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侯景归降

作品:《讲各朝历史,开国皇帝们破防

    “我以为原先和尚就不能吃肉(狗头)。”


    “萧衍不让吃肉,和尚不愿意。


    于是双方展开辩论。


    萧衍拿出经书记载,说很多经书中都有记载,不准吃肉,而僧人知道,却不想遵守。


    和尚说不能以经书上的教义当戒律。


    和尚始终不愿意遵守这条戒律,他们辩解说佛教传入华夏。


    有很多规矩都在本土化。


    也就是所谓的入乡随俗。


    萧衍最后没办法,只能拿出皇权,硬生生把不准吃肉变成了僧尼的戒律。


    有人说萧衍不行,他治国确实不行。


    不过在佛教方面的修行,却比佛教不少得道高僧的觉悟还要高。


    我建议萧衍的谥号可以改成南梁佛帝(狗头)。”


    “其实萧衍这目的,就在于试试佛教是否愿意屈服于王权之下。”


    “回复楼上不屈服就灭佛!”


    “没办法,信众太多了,皇帝确实有些不放心。


    所以历史上有几次灭佛。”


    “(狗头)当时佛教势力很大,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皇权不容挑衅。”


    “好像三教同源也是他提出的。”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我记得有一个说法,就是说古代蛋白质的来源并不多。


    肉本身就很贵的,况且和尚并没有多大的劳动价值,所以就禁止了。”


    “我只能说萧衍干得漂亮。”


    “真棒!佛教确实应该这样。”


    “大智慧者。”


    南梁。


    萧衍看到天幕披露的僧尼不准吃肉成为了戒律,不由眼中一亮。


    他研究佛经已久。


    确实有不少经书上记载出家人不准吃肉。


    而寺庙里的和尚却能吃肉。


    这让他一直感觉到有些别扭,这下好了,要是不准僧尼吃肉,就完美了!


    萧衍想到这里,立马开始让人发布诏书。


    从今开始,僧尼不准吃肉。


    【不让僧尼吃肉,也不是萧衍故意使坏坑和尚。】


    【萧衍是真的信仰佛教。】


    【吃斋念佛的僧尼才是他心中信仰的佛教样子。】


    【因为萧衍这个皇帝的宣扬下,佛教也在南梁时期壮大。】


    【也是这个时期,佛教鼎盛。】


    【南地建立的寺庙和僧人数不胜数。】


    【唐代着名诗人杜牧就曾经以南梁时期的佛教寺庙作过诗。】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诗中的四百八十寺庙,还说少了。】


    【据说当时的寺庙达到了近三千多座,僧人更是多不胜数。】


    【吃斋念佛当和尚的太多了,也导致了当时的南梁劳动力和征兵方面的空缺。】


    【梁武帝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念佛,硬生生把国家都念衰败了。】


    后世实时弹幕——


    “梁武帝前明后昏,浪费了南方最后的机会。”


    “说句箫菩萨,不过分吧。”


    “最后是真的养不活这些和尚了。”


    “这萧衍活得真够久的,在南北朝真是少见。”


    “侯景点赞。”


    “他本可以善终的。”


    “这种人庙号为什么叫武帝?”


    “回复楼上前面很强的,南北朝为数不多的明君。”


    “梁武帝萧衍活了86岁?也太能活了。”


    “梁武帝高寿坐化而亡,他是真活够了。”


    “86岁?在那个时代作为一个皇帝活这么久,真是高寿啊,纵观历史有及格皇帝能做到?”


    “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指不定谁高谁低。”


    “最长寿的皇帝之一了,如果不是饿死,估计还能活几年。”


    “了却君王事,何惧身后评。”


    “梁武帝萧衍还是厉害的,文治武功都能拿捏。


    老了老了是有点昏头巴脑,但是一生所做功绩不可磨灭。”


    “一个梁武帝,一个嘉靖帝信佛崇道修仙,个个活得长皇帝位也稳,真稀奇。”


    “有的皇帝成了和尚,有的和尚成了皇帝。”


    “总体来说就是前明后昏,一个皇帝真的不能在位太长时间。


    也不能活太久。


    凡是活得太久在位时间太长,都有这个毛病。”


    “回复楼上汉武帝到最后都魔怔了。”


    “皇帝活到了86岁,太长寿了。”


    “上行下效,众口一词,浑浑噩噩,光顾着糊涂和尚念憨经了,还有谁肯去辛勤劳作。”


    “超级六边型皇帝,啥都会啥都精。”


    “你以为的梁武帝,痴心信佛,真实的梁武帝三教都推崇,儒佛最甚。”


    汉朝。


    正看的津津有味的汉武帝刘彻,突然看到一个后世弹幕。


    大意是说他后期也很荒唐。


    甚至达到了魔怔的程度。


    “卫青,刚才你看到了吗?有人说朕后期都魔怔了。”


    “难不成说。”


    “朕和这梁武帝的荒唐不分上下?”


    刘彻若有所思说道。


    卫青小心道“微臣确实看到了,不过这是件好事。”


    “什么?”刘彻紧皱眉头道“为何说朕后期昏庸是好事?”


    卫青解释道“首先这证明陛下长寿。”


    “梁武帝萧衍活了86岁,陛下想来相差不多。”


    “至于后期是否荒唐。”


    “也许是后世人夸大之词,哪怕不是,看了天幕披露改正即可。”


    “这便是微臣说是好事的原因。”


    南梁。


    “看来也有不少后人认同,和尚不能吃肉的戒律。”


    萧衍频频点头,然而在看到因为信佛,而导致南梁国力衰弱不由收敛了笑容。


    哪怕是披露他活了86岁,都没有多少开心。


    是他萧衍错了吗?


    为何一番盛世之像,却成了衰弱源头。


    【南梁因为佛教和和尚的盛行,国力衰弱。】


    【梁武帝受降侯景更是奠定了南梁的灭亡。】


    【侯景原先是效忠于北魏。】


    【他很早就展露出了将才的天赋。】


    【成年后加入军队后。】


    【以谋略出众闻名,他手底下的兵士战斗力也非常的强。】


    【侯景不仅仅是悍将,还野心勃勃。】


    【而且别人也知道侯景不好驾驭。】


    【这就导致了,侯景在东魏时被上面不信任,他想要投靠西魏又不被接纳。】


    【最终侯景索性投靠南梁。】


    【在得知侯景要归降南梁时,因为侯景的为人作风不好,于是遭到了不少大臣的不赞同。】


    【认为侯景归降南梁。】


    【是灾祸。】