难怪二弟对其会有好感。


    听说孙策现在已经打到了汝南,就在自己章陵隔壁呢。


    孙策显然也是受了袁绍邀请,一起参与对曹操的作战,只不过打到汝南,似乎就停住了。


    替曹操驻守汝南的是李通,论诸葛巡所知的知名度来说,应该不会是孙策的对手,但孙策就停在汝南了。


    其中缘由,三弟没说,诸葛巡也不知道,无非就是打不动,或不想打。


    第三件事,就是今年粮食的收成情况,今年的暴雨对粮食造成一些影响,沔水暴涨时,迴水又发生了迴龙现象,不过因为德高湖发挥了蓄水功能,并没有决堤形成水患。


    庄稼所受影响只有降水造成的第一次影响,而没有受到水患的二次影响。


    事实证明,迴水这条“逆龙”,经过诸葛巡的治理,终是驯服了。


    迴水两岸的土地,也正式晋级上等田。


    信末,诸葛亮还提到,章陵收割在即,用于收割的打稻机,已经运来章陵的路上了。


    所以昨夜诸葛巡看信的时候,真是嘴角疯狂上扬。


    这就是三弟啊。


    都不需要自己开口。


    翌日一早,诸葛巡起来给三弟回信,昨晚半途突然干别的事去了。


    他也要告诉三弟三件事。


    一、章陵大胜。


    二、探勘队有所进展。


    三、郭嘉不过如此。


    写完给三弟的信,诸葛巡又给诸葛冬,诸葛兰,还有诸葛均都写了一封,主要是一些家常,还有勉励的话。


    虽然他们没给自己写,但谁让诸葛巡是“长兄为父”呢。


    写完信后,诸葛巡叫来一名部曲,一并带回襄阳。


    正好蔡蔻端来早饭,是一碗肉粥,或者说,是粥肉,因为多是肉糜,很少的米。


    这一看,就是蔡蔻亲手做的。


    诸葛巡几口喝完,便告别妻子“外出”上班。


    其实还是在郡府,只是从后宅来到了前堂。


    马良早早在前堂等候,诸葛巡一出现,他便呈上一卷竹简,上面基本是诸葛巡今日的待办事项。


    诸葛巡指了一项,“先去这个吧。”


    马良一看:巡查新坊市。


    这是诸葛巡提了几日都没有去办的事。


    “我去叫张靖。”马良说着快步离去。


    不多时,马良与张靖一道回来,金曹掾张靖,专职掌管坊市。


    张靖一到,便道:“卑职等了几日,府君今日终于得空了。”


    “可能马上要去其它县,便先将此事办了。”


    诸葛巡一边往外走,一边问张靖。


    “张掾吏,坊市可有碰到什么问题?”


    张靖想了想,道:“回府君,百姓手里基本没什么钱,即便进了坊市,也是将易物传统带了进去,为之奈何?”


    这个时代,在小地方,以物以物还是十分普遍的,毕竟连官方,都还在用实物给官员发工资呢,比如粮食与绢帛。


    这两种,在坊市之中,通货价值比五铢钱还硬。


    诸葛巡反口便道:“看来我等要做出表率,这个月开始,章陵郡所有郡吏县吏,不再发放实物月俸,皆改为月钱,郡府雇佣的一切劳力,也皆直接发放俸钱。”


    说罢,诸葛巡又补充一句,“看过坊市后,你去找王成,问他要近一年的十二月的粮价数据,取其均值,用作官方指导粮价,以此数折算月钱。”


    张靖拱手回,“喏。”


    几人一起出了城,坊市区域,被诸葛巡划在了外面,当然未来的章陵县,会将之囊括进去。


    其实现在所谓的坊市只是诸葛巡划了一块区域,然后用木栅栏围了起来,里面倒是形成了数条摊道,相对有序。


    然而里面人并不多。


    诸葛巡只有三人,而且衣着普通,就这般走进去,好似没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诸葛巡四处张望,摊贩卖什么的都有,卖鱼的,卖瓢的,卖柴的,还有卖草鞋的。


    诸葛巡不由走上去,问:“老乡,草鞋几钱?”


    摊主是一名黝黑的老汉,他望了眼诸葛巡,见其穿着干净,有些拘谨回道:“半升舂米两双。”


    诸葛巡不由一阵头疼,自己这个当家人,过手的钱粮通常都是动辄百石粮食,千万钱的。


    “老师,大概是两钱一双。”马良将换算好的价格告知诸葛巡。


    这么说不就有概念了么。


    “老乡,五钱两双卖不卖?”


    “半升舂米两双。”老乡答。


    “我说,五钱两双卖不卖?”


    “半升舂米两双。”


    诸葛巡默默走开。


    看来这问题,不仅仅出现在买方,也就是说,光光诸葛巡发钱,或许只解决了一半的问题。


    现在的卖方,也是指望着拿物资换到想要的物资,要想中间加一条,还真是别扭啊。


    “阿良,人什么时候,才会愿意改用钱去买物资?”


    “钱能买足够多的东西时。”马良当即应道。


    “你可真是机灵鬼,足够多的物资,那缺口谁来补呢?”总不能诸葛氏来补贴吧。


    马良愣着头想了想,“老师,能不能给百姓加税,然后再以物价反馈呢?”


    诸葛巡一怔,想了想。


    “阿良,你以后一定能做一个好官。”诸葛巡道,说吧,便走向前去。


    马良在原地愣了愣,没有理解老师说的是哪一层意思。


    是在夸他呢?还是在讽刺他呢?


    老师不说是,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吗?难道不行吗?马良想。


    坊市巡查很简单,诸葛巡走马观花般的走完,直接回了郡府,然后召来徐庶,王成,俞杰等郡吏。


    诸葛巡当即说出自己的设想,其一,就是自明年九月开始,大规模增加田税,各部门要围绕这一目标,开展工作。


    从马良说出那句话开始,诸葛巡便有主意了,这是很大的一块增长点。


    当然前提是,章陵郡的粮食产量,在明年九月必须大大提升,若农业革新顺利,这个目标不是问题。


    所以这项工作的目标就变成了务必确保农业革新成功。


    如今各曹掾进展顺利,倒是让压力来到诸葛氏,好在距离明年春耕,还有半年时间。


    谁都无需为这项恩惠买单,因为这是生产力进步的红利。


    章陵郡的问题解决得七七八八,诸葛巡再度将目标投到了复阳县。


    记得初次巡查,复阳县有不少问题,只不过当时以稳为主,诸葛巡未作深究,现在章陵郡外敌已定,内部治理也较为稳固,接下来,诸葛巡可以深入一点了。


    诸葛巡一面令孙贵调集部曲,另一边告别蔡蔻,带着主簿马良,督邮孟建前去复阳。


    ···


    汝南郡,安城。


    一位衣着白净儒衫的青年掀开帐幕,走向帐中。


    首座一位虎背熊腰的武将当即起身来迎。


    “子瑜,你来了,快坐。”


    诸葛瑾一看在座之人,都是他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