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滕王阁序

作品:《讲各朝历史,开国皇帝们破防

    “当时的唐朝真的强,从诗人的诗里就能感觉得到。


    当时的人们真是发自内心的自豪骄傲。”


    “唐诗的巅峰时期就是在开元时期。”


    “回复楼上经济繁荣,自然精神文化才有市场。”


    “历史书上这么描述贞观之治一年下来国家的死刑犯不过十人。


    家家户户在夜晚时从不关门,行路商人从不担心碰到劫匪盗贼。


    但即使是这样,也没将它叫做贞观盛世。


    而开元盛世开篇一句话便是开元盛世是唐朝最繁盛的时期,综合国力达到巅峰。”


    秦朝。


    “最繁荣昌盛的唐朝。”


    始皇嬴政咽了喉咙,双目光彩熠熠。


    原本他还以为后世人口中的盛唐,是在李世民、李治和武则天时期。


    没成想李隆基的登基,大唐盛世才刚刚开始。


    纵观历朝历代有哪个朝代,可以像唐朝这样延续不断的盛世。


    这对于人,尤其是一位帝王来说。


    太过震撼了!


    “三十年的开元盛世!”


    公子扶苏轻声喃喃,一脸羡慕。


    帝王最想要的是什么?


    开创盛世让天下老百姓能过上安稳富足的生活。


    而唐朝的盛世已经延续了近百年这么久,没成想竟然还只是铺垫。


    真正的盛唐巅峰的开元盛世才不过刚刚开始!


    汉朝。


    刘邦诧异的从地上“弹”了起来,一脸不可思议道“什么!”


    “唐朝最强的盛世,才刚刚开始!”


    “那之前的贞观之治、永徽之治,还有武周之治是什么?”


    “朕还是第一次见,延续这么久的盛世。”


    “怪不得后世人称唐朝为盛唐!”


    吕雉苦笑道“不愧是盛唐!名不虚传。”


    三国。


    孙吴。


    孙权连连摇头道“唐朝竟然如此强大。”


    “真是让人好生羡慕。”


    “诗被唐命名,唐诗,该是如何的辉煌。”


    “国富,民安,文化鼎盛。”


    “让人迫不及待想看看这开元盛世。”


    蜀汉。


    刘备叹息一声说道“要是汉朝能延续下去。”


    “又未尝不能开创这样的盛世。”


    “可惜啊!”


    诸葛亮宽慰道“主公,能看到天下百姓在盛世过上富足的日子,也是一件好事情,至于汉朝,已经辉煌过。”


    “也为华夏在历史上,留下辉煌的一笔。”


    “盛唐固然盛世,但是汉朝也丝毫不遑多让。”


    “说得好!”刘备轻笑出声。


    曹魏。


    曹操仰头长叹,脸色无比落寞。


    这天下他曹家也得过。


    可惜很快就亡了。


    后世子孙的功绩竟然无一人超过他。


    这不知道也就算了,现在从天幕看到了,未免不是一个遗憾事。


    帝王空间。


    唐朝阵营。


    李世民笑的合不拢嘴道“盛唐!”


    “好一个盛唐!”


    “大概估算了一下,盛世已延续了数代!”


    “这才是我心中的盛世。”


    李渊则有点闷闷不乐,真是服了。


    他好歹也是唐朝的开国皇帝。


    后世人在评论李唐子孙功绩的时候,却没有提到他。


    刚刚还被训斥的李显和李旦,两人对视一眼,也不由高兴万分。


    虽然他们两个都是半斤八两,丝毫没有为大唐做什么。


    但是那种自豪感,是由内散发自外的开心。


    就让盛唐给历朝历代一点点盛世震撼吧!


    唐朝。


    李唐的皇帝都在高兴。


    然而,开创了盛唐综合国力最强的李隆基却是怎么都笑不出来。


    甚至愤怒无比。


    别人可以忽略的一些小细节。


    李隆基是怎么都不能忽略。


    就比如后世弹幕披露的,唐朝是在他手上衰弱的。


    再比如说他是个好皇帝,可惜死晚了的一些话。


    如此一来,开元盛世越是兴盛,那岂不是代表着他后期就越是荒唐。


    一个这么强盛的盛世。


    竟然都能折腾衰败,那他和隋炀帝杨广有什么区别!


    帝王空间。


    隋文帝杨坚在看到唐玄宗李隆基优势自责。


    甚至还拿杨广举例,气得半死。


    他抽出打帝棍狠狠打在杨广身上怒道“看到没?你个逆子可算是出了名。”


    “李世民拿你当例子,使以仁政。”


    “李隆基又拿你不耻。”


    “我干脆打死你算了,要你何用?”


    【提起唐玄宗时期的开元盛世,那就不得不提文化方面的兴盛。】


    【李隆基在各地兴办学校,让人读书习字。】


    【在富足安定的盛世中,文化的鼎盛也孕育而出不少的诗人。】


    【从初唐四杰来看,在开元盛世之前唐朝的文化已经是形成了一定规模。】


    【而在开元盛世中才子,最终如绚丽的烟花一样绽放。】


    【照耀了整个华夏史。】


    【就拿初唐四杰中王勃的《滕王阁序》来说。】


    【绝对是王炸的存在。】


    【哪怕是在开元盛世中那么多天之骄子的诗人中也有一席之地。】


    后世实时弹幕——


    “王勃我才疏学浅,就写个序,正文交给你们了(狗头)。”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任何文章在滕王阁序面前都黯淡无光。”


    “滕王阁序唯一的缺点,就是辞藻太华丽了。”


    “最喜欢的一句,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算是初唐四杰之首了,可惜死太早了。”


    “在我心中滕王阁序恒压古今!”


    “都说文无第一,这篇除外,压遍古今!”


    “最可怕的是即兴发挥(狗头),谁来谁死。”


    “不客气的说,没有王勃,滕王阁序难登四大名楼。”


    “滕王阁序快让那些穿越小说炒烂了。”


    “也许王勃死的早,但就是这一篇《滕王阁序》估计再过一千年,也还有人记得王勃。”


    “这么给你们说吧,王勃要是活到60岁,在座的各位都得哭,经典诗句背不完,根本背不完。”


    “武将之天才非霍去病莫属,文之天才必须王勃。


    都是天妒英才。


    于人间刹那辉煌。”


    “真的很美!特别喜欢《滕王阁序》。”


    “震撼,古人的情怀和韬略真是畅快人心。”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这是我最喜欢的句子!”


    “初唐天才!命运多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