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国之重器!

作品:《钓鱼又赶海,我是渔村最靓的仔

    因为有正事,楚洋晚上就没回岛上,留在了城里。


    接上惊喜不止的蔡呦,两人到一家新开的西餐厅,吃了顿地道的烛光晚餐。


    椒麻龙胆石斑鱼、松露腊味焗饭、樱桃鹅肝……


    出去吃饭只要是遇到新的饭店,就把招牌菜全部点上,要是发现有特别出彩的就让酒楼的厨师来“学习”,这已经是蔡老板的习惯了。


    “这个菜不错!”


    蔡呦指着新上来的一道海鲜大拼盘说道。


    楚洋点点头,表示赞同。


    两人注重的倒不是味道,主要还是创意。


    这道菜用了金色的不锈钢大盘,里面用小青龙、帝王蟹腿、东星斑、斑节虾、大鲍鱼等名菜,拼出龙的形状。


    盘底铺了冰块,还有隐藏的干冰槽,这样在上菜的时候,服务员只需要往放置了干冰的槽中缓缓倒入少量热水,就能营造出云雾升腾、龙腾四海的效果。


    这种寓意十足又很有视觉效果的“大菜”,绝对是酒店赚钱利器。


    一道菜,都抵得上好几桌的利润了。


    刚好海港渔村酒楼也是主打海鲜的,完全可以模仿过去。


    吃完饭,两人收获满满地离开了餐厅,开着车子来到海边,吹吹海风做点爱做的事。


    第二天一早,楚洋来到了市国资,很顺利地来到了市国资的局长刘京。


    令楚洋没想到的是,农行市行的行长吴宏光也在。


    “刘局,吴行长,你们都在,这么巧啊!”


    刘局哈哈一笑,解释道:“这可不是巧合,吴行知道你要到我这来,特意主动登门的。”


    “哟,感谢感谢。”楚洋拱手道。


    吴宏光笑容灿烂地说道:“我这也是响应上面的要求,靠前工作,主动给需要帮助的企业提供上门服务。”


    这融洽的一幕,若是让泉城其他那些找他贷过款的“老板”看到,恐怕能惊掉眼珠子。


    要知道,市行的吴行那是出了名的“黑面神”,想见他一面都难上加难,更别说什么靠前工作、主动服务了。


    尼玛,什么时候农行还推出这项业务了,专门针对大领导家属的是吧!


    刘京和吴宏光效率都很高,三人一上午,就把事情的大体脉络给整理好了。


    紧接着三人又去王爸爸办公室,向领导汇报自己得出的方案,得到了王书记的首肯。


    4月1日,泉城船舶股份有限公司官网贴出公告,公示了公司股份变动。


    公司股份原股东为:闽省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持股75%)、泉城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5)、泉城招商集团(持股8%)、职工股(持股2%)。


    调整后为:闽省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持股35%)、泉城国资委(28%)、泉城龙宫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持股25%)、泉城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0%)、职工股(2%)。


    这份公告除了业内的有心人外,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


    只等公示期过,龙宫科技就将成为这家有着将近一个世纪(加上前身)历史老船厂的第三大股东了。


    4月15日,龙宫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入驻泉城船厂,当然名义上是租用的。


    楚洋没有露面,他就是挂了个“董事长”的头衔。


    在协调好大的脉络后,后面具体的事基本就都是蔡骏在忙了。


    至于公司的另一名高管朱明教授,要忙着带学生,做课题,公司平时的事务也是不管的。


    龙宫科技入驻时也很低调,没有广发英雄帖,冷冷清清地就搬了进去。


    不过第二个周五晚上,楚洋倒是出现,请公司所有员工吃了一顿饭。


    地点自然是设在海港渔村酒楼滨江路分店。


    席上,楚洋才发现在不知觉间,自己没放在心上的这家公司已经有了十四五号人马。


    其中有一半多都是研究员,还招了3个行政人员,以及一个财务。


    新招的研究员中,有两个是海洋生物学博士,分别是萧子腾和徐青云。


    两人一个研究渔业与水产科学,一个研究海洋技术与工程,都是不可多得的实用型技术人才。


    能“屈尊”到龙宫科技这个草创的小公司,和朱明教授关系很大,因为他们本科都是在华侨大学读的,是朱教授的学生。


    后面一个考去了魔都交大,一个考去了中海洋深造。


    公司的财务来头也很不凡,直接是华侨大学经管学院一名五十多岁的女教授,叫做温霞,今年刚退休,被蔡骏返聘到公司担任财务总监。


    据蔡骏所说,温教授的学生,有很多都在本地的财政、税务等部门工作。


    对于蔡骏的安排,楚洋表示相当满意。


    有这么一尊大神在公司坐镇,能避免很多麻烦。


    虽然那楚洋并不害怕麻烦,但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叫做强龙不压地头蛇吗。


    他总不能有什么麻烦都自己上吧,那还当个屁的老板啊。


    聚餐后的第二天,楚洋去了一趟龙宫科技,蔡骏带着他逛了一圈。。


    “我们的办公地点是在靠近二号码头的厂区,包括了4间1000平米以上的厂房,一个海洋工程水池,一个机械加工中心。”


    站在机械加工中心3米多高的立式龙门铣床和跨度50米、起升高度超过20米的千吨级龙门吊前,楚洋不禁为人类的智慧所感到惊叹。


    “这不算什么,这里之前还有座万吨级的龙门吊,那才壮观,起升高度55米,比凯旋门还要高,可惜已经被拆除了。”


    万吨龙门吊


    蔡骏还带楚洋去拆除后的龙门吊基座原址上看了看,果然很夸张。


    “放心,面包会有滴,馒头也会有滴,迟早有一天咱们也能用上万吨大吊滴。”楚洋笑着宽慰道。


    蔡骏也笑:“那老板你可得努力赚钱了。”


    “一台万吨龙门吊,造价少说也得两个亿吧!”


    “额~这么贵?”


    楚洋这才意识到自己大意了,没有闪。


    他现在全身家也不过一两个亿。


    果然是国之大器,动辄以亿为单位的投资,重工业还真不是一般人能玩转的。


    幸好他通过王爸爸搭上了泉城船厂这艘大船,否则还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入门。


    当然,楚洋也没觉得有什么气馁的。


    有金手指在手,他还会缺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