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汉武帝刘彻

作品:《讲各朝历史,开国皇帝们破防

    【几年后梁王郁郁而终,窦太后还认为是刘启让人做的。】


    【无论真相到底是什么。】


    【窦太后太过偏爱小儿子,才导致兄弟反目的情况。】


    后世实时弹幕——


    “窦太后可不简单,从小跟着吕雉,吕雉出事了,她却没有事,最后还当了皇后和太后,儿子还当皇帝了。”


    “回复楼上窦太后出身低微,是吕后的丫鬟。


    赐给刘恒,并且帮助吕后监视刘恒的。


    侯诛杀吕后后,刘恒的王后及四个王子被杀。


    刘启被立为太子,母以子贵,最终成功上位的。”


    “刘启是真的腹黑,也不违背窦太后的意愿,但是可以用各种各样的办法,让窦太后放弃这种想法。”


    “窦太后至少让汉景帝刘启少活十年,天天给他添堵(笑哭)。”


    “梁王的死,就是因为窦太后,给了梁王太多希望了,而且都是不可能的。”


    “刘武死了也挺好,儿子皆封王,女儿也是荣华富贵。”


    “知子莫若母,梁王刘武死了,只能说窦太后的怀疑是有道理的。


    这汉景帝刘启是真的腹黑。”


    “窦太后活得太久了,那句话说的太好了。


    你有儿子,想让儿子当皇帝。


    汉景帝刘启就没有儿子了?”


    “无脑疼小儿子,反而害了他,梁王刘武的死,都是窦太后一手造成的。


    一点大局观都没有,白活这么大岁数了。


    历朝历代让皇帝儿子传位给弟弟,也只有窦太后了。


    哦,赵光义就是借鉴的窦太后。”


    “太后干政!导致汉景帝放不开手脚。”


    “刘武服的不是刘启,而是刘启有个好儿子,而他没有后人可比刘彻。”


    “回复楼上可拉倒吧,汉景帝至少有个文景之治。


    还选了个汉武帝刘彻。


    梁王刘武要不是窦太后,汉景帝早治他了。


    还敢觊觎皇位。”


    帝王空间。


    刘邦冷哼一声道“这窦太后也真是胡闹。”


    “皇帝之位她想立谁,就立谁?”


    “哪怕真是刘启杀了了梁王刘武。”


    “我也不认为有什么问题。”


    “也省的以后刘武觊觎皇位,搞乱汉朝天下。”


    【废了太子之后。】


    【汉景帝刘启立刘彻为太子。】


    【后来废太子刘荣犯错。】


    【汉景帝刘启让郅都审问,刘荣自尽在牢中。】


    【废太子自尽,刘启表现的很冷漠。】


    【窦太后得知大怒。】


    【非要杀了郅都。】


    【汉景帝刘启让郅都躲躲风头,最终还是抵不过窦太后。】


    【最终杀了郅都。】


    【有人说郅都是听命刘启的,想要为太子刘彻扫清障碍。】


    【这是不成立的。】


    【废太子刘荣自尽,应该是突发事件。】


    【哪怕郅都再大胆,也不会逼迫一个曾经的太子自尽。】


    【刘启就是再腹黑,也不至于杀儿子。】


    【更别说太子已经废了。】


    【对刘彻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刘荣之所以被废太子,是因为其母栗姬没有贤德。】


    【刘彻被立为太子,则是因为其母亲王娡懂的做人。】


    【就比如说长公主刘嫖想要让自己的女儿当皇后,于是想要让她嫁给刘荣。】


    【栗姬讨厌长公主给汉景帝找年轻貌美的美人行为。】


    【便一口回绝。】


    【反观王娡找到机会,主动提出让长公主的女儿嫁给自己儿子刘彻。】


    【有了长公主的偏向和吹风。】


    【这么一来,王娡和李荣又怎么可能不败。】


    【当然主要还是栗姬的性格,导致了这样的结局。】


    【当时汉景帝病重,托付栗姬在他死后照顾一二宫中的嫔妃和皇子们。】


    【没想到爱吃飞醋的栗姬任性拒绝了。】


    【后来汉景帝身子骨好了,对此事耿耿于怀。】


    【在加上王娡使用计策,让一个大臣主动提出要立栗姬为皇后,因为刘荣是太子,他的母亲以后一定是太后。】


    【汉景帝以为是栗姬指使的大臣,害怕栗姬以后当了太后。】


    【会残害后宫的嫔妃和皇子们。】


    【于是把太子废了。】


    【还把提出立栗姬为皇后的大臣也杀了。】


    【刘彻是七岁被立为太子的。】


    【九年来并没有发生什么意外。】


    【等汉景帝死后。】


    【太子刘彻成功登基。】


    【是为汉武帝!】


    后世实时弹幕——


    “栗姬要是答应儿子娶阿娇,哪有刘彻的事。


    不要小看长公主刘嫖的影响力,长公主和汉景帝关系很好。”


    “这个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刘启托付栗姬,她拒绝了。”


    “栗姬答应娶阿娇,长公主就会给她出谋划策,就不会那么蠢了。”


    “西汉第一神医栗姬景帝病重,一句话就治好了(笑哭)。”


    “哈哈哈,一句话听的汉景帝不敢死了。”


    “这个栗姬真是脑子有问题,害了儿子,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人不聪明,不作也没事,刘启很偏爱她的。”


    “栗姬很受宠,王娡姐妹俩都只能跟她打个平手,结果她要作。”


    “这么一看,汉武帝的外婆、奶奶、妈妈都是聪明人。


    汉武帝遗传了好基因。”


    “你们都说曹操喜欢别人媳妇,汉朝不在乎这个的。


    像是刘邦都不在乎这个。


    簿姬、王娡都是二婚。”


    “母亲对孩子来说太重要了,刘荣要是有王娡这样的母亲。


    他不至于被废。”


    “汉朝的女子再婚是没有被定义的,所以没必要刻意隐瞒。


    包括汉文帝的母亲都是二婚。”


    “程朱理学之前女子确实没有受到那么限制。”


    “要不是武帝太强,王太后妥妥的摄政太后。”


    “一个母亲的言谈举止藏着孩子的未来。”


    “栗姬真有那么笨也不会那么得宠了,只不过怎么样都是胜利者的说辞罢了。”


    “得宠长得漂亮就行了。”


    “程朱理学兴起之前,二婚根本没那么严重。


    更看重的是门第和能力。”


    “这么说吧,谁娶了阿娇就是下一任皇帝,馆陶公主刘嫖能影响到窦太后和汉景帝,梁王刘武做错事了,就是先找的刘嫖让她去求情出主意。”


    “天时地利人和都站在了王娡这边,不胜就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